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緊縮對維基解密創辦人的庇護限制
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對接受該國政治庇護的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Julian Assange)頒布嚴格的規定,包括支付強制體檢的費用、自行打理食物,並且增加訪客申請會面的流程難度,南方電視台認為,這些措施將增加亞桑傑被逐出大使館以及遭英國當局逮捕的風險。
亞桑傑於2012年入住厄瓜多大使館。他因遭指控強暴與性攻擊而面臨被引渡瑞典的危機;此外,他也因為公布美國大使館關於侵略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機密備忘錄,遭美國指控從事間諜活動。前厄瓜多總統柯利亞(Rafael Correa)給予亞桑傑政治庇護,現任總統莫雷諾(Lenin Moreno)於2017年上任後,開始限制亞桑德的對外聯繫,包括切斷網際網路,理由是他的政治發言「危害該國國際關係」。9月底,亞桑傑因身處「斷絕聯繫的拘禁」情況,被迫辭去維基解密主編職務。
厄瓜多大使館聲明表示,自今年12月起,將不再負責亞桑傑的「食物、醫療、洗衣與其他花費」,並要求他照顧好自己的寵物。
突尼西亞:種族歧視入刑罰
上週二(10/9)突尼西亞國會決議將種族歧視入刑。根據新法,發表種族歧視言論將入監1個月並且罰款350美元(約合1萬台幣);煽動仇恨、種族歧視威脅,或是屬於傳播種族主義的團體,將可判處3年有期徒刑,成為第一個將種族歧視入刑的阿拉伯國家。
根據非官方統計,黑人約佔該國1,150萬人口的15%,在政治、社會與經濟都處於邊緣。言語與肢體攻擊時有所聞,此外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學生,也面臨制度性的歧視,例如延發簽證,獲得健保與工作機會也相對困難。
法國:饒舌歌手引發「反白」種族歧視爭議
黑人饒舌歌手尼克・康拉德(Nick Conrad)發表〈吊死白人〉(Hang the White)的音樂視頻,引發來自法國政壇主流與極右翼的抨擊。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批評這是「反白人的種族歧視」,前內政部長科龍博(Gérard Collomb)發表推特譴責,斥之為「可鄙的言論與下流的攻擊」。
原始視頻隨即遭Youtube下架,巴黎檢察官辦公室以「公然煽動犯罪或攻擊」為由,對康拉德展開調查,罪名一旦成立,康拉德將面臨1年有期徒刑與相當於160萬台幣的罰款。
負責打擊種族歧視的官員波提耶(Frédéric Potier)表示,影片中的文字與圖像「極端暴力」並且「展現仇恨」,康拉德受訪時則辯稱影片反映黑人社群遭遇的不公平對待,靈感來自個人經驗與每日觀察。
關注種族歧視與性別和宗教平等的法國記者迪亞羅(Rokhaya Diallo)則表示,雖然她無法確定影片究竟是「鼓吹仇恨」或「激發種族歧視」,但是看到未曾對抗種族歧視的人突然成為人權捍衛者,「保護」白人「免於種族歧視」,整個辯論恰正落入極右團體的算計。
迪亞羅指出,種族歧視並非個別行為的總和,而是一套壓迫某個團體的制度,少數族群現今經歷的,是自奴隸與殖民主義出現後歷史壓迫的結果,不僅展現在個人之間的互動,更存在於制度層次。
「白人仍可能遭受污辱與仇恨,但是他們不能宣稱自己的種族遭受制度性壓迫,因為他們是優勢族群。白人行走世界各地,都佔盡便宜。這就是白人在全球的絕對優勢。就如同一個女人毆打男人之後,我們無法宣稱這就是『反男』性別歧視。」迪亞羅認為,「反向」的種族歧視並不存在,因為少數族群無法將這套制度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美國:州務卿遭控阻礙有色人種投票
美國期中選舉將於11月6日舉辦期中選舉,一群民權律師控告喬治亞州的選民登記制度,將剝奪約5萬3千名少數族群選民的投票資格,影響州長選舉結果。
喬治亞州州長分別是由民主黨的史黛西‧亞伯拉罕(Stacey Abrams)與現任州務卿、隸屬共和黨的肯普(Brian Kemp)角逐,前者是喬治亞州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如果當選將是美國首位非裔女州長。
該州採取「完全吻合」的選民登記制度,民眾需要填寫選民登記單,而且輸入的資料必須完全正確,如果駕照、社會保險紀錄,甚至是連字號位置錯誤,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投票的情況,該制度的制定者正是肯普。
亞伯拉罕認為,肯普涉及利益衝突,因此要求他下台。「肯普蓄意利用職位權力,為了政治利益壓制投票,迫使數千名合格選民噤聲,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色人種。」
澳洲:考慮將領事館遷至耶路撒冷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週二(10/16)表示,自己對於是否將澳洲領事館自台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與承認後者為以色列首都持開放態度。莫里森也宣布,澳洲將對聯合國決議巴勒斯坦擔任七十七國集團(Group of 77)主席表示反對。
去年(2017)12月,川普政府承認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國領事館遷往耶路撒冷。澳洲巴勒斯坦倡議網路(Australia Palestine Advocacy Network)主席喬治・布郎寧(George Browning)批評澳洲政府「恪遵歷屆最反覆無常、反動與霸凌的美國外交政策」。
耶路撒冷被視為以巴談判最終地位議題。以色列認定耶路撒冷,包括1967年中東戰爭後強佔的東部地區,是該國首都,巴勒斯坦則希望東耶路撒冷作為未來建國後的首都,該目標則得到國際廣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