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將取代我們的工作造成大量失業嗎?本文作者邁克爾·羅伯茨(Michael Roberts)對此提出分析,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被機器排擠的工人將受到資本更恣意的剝削,但長遠來看技術的進步將「重新分配」就業,而非破壞就業。羅伯茨也認為,機器越是取代勞動,則越易引發資本主義的危機,若多數人能擁有和控制生產資料,建立普遍而免費的公共服務制度,則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將有助超級富裕社會的來臨。
這篇文章發表於今年2月,原題為"Robots: what do they mean for jobs and incomes?",內文標題為編者所加。
亞馬遜近日在其位於西雅圖的總部的地下室,開設了一間新的零售店,激起了許多關於人類勞動遲早會被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擴張所消滅的討論。
在這間顯然非常「前衛」的店裡,顧客們走進來、掃描他們的手機,從架子上拿起他們需要的商品,然後再走出去。但這裡卻沒有結帳出口或是收銀員。來這裡消費的顧客們,先下載了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商店中的感應器會偵測是哪些顧客,從哪個架子上拿起了哪一項商品。在消費者離開商店的一到兩分鐘內,他們的手機就會收到購物的收據。「自動化」零售業的發展,反映了其他領域的自動化:辦公室、無人駕駛汽車,社會照護服務和社會決策。
這難道意味著人類遲早會被智慧學習機器或演算法所全面取代嗎?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已經大概預測了在十年後左右的未來,會有多少工作將因機器人而消失。這個數目似乎會很龐大:消失的工作將不只是工廠中的體力勞動,更包含我們習慣稱之為白領勞動的工作,例如新聞工作者、銀行員甚至經濟學家!
技術未來學家以為機器人很快就會取代人類。但我覺得機器人在起跑以前得先學會走路——更確切的說,到目前為止,機器人與人類比起來,仍然難以跑步和抓握。這就是所謂的「莫拉維克悖論」(Moravec's paradox),意思是「對電腦來說,展現成人程度的表現,例如智力測驗或玩遊戲是相對容易的;但要使他們能具有感知或行動這類一歲小孩程度的技能,卻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引述自漢斯・莫拉維克〔Hans Moravec〕)因此,演算法可以投票決定是否投資對衝基金或銀行,但機器人卻沒辦法打網球,更不用說擊敗網球俱樂部的球員。事實上,機器人正朝向「協作式機器人(cobots)」的方向發展,也就是作為工人的延伸,在工廠中從事粗重的工作,以及在醫院和社會照護服務中進行診斷。這並不是直接地取代了工人。
主流的經濟學辯論是關於「技術」所創造的工作數量,是否能多過其所破壞的。畢竟最爭議的是,新科技可能會造成某些工作消失,但卻也製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例如十九世紀早期的手工織布機消失,伴隨而來的是紡織工廠的設立)。
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設計了一套經典的思想實驗:想像兩項商品,分別是香腸和麵包卷,合在一起就可以做成熱狗。共有1.2億名工人被分配到兩個產業中,其中6千萬人生產香腸,另外6千萬人製作麵包卷。每製作一單位的香腸和麵包卷,就需要花費兩天的時間。
現在我們假設,新技術使得烘焙坊的產量加倍。現在只需要比較少的工人來製作麵包卷,產量加倍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多獲得三分之一的熱狗。最終,整體經濟市場裡有4千萬的工人製作麵包卷,另外8千萬人製作香腸。在此期間,技術的轉型可能會導致失業,特別是在新技能只限定適用於烘焙業的狀況下。但從長遠來看,相對產量的變化只是重新分配了就業,而非破壞就業。
另一個技術創新的例子,則是關於銀行櫃員和提款機的故事。後者完全取代了為特定任務而存在的人類勞動。但這是否使得銀行人力大幅減少呢?在1970年代(當美國安裝了第一台ATM時)到2010年間,銀行櫃員的人數卻增加為兩倍。每一個分行的櫃員人數減少,使得開設分行成本降低,銀行因此能夠拓展更多分行。櫃員的角色也逐漸從處理現金變成關係銀行業務(relationship banking)。
上述這些是比較樂觀的看法,但即使如此,正如馬克思對十九世紀機器崛起的看法,單一部門工作的消失以及工作在另一部門的再創造,並不是一個無縫接軌的變革過程。正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所說:
被經濟學上的樂觀主義所歪曲的事實真相是:受到機器排擠的工人從工廠被拋到勞動市場,增加那裡已有的供資本隨意剝削的勞動力的數量〔⋯⋯〕機器的這種作用,在這裡被說成是對工人階級的補償,其實正相反,是對工人的極端可怕的鞭笞。在這裡只指出一點:從一個工業部門被拋出來的工人,當然可以在另一個工業部門找到職業。〔⋯⋯〕就算他們找到工作了,他們的前途也是多麽渺茫!這些因為分工而變得畸形的窮人,離開他們原來的勞動範圍就不值錢了,只能在少數低級的、因而始終是人員充斥和工資微薄的勞動部門去找出路。其次,每個工業部門每年都吸收一批新人,供該部門用於人員的正常補充和擴充。一旦機器把一部分至今在一定工業部門就業的工人游離出來,這些補充人員也要重新分配,由其他勞動部門來吸收,不過,原來的那些犧牲者大部分在過渡期間墮落喪亡。
機器取代勞動 更易導致資本主義危機
接著我們談談技術的盈利能力。除非機器人能夠為擁有者和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利潤,否則他們將不會被廣泛應用。然而,投入更多的機器人和相對更少的的人類勞動,將意味著每單位資本投入所創造的價值相對更低。根據馬克思的價值規律,我們知道價值(包含透過結合生產與銷售以獲取利潤)只能被人類勞動力所創造。而人類勞動力相對於應用的生產資料的減少,也將導致盈利能力的下滑。因此,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擴張,增加了獲利危機的可能性與規模。也因此,機器越是取代勞動,資本主義生產的衰退越可能加劇。這正是資本主義的重大矛盾:透過機器完成了勞動生產力的增加,卻是越降低了資本的利潤率。
主流經濟學不是否認價值規律,就是乾脆忽略它。回到1898年,新李嘉圖主義經濟學家德米特里耶夫,為了反駁馬克思的價值理論,創造了一個假想性的經濟體,其中的所有勞動都由機器(機器人)完成,而不包含任何的人類勞動。他主張,縱使沒有人類勞動,但由於還是有大量剩餘價值被生產出來,所以馬克思的價值理論是錯的。
但德米特里耶夫的思想實驗根本不著邊際,因為他和其他主流經濟學家一樣,根本不理解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下的價值。用於販售的商品的價值具有雙重性:被出賣的商品或服務具有物理性的「使用價值」,但它們也同時具有必須透過販售才能實現為貨幣和利潤的「交換價值」。沒有後者,資本主義生產將不會發生。而且只有勞動力才能創造這樣的價值。若沒有人啟動機器,機器不能創造價值(利潤)。事實上,德米特里耶夫所謂的只有機器人的超級富裕經濟體將不屬於資本主義,因為那個世界並不存在屬於個別資本家的利潤。
這正是資本主義的巨大矛盾。在資本主義之下,隨著機器取代人類勞動力,就算勞動生產力提高(生產出更多的東西跟服務),利潤率還是會降低。利潤率的週期性下降將會擾亂個別資本家的生產,因為他們只雇用勞動力和使用機器來創造利潤。因此,危機將會在我們達到德米特里耶夫假想的機器人世界之前就被強化。
普遍基本服務+機器人=超級富裕社會
在機器人造成工作消失的同時,我們該怎麼辦?有一些自由派經濟學家討論課徵「機器人稅」的可能。但所有這些都將降低社會上自動化的速度——這在減少人類辛勞程度的意義上,並不算一個進步的選擇。無條件基本收入(UBI)的概念持續吸引著左派和主流經濟學家。我曾經討論過UBI的優缺點。許多新自由主義經濟的謀士們推廣UBI,對他們來說,基本收入是用來取代免費的健康、教育和合理養老金的工具。UBI也被某些人當成降低在職勞工工資的手段。對資本主義體系來說,就算只是合理程度的基本收入,都是難以負擔的。而就算透過工人鬥爭贏得了UBI的制度,但它仍不能解決誰可以擁有機器人和生產資料的問題。
在我看來,更讓人期待的替代方案應該是普遍基本服務(Universal Basic Services,UBS),也就是任何的公共財與公共服務的使用,全部免費。所謂超級富裕的社會在定義上來說,就是我們的需求不需要辛勞和剝削就能被滿足的社會,這也正是社會主義的社會。為了朝著這樣的社會過渡,應該可以從將社會必要勞動投入生產教育、保健、住房、運輸、基本食品和設備等公共社會需求開始。
畢竟,為什麼要利用資源給予每個人基本收入以購買他們的社會需求?為什麼不讓大家可以免費使用這些服務或設備呢?與其砍掉無業者從在職受薪者取得的施捨,我們更需要透過減少勞動時間以及增加(免費使用)的公共服務和公共財,以便建立工作中的團結。
當然,這需要由多數人來擁有和控制生產資料,並且規劃如何將這些資源應用於社會需要,而非為了滿足少數人的利潤。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將因此成為技術創新的一部分,使得超級富裕社會成為真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