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70年前的4月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了。作為冷戰對峙期間的產物,北約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卻仍持續擴張;雖然號稱是防禦組織,卻接連轟炸南斯拉夫、利比亞,參與對阿富汗的攻擊與佔領。此外,面對當前地中海與中東爆發的難民危機,主導北約的西方國家難辭其咎。時值北約誕生70週年,南方國際選譯此文,回顧這些年來北約於世界各地進行軍事干預的歷史,釐清北約組織的根本性質。
原文標題"As Increasingly Unpopular NATO Turns 70, Has the Organization Reached its Retirement Age?",刊載於美國新聞網站「MintPress News」。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以下簡稱北約)現在正於華盛頓會面,以慶祝軍事同盟的70周年生日。然而,這場盛會一點也不歡樂。這周,北約官方確認了中國──而非俄羅斯──為它們的頭號敵人,此舉象徵了新一輪的軍事集結,目標則是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聲稱:「中國將成為21世紀大西洋兩岸的主題。」
轉而關注中國,是美國既定外交政策的延續。2011年,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宣布美國「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預計於2020年前在該區域部署近三分之二的美國海軍,以及包圍中國的軍事集結——從中東與阿富汗,到澳洲、關島和日本,美軍基地數量已超過400多個。
去年年底,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譴責中國在南海的「帝國與侵略」,對於熟悉分析歐威爾式(Orwellian)政治話語的人們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憂心的評論。更不祥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要求歐洲的北約成員國在組織裡「做好他們的份內工作」,這番話暗示將有新的軍事集結。根據報導,川普曾經考慮退出北約。然而,從本周的高峰會議看來,其可能性似乎已經消退,因為這位反覆無常的總統已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務上。
北約的歷史
北約在1949年4月4日正式創立,本來是12個北美和西歐國家的集團。1989年前,它持續擴張並包含希臘、土耳其、西德和西班牙。其聲稱的目標是對抗蘇聯入侵歐洲的可能性。
蘇聯在1991年解體,意味著任何蘇聯威脅已不復存在。然而,北約完全沒有要解散,反而開始在規模和範圍上急遽擴張。這與西方代表向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承諾的完全相反。美國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曾告訴他:如果蘇聯允許德國重新統一,北約將不會擴張,即使是「向東一英吋」也不可能。
北約忽視美國的承諾,其今日規模已激增至包含29個正式成員國,包括前蘇聯共和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stitute for Peace Research Initiative),組織成員聯合起來的軍事花費約佔全球總和的70%。然而,到目前為止,美國是主導的合作夥伴,在戰爭上的花費與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聯合起來的花費大約一樣多。川普亦在最近提出邀請哥倫比亞和巴西加入成員國的可能性,正式將組織移動到全球南方陣營(Global South)。
從守衛犬到攻擊犬
1999年,北約轟炸了俄羅斯的同盟南斯拉夫,並且從中分割出一塊土地,成立一個俄羅斯、中國,以及世界約一半的國家所不承認的新國家——科索沃。從此之後,在透過軍事干預來破壞世界穩定方面,該組織總是位居前線。2001年,它攻擊並佔領阿富汗,導致該國的毀壞以及一場持續至今的戰爭。
最好戰的北約成員──美國和英國──根據偽造的證據在2003年領導了對伊拉克的入侵和占領,導致大約一百萬人被殺害,以及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北約在2004年前正式參與占領。2011年,它開始轟炸利比亞,使一場暴力的內戰大為惡化,導致格達費(Muammar Gaddafi)上校被推翻和法外處決,以及這個最先進的非洲國家落入聖戰者(jihadists)手中──這些聖戰者現在主掌了充斥奴隸市場的失敗國度。
美國、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北約成員國,也在支持敘利亞內戰中的各種武裝團體方面扮演關鍵角色;它們透過支持被我們的媒體委婉地描述為「溫和的反抗者」的團體,擴大和加劇激烈的衝突。至此,這個組織已經完全不再假裝自己是純粹的防禦集團了。
難民危機的原因起於國內
地中海和中東地區為全面爆發的難民危機所困擾。這個危機已成為歐洲和世界各地主要的政治議題之一。然而,政客和媒體鮮少討論大量流離失所的人們與恰恰發生在那些國家的西方戰爭之間的關聯。2014年以來,向歐盟尋求庇護者所來自的國家的前三名為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確,在2014和2017年間,光是敘利亞,就有一百萬人向歐盟成員國申請庇護。相反地,北約沒有入侵的國家,如伊朗或黎巴嫩,則沒有人們大規模的移出。事實上,伊朗收留了大約一百萬名難民,而黎巴嫩──一個比美國康乃狄克州小的國家──收留了一百四十萬人。
北約成員國,特別是美國和英國,需為破壞整個區域並導致極其嚴重的人道危機負起主要責任。但是,英美非但沒有承擔起收容其戰爭受害者的責任,反而將難民和移民呈現為必須阻止的威脅,並藉此累積政治資本。一名英國暢銷報紙的專欄作家將移民描述為「蟑螂」。同時,川普總統正不斷灌輸自中美洲的難民是強姦犯、恐怖分子或其他罪犯的想法。
從傳統作戰到網路作戰
北約70周年會面的談話,集中在新的對抗戰場,特別是資訊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號召組織「適應」新的數位時代,並進入網路作戰。同樣地,前北約盟軍最高司令部司令史塔伏瑞迪斯(James Stavridis),聲稱北約在十年內將「更加投入……網路安全」並將有更佳的「進攻性網路能力」。
對於關切言論自由和線上媒體自由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預兆。北約的分支機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已經與臉書合作以幫助社群媒體巨頭區分何謂「可信的」以及何謂「假新聞」,推廣前者的同時刪除後者。45%的美國人從臉書獲取新聞,在其他國家也是類似的數字。當一個由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1、康朵莉莎.萊斯(Condoleezza Rice)2、科林.鮑爾(Colin Powell)3,以及前中央情報局局長如里昂.潘內達(Leon Panetta)和邁克爾.海登(Michael Hayden)領導的組織決定了美國人(以及世界)在他們的消息來源上看得見與看不見什麼時,這無異於國家審查制度。
臉書演算法的改變已經大大地減少了進步另類的媒體管道的流量,例如「共同的夢想」(Common Dreams)和「鑄造新聞」(MintPress News)。這是一個另類媒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被支持的原因。社群媒體巨頭也刪除了北約敵人所擁有的專頁,例如與伊朗和委內瑞拉政府有所連接的媒體。相反地,它與以色列政府密切合作,就應該審查怎麼樣的巴勒斯坦的聲音取得一致意見。一篇《攔截》(Intercept)的報導發現臉書遵從了以色列95%的要求。
增長中的公眾覺醒
然而,公眾對該組織的幻滅似乎增加了。一份《輿觀》在本週發表了(YouGov)對於六個關鍵北約成員國(包括美國)的調查,發現該組織的支持度正在下滑,導致公眾對其的矛盾心理上揚。
不到50%的美國人答覆道他們支持美國作為北約成員,法國更少於40%。然而,這個矛盾心理並沒有轉變為積極的反對,而且尚不清楚這是否僅僅是大眾對公共組織(如政府或媒體)日益增長的不信任之趨勢的一部分。
在北約成立70周年之際,愈來愈多評論者思考了它不確定的未來。「如果北約不存在,我們會創造它嗎?我懷疑不會。」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科學家鮑森(Barry Posen)說道;他在上月於《紐約時報》呼籲對美國在北約中的角色進行重估。也許這個組織終於到達了退休年齡,考量它在世界各地搞破壞的紀錄,難以堪稱表率。然而,如同一條蛻皮中的蛇,北約正企圖重塑自身,以努力繼續為帝國服務,並大力擴張其控制範圍,如同它在蘇聯瓦解之後所做的。如果北約要離開舞台,這將可能是因為公眾對戰爭的反擊,而不是因為川普不可預測的決策的結果。當你手上只有一把槌子時,所有東西都開始看起來像釘子4。北約持續愈久,它造成的戰爭和破壞愈多。
- 1.【譯註】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為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並於尼克森政府與福特政府中擔任國務卿。在他的任期間,對美國外交政策發揮關鍵作用並引發爭議,包括1969年主持轟炸柬埔寨境內的越共游擊軍,消息曝光後激起國內反戰浪潮;1970年的智利總統大選由具泛左色彩的薩爾瓦多.阿葉德(Salvador Allende)勝出後,對智利施行經濟封鎖、支持皮諾契將軍發動政變,最後成功推翻政權。
- 2.【譯註】康朵莉莎.萊斯(Condoleezza Rice)在小布希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而後擔任國務卿。她支持了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的入侵。
- 3.【譯註】科林.鮑爾(Colin Powell)在雷根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1990至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擔任參謀長聯席會主席,並在小布希政府中擔任國務卿。他在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時,全力支持小布希的路線。
- 4.【譯註】此句出自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出版於1966年的《科學的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原話為「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此句背後的概念為「工具規律」(Law of the instrument),最早由哲學家亞伯拉罕.卡普蘭(Abraham Kaplan)提出,意指對一個熟悉的工具過度依賴而容易產生這個就是所有事物的解答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