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2百多人死亡、7千多人受傷的大規模爆炸。這起悲劇的肇因是長年儲放港口倉庫、卻無人看守的硝酸銨。爆炸也令原本經濟問題嚴重的黎巴嫩,再度遭遇重擊。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災後48小時內旋風造訪,號召國際社會援助的同時,不忘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齊聲要求該國政府厲行「政治經濟改革」。令人想起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的震撼主義:歐美國家如何利用災難推行不受歡迎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另一方面,美國也有專家呼籲:華盛頓當局趁機打擊被美國列為恐怖主義組織、卻在國會合法取得席次的真主黨。如果將黎巴嫩悲劇放置在美國中東政策的脈絡底下檢視,貝魯特大爆炸可能只是川普政府遏止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又一次機會而已。
本文清楚指出:美國制裁如何重創黎巴嫩經濟,影響層面絕不僅各別政治人物或政黨,更對民眾造成嚴重傷害,但是主流媒體卻鮮少報導,甚至在毫無佐證的情況下,在大爆炸後為華盛頓的行徑開脫。
原文標題"Hiding the Impact of US Sanctions on Lebanon",刊載於美國媒體觀察網站「FAIR」。
8月4日,儲放在貝魯特的硝酸銨發生大爆炸,讓美國媒體開始注意到黎巴嫩的政治與經濟動盪。報導指出「爆炸將使原本急墜的經濟情況雪上加霜。」顯而易見的是,黎巴嫩正面臨巨大的財政危機,卻鮮少有報導提及美國制裁使問題更加嚴重。美國箝制伊朗及敘利亞經濟的作為,以及對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採取的類似政策,都正在傷害黎巴嫩。
真主黨既是政黨,也是軍事組織,長期以來被美國外交政策建制派所厭惡,後者責怪真主黨在1983年時轟炸美國海軍位於貝魯特的兵營,那次攻擊逼得雷根政府停止介入該國。另外,真主黨與伊朗的友好關係、迫使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代理人以色列結束對於黎巴嫩長達18年的佔領,以及成功阻止以色列在2006年無情攻擊黎巴嫩平民...,這些都讓真主黨難以得到華盛頓的青睞。
2015年美國的《阻止真主黨國際融資法案》擴大對於該團體以及旗下電視頻道「燈塔衛視」(Al-Manar)的經濟制裁,禁止真主黨使用銀行並且破壞其財政營運。此舉「讓原本陷入困境的黎巴嫩銀行部門壓力倍增,進一步加重了該國的經濟負擔。」美國中東新聞網站「阿爾穆尼特」(Al-Monitor)如此寫道:該法案「以及其他許多決定,旨在掐住真主黨的咽喉,拒它於全球銀行系統的大門之外。」
2019年8月,美國制裁賈瑪爾信託銀行(JTB),因為川普政府指控它支持真主黨。在黎巴嫩,「賈瑪爾信託銀行因為向弱勢族群(其中大部分都是什葉派)提供微型貸款產品而知名」。這不是第一次美國制裁導致黎巴嫩銀行倒閉:相同情節發生在2011年,當時美國也宣稱黎巴嫩加拿大銀行(黎巴嫩前五大銀行)與真主黨關係密切。
去年10月,川普政府加強對真主黨以及旗下機構的制裁,程度可說是史無前例。它將矛頭指向黎巴嫩國會成員,並且警告制裁「很快地會擴及至真主黨的盟友,進一步惡化該國的經濟危機。」
不只是美國對真主黨的制裁,美國對於伊朗及敘利亞的經濟戰也傷害了黎巴嫩。美國政府制裁伊朗降低德黑蘭當局金援真主黨的能力,後者除了將資金用於軍事,還有「曾經充裕的支出計畫,讓真主黨在黎巴嫩長期以來貧困的什葉派社區中獲得支持。」因為美國制裁伊朗,這些「對戰士、僱員與其家庭提供免費藥物與生活用品」的計畫都被刪減。
布洛姆投資銀行(BLOMINVEST,一間黎巴嫩重要銀行旗下的研究機構)2017年的報告指出:
2011年敘利亞爆發戰爭,資本與商業出走,然而美國制裁敘利亞,導致黎巴嫩無法從中獲益。那年開始,商人開始帶著現金與財富逃出敘利亞,以便在其他地方重起爐灶。不幸的是,美國在2011年3月與8月制裁敘利亞,黎巴嫩銀行因此不願接受敘利亞國民的轉帳或存款。
美國制裁敘利亞的《凱薩法案》近日生效,目的是阻止敘利亞的重建,並惡化了該國的人道主義危機。「阿爾穆尼特」報導指出:《凱薩法案》「可能對於黎巴嫩造成重大衝擊,因為黎巴嫩與敘利亞長久以來的經濟關係密切。」一般預料,法案對於的黎波里(黎巴嫩第二大城,距離敘利亞僅35公里)的衝擊將特別劇烈,「物資短缺已對貧窮且飽受危機所苦的居民帶來巨大浩劫」,的黎波里一直希望成為「該地區的後勤與經濟樞紐,以及敘利亞戰後重建的投資門戶。」
黎巴嫩與敘利亞人民之間的非正式貿易量可觀,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凱薩法案》將增加這類貿易的貨品量,因為官方貿易會越來越困難,這並非好事:
因為這些貨品得到補助——意思是黎巴嫩以外幣購買後再以優惠價格售出給黎巴嫩人民,走私增加將進一步耗盡黎巴嫩原已枯竭的美元供應,美元急劇上漲導致敘利亞與黎巴嫩貨幣暴跌,黑市更在最近幾週越來越猖獗。
這樣的情形在《凱薩法案》施行之前便已發生,而法案必然將使黎巴嫩在未來幾年痛不欲生。
然而,美國讀者如果未能理解華盛頓當局如何造就黎巴嫩當前的經濟困境,也是可想而知的,因為很少有新聞報導提及制裁直接或是間接(但是同樣巨大)的效果。根據媒體資訊彙整工具「Factiva」,《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與《華爾街日報》在8月4日大爆炸至8月21日之間,總共發布202則包含「黎巴嫩」與「經濟」或「金融」等相關字眼的文章,卻沒有任何一則報導提及制裁也是黎巴嫩現正面臨的經濟考驗之一。
就算報導提及制裁,也是以一種誤導的方式呈現。例如《華盛頓郵報》說:「華盛頓當局對真主黨制裁並將它列名為恐怖主義團體。」這樣的敘事結構未將制裁與黎巴嫩的經濟問題連在一塊,儘管制裁顯然是重要因素之一。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如何嘗試利用制裁「形塑黎巴嫩下任政府,並確保真主黨在政府內失去決策權」,美國制裁真主黨已經發生,黎巴嫩的「經濟正在衰敗」,但是與《華盛頓郵報》一樣,《華爾街日報》未將既有的制裁與黎巴嫩的經濟困境聯繫起來,儘管它也指出美國計劃利用這次黎巴嫩的苦難,「把目前的政治氛圍當作一次獨特的機會,去施行刺痛黎巴嫩的制裁。」
另一則《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制裁」僅出現在下面這句話:「美國正考慮對部分黎巴嫩領袖祭出制裁」,誤導讀者認為制裁是某種可能方案,而非已經實施多年且有不良影響的政策,而這些政策也不可能只影響政治人物而不涉及平民。
主流媒體的報導撇清美國犯行對於黎巴嫩經濟災難的責任,更利用8月4日的爆炸打擊真主黨,為華盛頓當局介入黎巴嫩事務提供意識形態上的合法性,干預手法正是美國媒體隱瞞的制裁措施。
《彭博》網站專欄作家伊比什(Hussein Ibish)向讀者保證「絕大部分的黎巴嫩人民都將認為硝酸銨屬於真主黨,目的是用在敘利亞對抗以色列的戰爭。」卻拒絕為自己的預言佐證。但是正如已故波士頓大學教授諾頓(Augustus Richard Norton)的研究顯示真主黨「滲透黎巴嫩社會、政治與經濟的每一個層面,擁有大批支持民眾,這些人難以被稱作狂熱份子或是被洗腦的一群。」2018年5月,真主黨在黎巴嫩最近一次的選舉中,與盟友贏得國會128個席次中的至少70個名額。因此,很難說「絕大部分的黎巴嫩人」會像伊比什的文章那樣,對真主黨抱持負面看法。
另一則由戈許(Bobby Ghosh)撰文的《彭博》文章討論國際援助黎巴嫩時,表示「這些援助有可能無法符合預期,讓黎巴嫩貪腐政客中飽私囊,更糟糕的話,還會流入真主黨——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傀儡——的金庫。」真主黨與黎巴嫩其他主要政黨一樣都是近日該國大規模抗議的對象,但是戈許宣稱比起援助遭竊,流入真主黨的口袋更糟糕的說法聽起來很荒謬,因為即便是《紐約時報》都承認真主黨「建立廣泛的社會服務網路,包括醫院、學校與青年計畫。」
將真主黨說成是「伊朗傀儡」是過於簡化的說法。黎巴嫩學者薩德(Amal Saad)發現「事實上,真主黨擁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代理人模式過於簡化,將真主黨與伊朗之間由觀念與規範要素約束、複雜且多元的關係,化約為僅利益驅動的交易關係。」她結論道:
「與伊朗的文化與歷史連帶,共享宗教-政治意識形態與策略文化,以及真主黨作為中東地區次級權力所貢獻的權力模式,都顯示真主黨與伊朗之間有機且互相依賴的關係,兩者是意識形態一致的同志與戰友。」
《華盛頓郵報》刊載馬克薩德(Firas Maksad)的文章,標題是「改革黎巴嫩,先讓真主黨適得其所」,文章將真主黨形容為「雙頭怪物,強大軍事組織與合法政黨的合體,其統治集團出賣了黎巴嫩。」馬克薩德清楚顯示自己為誰的利益服務,他寫道:
「在美國與法國的援助下,新的黎巴嫩將在人民的期待下重生。華盛頓與巴黎合作,將發揮極大的影響力,給予黎巴嫩亟需的長期財政援助。」
他建議美國與法國應趁黎巴嫩經濟黯淡時「庇護」該國,馬克薩德以意義深遠的帝國主義口吻說道,要這麼做,只有真主黨這隻「雙頭怪獸...適得其所。」
顯然馬克薩德並不關心黎巴嫩人民可能不願看到自己的國家再度受到法國統治,因為正是法國劃設敘利亞與黎巴嫩之間的邊界,並且統治兩國超過20年。
這位喬治城大學教授也不在意黎巴嫩人民被美國託管,因為美國授權以色列多次入侵黎巴嫩,以及以色列佔領黎巴嫩南部長達18年。2006年,在最近一次的大規模入侵中,以色列殺害至少1,100名黎巴嫩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平民,超過4,000人受傷,1百萬人流離失所。屠殺發生之際,美國正急著向以色列提供所需設備。
一些黎巴嫩人也反對美國「援助」,因為近年華盛頓使該國陷入經濟困境。但是馬克薩德大可冀望讀者不會從美國媒體上知道這些反對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