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美國政府在2008年爆發金融風暴時出手救援華爾街銀行家的過程,近年來曾經被許多影視作品拿來做為題材,例如2011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黑金風暴》(Inside Job),便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當年那一波風暴表面上已經過去,美國經濟如今甚至還被認為頗有前景,但美國(與國際)的金融部門真的從危機中學到教訓了嗎?恐怕未必。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呼籲稅賦正義與金融改革的運動正在逐漸興起,其中有一個支線便特別關注國際金融資本跨境流動的黑盒子節點,也就是那些以極寬鬆的管制協助藏匿許多不透明帳務的地方。以英國為基地的「賦稅正義連線」(Tax Justice Network)是一所民間發起的跨國倡議機構,連線成員Nicholas Shaxson在今年(2015)9月初發表的這篇文章,指出美國金融部門仍透過各種手段將數額龐大的帳務藏在境外的離岸金融中心,而且不斷透過政治遊說影響美國政府欲加強金融管制的立法,使得倫敦金融城、開曼群島等俗稱的「避稅天堂」,已然成為下一波金融危機最可能的引爆點。
《路透社》近來針對全球金融穩定議題,以及避稅天堂在痛苦與掠奪的大型賭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又進行了一次優秀的深入調查。該調查的貢獻之一是揭露了不少發生在「避稅天堂」的騙局,這呼應了我們(以及少數其他人)這些年來一直在談的事情,並且直指核心問題:資本主義究竟是什麼──或說:資本主義如今發展成什麼樣子?
不過,人們對「避稅天堂」這個詞彙有些誤解,在繼續閱讀之前,請先看看下面這個小方塊。
什麼是避稅天堂?
「避稅天堂」(tax haven)一詞其實有些侷限,它不只和「稅」有關。本文以「離岸中心」(offshore)一詞取代,但討論的是一個兩者共同指涉的現象:司法管轄權提供金融玩家一條路徑逃脫他處,藉以避開稅賦、財務報表揭露規定或其他任何他們不喜歡的社會「包袱」。
從金融穩定的角度而言,「離岸中心」(指涉對象包括愛爾蘭、盧森堡、開曼群島和倫敦金融城1等地)一詞,是指那些讓金融玩家在家中就能避開法規,從高風險活動獲取箇中精華,卻透過紓困和其他骯髒的手法,將風險轉嫁至納稅人身上的機構設置。離岸中心很明顯地在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中處於根源位置,而且所有證據都指向:當下一波金融危機來臨時,它也將會跟震央相差無幾。
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很多次,同時指出倫敦尤其是全球金融穩定的危險因子。事實上,眼前就有一例:英國政府近期宣布將放寬對於商業資金流動(白話文:洗錢)的檢查,還稱此計畫為「剪斷紅封帶」(Cutting Red Tape),真令人想哭。 正如同不久前《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所報導:「民主黨的紐約眾議員卡洛琳‧瑪隆妮(Carolyn Maloney)說,『倫敦近年來已成為金融貿易災難的中心,這是一種令人不安的發展模式』。」
不管人們對瑪隆妮做為國會議員有什麼看法,她這番評論都切中要點。
跨境金融藏汙納垢
在本文中,我們要特別討論兩篇《路透社》報導,其一是〈華爾街如何頂住華府試圖制住銀行的施壓〉,其二是〈美國銀行藉由交易將數十億美金挪移至美國政府的管轄區外〉。
第一篇報導中這麼寫道:
做為一家針對公開發行公司制定會計準則的私人機構,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 FASB)曾經受到政治壓力,要求他們收緊被歸咎造成金融危機加劇的一些規則。批評者表示,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讓銀行們太輕易就可以將滿山滿谷的證券化貸款藏匿在開曼群島那些財務報表以外的海外機構裡,而且在最終使得這些銀行與全球經濟都陷入泥淖的風險中不讓它們曝光。
在此,同樣地,銀行們使勁把壓力給頂了回去。在此,同樣地,他們的反彈得到了認同者的呼應。最終,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規則仍幾乎威脅不到藏於銀行帳外之物。
如同《路透社》報導的表格(右圖)所呈現,幾家大銀行藉由未登記於財務報表的海外個體一共持有近3.3兆美元的證券化貸款──這還只不過是六家美國銀行在開曼群島的私藏而已。
報導中又提到:
不只是銀行,近年來避險基金(hedge fund)和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已經加足馬力搞高風險的放款,他們利用帳外機構的情況也大幅膨脹。
從地緣關係來看,造成這種情況有兩個對象該被究責:首先是不該允許這一切發生的「美國」,其次正是允許大玩家們恣意妄為、分布各地但卻像一個無縫接軌的整體的「離岸中心」。就像一位卸任的開曼群島高級官員曾經坦言:「開曼群島政府的責任,基本上就是如何避免所謂的審慎管制。」
再一次地,離岸中心管轄當局和玩家們自大筆交易量中獲利,然而承擔的風險最終卻由一般納稅人買單。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CFTC)前主席蓋瑞‧詹斯勒(Gary Gensler)就曾經指出,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AIG)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發生的災難,歸根究柢,正與倫敦金融城的高風險交易活動息息相關。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報導提到:「美國國際集團被它在倫敦的金融商品給搞垮,同時花旗集團(Citigroup)也被設立於倫敦的特殊目的投資公司所傷。詹斯勒向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表示:「『這些問題常常回過頭來嚴重衝擊美國本土……如果美國納稅人插手幫摩根大通(JPMorgan)脫困,他們其實也是在對那些英國機構做同樣的事。』」
讓我們再回到路透社。〈華爾街如何頂住華府試圖制住銀行的施壓〉這篇報導網羅了大量精彩的細節,包含綽號「漏洞」(Loophole)的摩根大通副總裁萊斯利‧ 賽德曼(Leslie Seidman)都幹了些什麼事,以及在「陶德‧法蘭克法案」通過後諸多管制政策的變化。正如同美國金融改革人民連線(Americans for Financial Reform)的馬可士‧史丹利(Marcus Stanley)所言,陶德‧法蘭克法案的「所有目的都是為了淡化問題」。路透社這一番調查,提醒民眾檯面下有多麼重要的事情正在發生。他們正是看準了民眾已經對於這些鳥事感到厭倦的現況。
銀行遊說阻卻改革
接著在第二篇報導中,《路透社》的焦點移到了華爾街巨頭如何規避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在金融海嘯後新設法規。其中的方法仍舊不變:微調合約,並將交易移轉至海外。
由於仍然是關於離岸金融中心,所以還是我們的守備範圍。
這篇文章從一件事開始談起:由美國前幾大銀行──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BOA)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經手的幾千億美元交易明顯地突然消失,目的是為了規避美國新修定的法規。
避稅天堂與如同舊西部時代般狂野的衍生工具交易,似乎就像電影《我倆沒有明天》的情侶大盜邦妮和克萊德那樣走在一塊兒了。《路透社》提到:
交易並沒有真正消失,而是這些大銀行在交換合約(swap contracts)中抽換了幾個關鍵字,並將部分交易移轉至倫敦的一些關係機構,因為那裡的法規相對寬鬆得多。由於銀行們2013年成功自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拗到了關於交換合約規定的一處漏洞,使得這些境外關係機構至今仍在美國法規的管轄範圍之外……受該漏洞影響的商品,包含了某些世界上最廣泛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
我們也曾經對此做過詳盡討論,而《路透社》的看法摘要起來大致如下:
遊說的游擊戰,幫助美國的銀行從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贏得大量海外營運機構脫離美國司法管轄權的條文……一旦銀行抓住這個漏洞,接著便會有一大堆掠奪行為遷移到海外任何一處管束較少的地方……儘管現下許多交換合約交易在國外簽訂,市場中某些人「相信」其風險仍遺留在美國本土。他們說這些美國大銀行仍難以擺脫他們停放在海外子公司的交換合約。
這些見解,我們只對倒數第二句的「相信」一詞有意見……應該要說是「確知」才對。
假如任何人夠瘋狂地認為這些事已經結束了,別忘了孜孜不倦的美國金融改革人民連線,不久前才對最近金融界又獲得可怕的豁免提出了嚴正呼籲。此外,《路透社》還揭露了一段事關全球金融危機潛伏大事的小片段,是我們作為旁觀者先前未曾未注意到的:
詹斯勒常告訴人們,1998年他在財政部任職時,對必須向當時的財政部長魯賓(Robert Rubin)匯報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狀況的任務非常困擾。這個來自康乃狄克州的避險基金,因為跟一個設址於開曼群島郵政信箱的不明機構有高達1.2兆美元的交換合約而瓦解。
是的,又是開曼群島。造成當時全球市場大屠殺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因此臭名遠播,然而如今網路部落客們所能讀到唯一關於此事的書──羅杰‧洛溫斯坦(Roger Lowenstein)的精彩著作《拯救華爾街︰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崛起與隕落》(When Genius Failed)──卻完全沒有在註腳中提到開曼群島。事實上,你幾乎不會在這本書或任何詳細的分析中看見開曼群島被提及,當時它完全不在任何人的雷達範圍內。甚至到了今天,我們對潛藏在海外、破壞金融穩定的威脅還是太少關注,直到危機爆發才為人所知。
要斷定下次危機不會是因為中國經濟崩潰、小行星撞地球或其他什麼鳥事所引爆,其實不太容易。但如果你有謹慎地觀察,上一次金融大海嘯說明了這些事情是如何緊密連結在一起,以及離岸中心有多常出現在危機核心的位置。
上面這張2010年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繪製的圖表,是少數確實把矛頭指向境外機構的研究之一(即使如此,他們對是否使用像「避稅天堂」或「離岸中心」這樣的情緒字眼仍猶豫不決),看看這張「無賴展示圖」是怎麼交錯串連起來的吧:英屬維京群島、英國、盧森堡、愛爾蘭、百慕達、開曼群島、澤西島、曼島、瑞士、列支敦士登,以及當然也名列其中的美國。
如前所述,這件事直指「資本主義如今發展成什麼樣子」的問題核心。所有利用法規進行的套利,像是逃稅或其他許多持續發生中的事情,學術上稱之為「尋租」(rent-seeking),而我們更傾向於稱之為「財富榨取」(wealth extraction)。總之,這些事就是拿別人的錢賭博以賺取財富,但卻讓其他人承擔風險,甚至為即將爆發的麻煩付出代價。
視線之外的境外風險累積得愈高,到頭來愈有可能造成實實在在的傷害,因此這篇本文標題才如此斷言。總而言之,世界領袖們與全球金融機構需要清醒地面對離岸公司是什麼,以及它們都位於哪裡。倫敦,正是他們應該開始關切的線頭。
- 1.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其實就是倫敦市中心金融區所在的行政區,是大倫敦32個自治區之一。此區自1950年代起就開始倡導離岸貨幣交易,現在仍致力於以超低稅率和隱密服務吸引全世界金融玩家,據稱全世界避稅天堂一半以上的金融機構都與倫敦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