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過程是複雜的,而政治現實也是複雜的,但無論是正面肯定或者負面否定者,面對馬習會,台灣多數輿論呈現的卻是意外簡單:簡單地欣喜雀躍,或者簡單地憤怒恐懼。因此提出的主張、表現出的情感,都與現實之複雜性極不相襯。
兩岸之分斷分治起緣於二十世紀中葉的全球冷戰,包含台海兩岸、南北韓、東西德等國度分治,都是結構於這樣的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陣營的對抗張力之下。馬習會,假使意味著兩岸人民從敵對走向和解,那麼,單就這點意義上,好比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意義,也應當得到肯定。然而同時也必須問,馬習會,究竟是否意味著兩岸人民從敵對走向和解。退一步,不以結果簡單論斷,那麼放長時段,這一世紀會面,能否促成兩岸人民通往和解之路;進一步,假使會面當真標誌了冷戰終結,如何總結這一冷戰經驗,百年來的紅白對抗,孰勝孰敗?
在中國的革命經驗當中,由美國援助扶植的蔣介石政權,在台澎金馬範圍中的中華民國治理體制,是革命懸而未決的問題。五零年代以來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是在革命輸出——接續中國大陸的革命任務並擴展到台灣範圍——的語境下,遭到國民黨右翼政權追捕絞殺。
直至今日,台灣政權不曾就白色恐怖進行過真正的「轉型正義」,左翼在台工作駐點的歷史,被代換為「錯假冤」的無差別人權議題,對照來看,習近平的「不輸出革命」論,不僅輕率地迴避了面對中國自身的革命歷史,同時也略過了曾經受這革命所召喚的,在台革命烈士的犧牲與鮮血,而單單與這些人過去在台灣的鬥爭對象互稱兄弟。
統戰之「統」,在今日常被錯解為兩岸「統一」之「統」,實際上則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統一戰線」。跟誰「統戰」,取決於路線,路線,取決於綱領。
馬習會上,我們聽到「血濃於水」、「中華民族復興」、「打斷骨頭連着筋」云云,那麼,這些是否就成了兩岸和解的唯一「綱領」?馬習會後,這的那的台派獨派社團再度上街操兵,吳叡人言,這都是馬英九嫌台灣人民太久沒上街了,刻意搞樁事讓人民上街抗議,這話說得肉麻噁心,卻側面顯示了幾分實情,從香港經驗來看,很弔詭地,恰是「(政治)統一」間接催生或助長了「獨立(分離意識)」。
世界局勢持續變化,西方霸權調整在亞策略,美國南海巡航,TPP成形圍堵中國,附和或者無視西方霸權者,當然是等而下之,應當譴責。然而,如果「統」意味著「統戰」,那麼它便只有在中國革命的語境下才有實義,脫離這個語境,唯經濟主義的「讓利」、唯血緣論的民族主義,恐怕都沒有出路,反而造成了「統戰」的失敗,反映了共產黨領導「代表性的斷裂」,即無產階級、工農聯盟等範疇的日漸模糊,不再具備召喚人心與中國革命向心力的理想主義,也難以克服分離主義與親帝意識。
汪暉曾言,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假使複製資本主義老路,不但不可能成功,還會觸發巨大風險和反彈。相比於中國如何突破西方帝國主義包圍的整體戰略,台海兩岸問題或許是邊邊角角了些,卻也可以用一樣的診斷進行概括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