Quantcast
Channel: 苦勞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8

泰國的左翼政治怎麼不見了?

$
0
0
2015/09/05 12:00:00
前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泰國托派組織Workers Democracy Group成員
譯者: 
南方國際編譯團隊成員

【編語】君主立憲的泰國雖然採行議會民主制,但以皇室、軍方和上流世家所共構的統治階層壟斷政治權力,各自扮演角色,即使發生嚴重政爭也能適時穩定局勢。這個藉利益分配維繫的保守結構造成泰國城鄉發展失衡、貧富差距過大,當利用民粹式的施惠政策獲得廣大農村支持的電信業鉅子塔信(Thaksin Shinawatra)在2001年成為總理,便引爆了後來紅、黃衫軍長年對抗的導火線。經歷多年不息的政治動盪,2014年5月泰國再度發生軍人政變,迫使紅衫軍所支持的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下台,但原本只是暫時接管政局的軍方領袖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卻透過修憲成為新的政府領導人。這一年多來,泰國政治異議的空間逐漸緊縮,紅、黃兩派卻都缺乏作為,無法擺脫侍從主義的政黨政治顯然並非人民所能寄託。

事實上,1970年代的泰國曾有過左翼政治崛起的契機,但後來隨著城市裡的暴力鎮壓、左翼份子撤守農村而逐漸消亡。本文作者Giles Ji Ungpakorn因為在著作中指出泰皇支持2006年保守派推翻塔信的政變,被政府控以「謗君罪」(lèse majesté),於2009年逃往英國旅居。在這篇原名為Thailand's Disorganised Left”的短文中,他扼要回顧了1970年代泰國左翼運動的局勢,並對左翼政治為何在城市和農村都無法紮根提出了他的見解,有助於引領讀者從另一種角度入門思考該國當前的政治困境。

 

四十年前,泰國的左翼政黨發展蓬勃,曾經在1975年的全國大選中拿到了250萬(14.4%)的選票。當時國會裡有三個主要左派政黨,分別是:泰國社會黨(Socialist Party)、泰國社會主義陣線(Socialist Front)和新力量黨(Palang Mai, 編按:即“New Force”之意),這些政黨在北部和東北部鄉村贏得了許多席次。在合法的政治體制之外,泰國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ailand, CPT)對許多學生和勞工運動者有極大影響力,同時也左右著國會裡的社會主義政黨在意識形態上的議程設定。

1973年曼谷民主紀念碑的抗爭現場。(照片來源:Thai World Affairs Center)1968年發生在世界各地的騷動起義廣為人知,泰國運動者的鬥爭也在這一波基進主義的浪潮中有所貢獻。1973年10月14號,50萬的年輕學生和授薪大眾集結在曼谷的民主紀念碑抗議,最終導致他儂(Tanom Kittikajorn)的軍事獨裁政府被推翻1。西歐和美國的學生運動,以及蔓延於年輕族群間的行動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1970年代初期泰國的左翼鬥爭。自由主義式的左翼概念,主要藉由新聞報導、文章、書籍、音樂和返鄉學子(特別是主修藝術的學生)傳入泰國。此外,美國於越戰的敗退、共產政黨在中南半島贏得勝利,以及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這些因素也對泰國急欲打造新社會的左翼運動有驚人的影響力。

可想而知,泰國統治階級開始以武裝份子、軍人和警察來反擊當時正在崛起的左派運動。暴力鎮壓的高峰發生在1976年10月6日的法政大學大屠殺事件2,這起事件使得1973年騷動所撐開的的民主空間前功盡棄,也直接導致泰國共產黨升高在鄉間的武裝抗爭規模。有數千名運動份子和學生離開了城市,加入泰共的基地和行動。

不過泰國共產黨奉行毛主義路線的問題,正在於他們或多或少拋棄了城市和工人階級。泰共主張城市是領導階層的權力中心,只有在城市周圍建立「解放區」,共產主義才會勝利。然而,自1932年以來,泰國所有重大的社會變革都是從城市(尤其在曼谷)的抗爭而生,泰共的毛派策略只坐實了他們從未計畫抵抗右翼政治在曼谷復辟橫行。此外,泰國共產黨是一個集權且上下位階分明的組織,這樣的史達林主義其實跟多數學生的自由派觀點難以共存。更不用說,在泰國的脈絡下,毛派推崇的農人抗爭說到底仍停留在求生存的保守防禦,而非企圖打造未來社會的鬥爭。

我認為泰國共產黨在1970年代晚期沒有試圖對城市工人進行組織、使得黨有能力發動大型罷工,是策略上的一大缺失。原本泰共對工會和罷工行動還有一定影響力,但遵奉毛主義改變了該黨的組織重心。

泰共在城市組織動員工人不順利,1960年代後轉向農村發展武裝抗爭,但仍失敗。(照片來源:Maosoleum)

這種對工人階級缺乏興趣的傾向,在2010年支持塔信的反獨裁民主聯盟(United Front for Democracy Against Dictatorship, UDD)紅衫軍企圖將民主黨拉下台的策略也非常明顯。當時紅衫軍完全沒打算在親民主的工人之間建立組織,沒有能發動罷工的工人做後盾,自然沒有辦法阻止軍隊掃射抗議群眾。

在我看來,泰共和紅衫軍皆敗於這項弱點。

1980年代中期,國際聲浪開始撻伐史達林主義和毛派思想,泰國共產黨的農村武裝抗爭失去作用,組織也開始分崩離析。

1979年,也就是法政大學大屠殺事件發生三年後,泰國政府對曾經參與共產黨作戰的人頒布特赦令,同時,參與學生運動者和保守的泰共領袖發生內鬨。到了1988年,泰國共產黨垮台,學生運動者都回到了城市。泰國回歸議會民主制,一個沒有左派政黨的議會民主制。

泰國共產黨的瓦解,使得社運份子在意識形態上轉向自治主義式的理念和非政府組織的遊說政治。左翼勞工運動者則轉向工團主義(syndicalism),認為沒有組織黨派的需要。塔信領導的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 Party)因此能藉由民粹式的政策和紅衫軍的聲勢,壟斷窮人階級的政治領袖地位。反對軍政府的新一代運動份子們,秉持自制論觀點,也不打算為工人階級和農人建立專屬的政黨。

今天,我們正在付出代價,塔信和UDD的領導階層紛紛向軍隊屈服了。

從雅典、馬德里到曼谷,運動者永遠有幾個大哉問:如何建造獨立的革命黨派?如何和勞工階級創造連結?如何把社會運動的鬥爭置於選舉政治之上?

紅衫軍每次號召群眾湧入曼谷都聲勢浩大,但缺乏對勞工階層的有效組織,難以形成堅實的階級力量。(照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1.泰國在1958年以後進入一段長達15年的軍事統治時代,他儂曾兩度掌權,第二次於1963年上台後不久便面對泰共在農村武裝起義的威脅,因此整肅、鎮壓異議份子毫不手軟,甚至在1971年廢除憲法、解散國會,再加上軍政府貪腐問題嚴重,引發學生和工會不斷發動抗議和罷工。1973年10月初,十多名曼谷的學運核心成員因為公開鼓吹修憲而被逮捕,引發大規模的反政府抗爭。10月13日數十萬人湧上街頭,即使泰王蒲美篷(Bhumibol Adulyadej)出面向軍事執政團協商取得一年內修憲的承諾,群眾仍久久不散。隔天,他儂下令軍隊向群眾開火,造成近百人死亡,但因為軍隊出手鎮壓時有學生翻入大皇宮尋求庇護,造成事態擴大,軍方內部也發生角力,最終他儂被迫下台。當天稍晚,蒲美蓬公開發表聲明撤換總理,也讓他一時之間賺得了「民主國王」的美名。關於泰國皇室與軍方的互動關係,可以參考麥田2015年6月翻譯出版的《泰王的新衣:從神話到紅衫軍,泰國王室不讓你知道的祕密》一書。
  • 2.成立於1933年的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是曼谷激進思潮的橋頭堡,在泰國的學生運動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73年他儂下台後,文人政府更迭頻繁,社會狀況並無太大起色;1976年9月,流亡海外的他儂竟然悄悄返國(傳聞事先得到蒲美蓬的允許),消息傳開後群眾反應激烈,要求政府即刻將他驅逐,但未得到回應。法政大學的學生抗爭行動升溫,結果被軍方藉故以「共黨煽動」和「辱沒王室」的罪名,聯合右翼的武裝份子將校園包圍,展開血腥鎮壓,最終造成數百名學生死亡。
責任主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