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孫窮理
3月11日,福島核災滿兩週年。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運轉中的三座機組,在海嘯之後因為冷卻系統故障,之後爐心熔毀,因此導致了車諾比之後最嚴重的核災事故(相關報導)。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對於廠區內使用過的燃料棒、以及反應爐內大量的輻射廢水,以及核電廠接下來的除役工作,仍然束手無策;除役、核廢料處理以及相關的賠償費用,仍然以驚人速度膨脹;另一方面,災區內居民目前、未來的生活也面臨嚴峻的考驗,而核電廠工人的處境,則依舊艱困。
燃料棒取出困難 除役之路遙遙
福島核電廠發生災變後,目前廠區內,共計仍有1萬1千束使用過以及未使用的燃料棒。由於冷卻水系統發生故障、造成運轉中的第1、2、3號機組反應爐爐心內的燃料棒,在溫度無法下降的情況下引發爐心熔毀,此外,檢修中的第4機組,也因為冷卻系統失靈,造成放置使用過燃料棒的冷卻池水位下降,同樣發生氫爆事故。311後的幾個月,東電以引入海水的方式,試圖冷卻反應爐,並在之後重新建立的冷卻循環系統,綠色和平香港辦公室資深項目主任谷偉牧說,雖然是循環系統,但仍會持續產生廢水。根據路透社報導(相關剪報)目前福島核電廠內廢水約有24萬噸,並以每日400噸的速度持續增加。雖然東電計畫在未來兩年擴建儲水塔,來存放廠區內受輻射汙染的廢水,但是這些廢水的最終去處,東電與日本政府,至今仍未有明確的計畫。
福島核災後,受損的反應爐如何除役,對於日本政府以及東電而言,成為非常棘手的問題。他們說,目前福島的反應爐已經進入冷停機的狀態,而爐內的燃料棒也趨於穩定,接下來東電打算在今年底取出4號機貯存池中的1,500束燃料棒、之後取出全部1萬1千多束燃料棒,將它們移放至另外的冷卻池,4年後再移存至所謂「特製的乾桶」中(相關剪報)。
這項工作的首要難題是:由於4號機反應爐上方殘骸的輻射劑量過高,以至於一般人無法接近,因此東電打算以起重裝置移除殘骸後,再以其他裝置取出燃料棒。同樣地,面對爐心熔毀的一、二、三號機組,日本政府先後嘗試以造價600萬美元的機器人「Quince」、「櫻花」進入反應爐內,不過卻接連面臨失聯的情況。目前日本政府對於反應爐內所能掌握的資訊,可說是非常有限,遑論取出燃料棒了。
此外,雖然東電計畫在2021年取出融化的燃料碎礫,預計以30至40年的時間完成這項工程,但是這個時程,被日本原子力技術協會前首席顧問石川迪夫批評為「過度樂觀」,他認為起碼需要半個世紀的時間,才有可能完成這項工作。
目前,對於福島核電廠最終該如何除役,日本政府與東電看來是束手無策,而這項工作更因上述的技術問題外、人力短缺以及需要龐大經費,顯得更加困難。
核電廠工人仍在輻射危險中
311後,約有2萬5千名工人於福島第一核電廠內工作,其中有超過8成、約1萬7千6百名工人來自其他公司或是契約工。
衛報報導則指出:根據東電的數據,311後已經有146個東電工人、21個臨時工的累積劑量超過100毫西弗。
不過,這個數字,並不能確實掌握核電廠工人健康安全的真實情況,因為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東電公司根本無心保障這些工人的安全,至今仍未繳交最新的工人累積輻射劑量資料,造成工人可能暴露於超出法律規定的容許劑量(相關剪報)。
311後,日本政府針將一般人的輻射被曝劑量,從1毫西弗/年提升到20毫西弗/年,針對福島核電廠工人,更訂定特別管理基準,即1年50毫西弗、5年不得超過100毫西弗。1991年時,曾經發生日本核電工人8年內累積850毫西弗被曝劑量、最後死於白血病而被認定職災的案例。因此,被曝劑量的標準提高,工人日後取得職災賠償的難度也將增加,此舉也代表日本政府罔顧工人生命。
朝日新聞的該報導接著指出令人不寒而慄的數據資料:截至去年年底,福島核電廠已有超過4,800名工人的累積劑量超過20毫西弗。核災前的2009年,累積劑量超過這個數字的核電廠工人,全日本只有7個;同時間日本其他核電廠工人的平均累積劑量則為1.1毫西弗,福島核電廠工人的健康,明顯暴露在輻射危險之中。
此外,報導也訪問了這些工人,有工人表示有的包商與分包商沒有確實執行輻射檢測,藉以規避法規,有工人表示,有的包商甚至會以鉛版覆蓋偵測計,藉以降低偵測值,讓工人能夠繼續在核電廠內工作。
除了暴露於輻射物質中可能導致的健康風險,將工作分包的做法,也導致工人勞動條件的被剝削,這些工人之中,約有7成的工人時薪僅837日元,比起其他地區工地工人時薪1,500元的行情,明顯少了許多。而且,這些工人也因為被認為是東電的一份子,而被部分日本民眾認為是「福島核災」的罪魁禍首,因此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關於福島核電廠臨時工的問題,另請參閱:2011/04/15 「苦勞報導 為了一份臨時工作,冒著輻射危險的日本工人」)。
核電廠外,日本政府也將除污工作外包給建設公司,但是這些包商卻沒有處理輻射污染物的相關經驗,除汙工人也面臨勞動條件低落的困境,除了有可能遭輻射污染外,工人被剋扣薪資、裝備不完善的新聞也數度被日本媒體爆出。
工人做著危險的工作,勞動條件卻非常嚴峻,路透社報導,現在核電廠的清理工作已經出現缺工的現象。此外,報導也申請東京大學的高階核能應用工程學位的學生減少30%,來說明未來核災後續處理的人才短缺危機。
核電廠內的工人並不好過,核電廠外被迫遷離家鄉的福島居民也不好過。這些人無法回到原本居住的地方,卻也很難在其他地方重新生活。
居民何去何從?
2011年福島核災後不久,日本政府宣佈:核電廠半徑20公里內為禁止進入區,而隨著輻射物質的飄散,也接著將鄰近地區畫定為疏散區域,例如核電廠西北方的飯館村、葛尾村,因為風向的關係,輻射物質被吹到這裡,而被列為「撤離疏散區」。之後,日本政府陸續重劃了限制進入與撤離的區域,又依照年輻射量20毫西弗以下、20至50毫西弗,以及50毫西弗,新增了所謂的「準備解除避難指示區」、「限制居住區」以及「返鄉困難區」。日本政府對於「準備解除避難指示區」的定義是:只要基本設施重建完成,居民即可回家,言下之意似乎這些區域已經不再有任何幅安問題。被規劃為現制居住區的地方,居民雖然可以回家,卻仍不可以長久地居住。「返鄉困難區」,也就是年輻射量超過50毫西弗的地方,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居民起碼5年之內都不能回去的地方。被下達撤離指令而必須離開家園的福島居民約有9萬人。朝日新聞指出,當中有6成、約5萬4千個人在2017年都無法返家(相關剪報)。根據日本時報,311後離開福島的人數約有15萬7千人,其中有3萬多人仍居住在臨時安置所、5萬9千人住在津貼公寓中,兩年多過去,東電賠償計畫仍未定案、缺乏永久安置的住宅,加上撤離區域仍然無法居住」,日本時報表示,日本政府打算將臨時安置所的居住時間,由原本的兩年延長為4年(相關剪報),卻沒有承諾4年後,居民將何去何從。
另外一個問題是,東電在去年(2012)7月制定「永久補償」的計畫,對於被迫疏散的民眾、以「物業屬於不可使用的期間」做為補償的原則,而這個原則,與日本政府所劃定的疏散區域的關係密切。例如,「撤離指示解除區域」,日本政府宣稱這些地區「幾年內」即可完成清理輻射的工作,因此東電目前只打算對於這些地區的居民給與每位「2年期間」、共計240萬日元的補償金,但是不少居民對於政府的除污工作效率,抱持很大的疑慮,連帶影響回家的意願,也因此認為東電的賠償金額明顯不足以讓他們選擇在他處重新生活。
攝影師重回福島疏散地區,拍攝了一系列的照片,拍下裂開的道路長出雜草,見證了災區重建的緩慢進度(照片請見此)。根據福島縣政府的統計,共有4千多個點的除污作業仍在進行當中,但是,這些受輻射汙染的泥土、瓦礫,清潔工人以黑色塑膠袋裝填後,仍然堆放在當地,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所謂的最終處置場所。
核災經濟損失是天價
311至今,處理核災善後的相關費用,說是天價一點也不為過。在311前夕,綠色和平發表了一份福島週年的報告《福禍猶存─核工業禍延民眾》,這份報告引用了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在2011年的數據(報告全文見此),指出核災造成的經濟損失,總成本將介於5兆7千億至20兆日元間,折合美元約5百多億至2千多億間,包括購買土地的賠償4,300億日元、補償收入損失的6,300億日元,以及廢棄核電廠及去除輻射汙染的7,400億日元至15兆日元。
不過,稍早路透社則同樣引用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資料,指出光是福島境內居住區的除汙工作,預計就將花費6,000億「美元」,換算日圓高達驚人的57兆。該報導也指出,福島核電廠除役也將上看9兆日元(相關剪報),與綠色和平所引用兩年前同一機構統計的數據,落差甚大,經過這兩年,估計的成本大幅增加;但也有人對數據的可靠性提出質疑,目前我們在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並沒有找到與本則報導相關的數據。
綠色和平的報告提到,東京電力公司宣稱將依照日本《核損害賠償法》,賠償受災民眾與企業,其中個人賠償約1兆1,740億日元、企業賠償約9,860億日元,加上其他雜項費用,東電假設初步的賠償金額約2兆6,440億日元。
除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今年(2012)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311福島核災的報告指出:在核災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女嬰一生中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將增加70%、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6%,男嬰罹患白血症的機率也將增加7%。
- 2011/02/25 苦勞報導 「能源綱領不「綱領」 政策環評 只為核一延役」311前兩週,經濟部能源會想的是怎麼利用「能源政策綱領」,為核一、二、三廠延役找到正當性。
- 2011/03/10 苦勞報導 「核四向前行 啥米攏不驚 違規變更設計 台電:為趕工」 2011年3月10日被爆擅自變更設計的台電公司理直氣壯,為了趕上工期,所以必須電更設計,態度傲慢。24小時之後,發生福島核災。
- 2011/03/12 苦勞報導 「福島核災變 持續爆炸危機仍存 供電失靈惹禍 地震非唯一因素」
- 2011/03/14 苦勞報導 「福島災變 核電廠危機圖解」 用核電廠構造,說明核災變發生的情況及原因。
- 2011/04/15 苦勞報導 「為了一份臨時工作,冒著輻射危險的日本工人」 福島核電廠臨時工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