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1 12:00:00
苦勞網記者
今年五一遊行最特別的風景,就是一群來自基隆、瑞芳、平溪與苗栗等的「老礦工」們,平均年齡80歲,其中兩位礦工甚至高齡高過90歲,創下台灣五一遊行歷年來「參與年齡最高」的紀錄。
台灣勞動歷史與文化學會秘書長陳柏謙表示,台灣從1956年到1971年間,每年礦工職災死亡人數都超過百人,且從1961年到1985年間,累積超過了65萬件的職災件數,其中傷勢更嚴重的「殘廢給付件數」,則累積高達近1萬4,500件。
陳柏謙表示,礦工是最危險的職業,過去國家與礦場老闆對於也不重視職業安全,導致職災死亡率與職業病比例比其他職業高出數十倍甚至數百倍。但是這群老礦工如今日漸凋零,卻面臨老年生活缺乏照顧的困境,。
現年78歲,從17歲就開始擔任礦工的新北市礦業退休人員交流協會理事長周朝南,戲稱礦工一輩子都在地下從事「地下工作」。周朝南表示,在過去能源匱乏的年代,礦工用一輩子的生命和血淚換來台灣的經濟穩定,但如今垂垂老矣需要照顧,今天第一次走上街頭卻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因為很多人年紀大實在已經沒有力氣了。周朝南說,希望可以比照老農或者老漁,對礦工發放津貼,或者立法院研議特別條例,針對患有職業病的老礦工給予特殊協助。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陳信行表示,很多人可能都不記得在台灣「原住民」這個名稱的來由。1984年海山煤礦發生礦災,上百名礦工殉職,其中多數礦工都是東部來的阿美族原住民,在那之前,原住民運動已經長期要求「正名」卻不受重視,直到海山煤礦礦災後,原住民權益促進會成立,整個國家和台灣社會才漸漸承認「原住民」這個名稱。
陳信行強調,如今很多在台灣被認為理所當然的進步,都是礦工前輩用血淚換來的,老礦工如今再度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利,事實上也是為全台灣的勞工爭取更好的勞動環境。
事件分類: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