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苦勞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8

美國邊疆神話已然終結?

$
0
0
2023/03/27 12:00:00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編按】19 世紀歷史學家弗雷德里克・傑克遜特納提出「邊疆理論」解釋美國歷史進程,以及邊疆如何作為實踐個人主義的場域以及民主價值依存的基礎。《美國神話的終結:從擴張的邊疆到美墨邊境牆,直視美國歷史的黑暗根源》一書作者、普立茲獎非小說類得主葛雷格倫丁認為,「邊疆理論」合理化了殖民者向西部擴張過程中的諸多犯行,而西部也成為洩除種族歧視等國內問題的「安全閥」。格倫丁進一步利用邊疆理論,解釋 20 世紀以來美國如何在海外擴展其經濟與地緣勢力,同時將極右翼勢力向海外輸出,揭示了美國隱藏在自由與民主等崇高理念之下的歷史黑暗面。本文為《美國神話的終結:從擴張的邊疆到美墨邊境牆,直視美國歷史的黑暗根源》的推薦序,獲得黑體文化出版社授權刊登。

2021年,在川普輸掉總統選舉後,支持者揮舞美國國旗與邦聯旗衝入國會大廈。(圖片來源:衛報)

作為一個曾在美國學習拉丁美洲歷史的台灣人,我經常有一種精神分裂的感受。在美國歷史學界,拉丁美洲史研究具有濃厚的左傾色彩,學者主張美國對於拉丁美洲的干預是一種新帝國主義,並經常扮演批判美國對外政策的角色。而在台灣,受地緣政治影響,我們經常必須藉由美國平衡來自中國的壓力。由台灣看出去的美國,和由拉丁美洲視角看出去的美國,竟是如此的不同。

本書作者葛雷.格倫丁是一個典型的左翼歷史學者,他早期研究關注瓜地馬拉族群衝突及冷戰情勢,隨後作品雖仍以拉丁美洲作為舞台,但已漸漸浮現美國的眾多行動者,2017 年由左岸出版社所翻譯出版的《橡膠帝國:亨利.福特的亞馬遜夢工廠》即為其中一例。格倫丁近年研究關懷轉向「美國作為一個帝國」的歷史,而本書《美國神話的終結:從擴張的邊疆到美墨邊境牆,直視美國歷史的黑暗根源》,即為代表作之一。

本書環繞著美國史中一個重要命題──邊疆理論(frontier thesis)。該理論由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歷史學教授弗雷德里克.傑克遜.特納(Frederick Jackson Turner)提出,有趣的是,這個對美國史來說舉足輕重的理論,並非在正式學術場域發表,而是 1893 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的一場演講──〈邊疆在美國歷史上的意義〉(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也正是本書第七章焦點所在。

這場著名的演講,回應了美國普查局(Census Bureau)在 1890 年宣稱,美國已經不再有所謂的邊疆(no more frontier line)一說;這固然象徵著美國向西拓荒開發的階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卻也讓當時的美國輿論衍生出一種頓失方向的焦慮感。

特納在這場演講中,將原本僅僅指涉地理空間的「邊疆」,轉化成為一種文明與野蠻的相遇過程,他主張拓荒者逐漸向西拓殖的過程中,必須在邊疆的無政府狀態裡,靠自己的力量,實踐出一條生存之道,這就形塑了美國的個人主義,而這種個人先於政府的自由狀態,也正是美國民主的根基。換言之,「邊疆」一方面解釋了美國歷史的進程,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美國的核心價值,讓她與陳舊的歐洲截然不同。

1893 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可以說展現了美國自 1865 年南北戰爭結束後,並於 1877 年結束重建時期(Reconstruction Era)、進入鍍金年代(The Gilded Age)、全力向西部開拓的經濟發展成果與自信心。事實上,這場博覽會又名為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旨在慶祝哥倫布「發現」美洲 400 週年。並非巧合的是,美國官方首次開始紀念哥倫布日,也是從博覽會的前一年(1892)開始的,至今美國仍是世界上少數和西班牙同步慶祝哥倫布日的國家。

今日對於紀念哥倫布採取批判立場的人士,主張 1492 年由哥倫布所開啟的美洲殖民歷史,對於美洲原住民而言正是一切苦難的開端;然而,在 19 世紀末瀰漫種族優越論的美國,哥倫布卻象徵著文明的到來,而且是種族化的、白人的文明到來。博覽會場對於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展示與排序,就彰顯了這樣的價值:由歐洲開始,中間經過中東、西亞與東亞,最後則是非洲與美洲原住民。最為諷刺的是,經歷 19 世紀以來一波波迫遷、戰爭、土地流失與同化政策的美國原住民,其文化與生活方式,竟成為博覽會中所蒐集、展示與搶救的對象。

特納本人並不歌頌種族主義及領土擴張,然而,他開啟如此這般將美國「邊疆」視為一種精神層次的存在,並且是美國核心價值依存的思考,卻成為日後美國多次在面對社會內部緊張與衝突時,將內部壓力投射向外的一種立論基礎。這也就是作者格倫丁透過本書,想要梳理的歷史。

《美國神話的終結》是一本架構宏大的美國歷史綜論,格倫丁從七年戰爭(1756─1763)後,北美殖民者向西擴張的意圖,如何受到殖民母國與原住民之間協定的箝制,進而成為殖民地追求獨立的開端談起。對於大部分台灣讀者來說,這可能是較為陌生的談法,我們熟知課徵印花稅引發殖民者不滿,以及將茶葉丟進波士頓港的故事。我們大致上知道他們在追求民主(國會代表權)與自由(解除貿易壟斷),但我們很少聽說的,是他們同時也想追求向西擴張的自由,與邊疆生活所打造出的殖民地式民主。

本書的第一到第六章,便著墨於草創的美國如何從原來的 13 州,逐步擴張至太平洋海岸的過程,包括 1803 年的路易斯安那購地(Louisiana Purchase)、1830 年的印地安人遷移法案(Indian Removal Act)1、致使墨西哥失去近一半領土的美墨戰爭(1846─1848)等。這些事件經常被描述為美國歷史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彷彿美國從一開始就註定獲得從大西洋至太平洋這一大片完整方正的領土,且正因為是天命,所以過程才會如此順利。

但是格倫丁告訴我們,事實上「西部」自殖民時期以來,一直都扮演著「安全閥」的角色。當美國社會內部產生無法化解的階級與種族衝突時,經常會透過向西擴張來洩除這種可能造成社會解體的壓力,格倫丁寫道,這是「將此時此刻看似無法解決的社會衝突的解方,設想於彼方。」

更重要的是,一種軍事愛國主義的風氣逐漸在此過程中成形,這最清楚體現在第八章所描述的美西戰爭(1898)的動員過程中。經過南北戰爭及重建時期而產生嚴重分裂的南北雙方,特別是南軍的將領與士兵,莫不透過這場名義上為了協助古巴爭取獨立,實際上卻讓美國影響力伸入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等地的戰爭,來重新證明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度。也就是在這場戰爭中,原本象徵南軍與白人至上主義的邦聯旗,被帶到了美軍行經的各個角落,自此與軍事作風的愛國主義產生連結。

關注國際新聞的讀者們或許已聯想到,2021 年 1 月 6 日,美國前任總統川普的支持者扛著邦聯旗、進佔國會大廈的新聞事件。雖然格倫丁於 2019 年出版本書時,這個事件尚未發生,然而格倫丁於本書後半部所梳理的歷史過程,都與這面邦聯旗的幽靈糾纏不休。

這張紅色的大旗,曾出現在二戰、越戰中,也出現在美國資助反抗軍推翻尼加拉瓜桑定政權的地下行動,更現身於阿富汗戰爭中。這張旗幟將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憤怒與精力,從對於非裔美人與墨西哥季節性移工(bracero)的私刑暴力,轉移到海外戰場上。

格倫丁主張,一直到柯林頓政權為止,這種將不斷擴張邊疆當作安全閥的操作方式,都還算有效;然而美國的擴張也有極限,而川普的上任,以及川普要在美國邊境築起一道杜絕非法移民的牆的宣稱,對格倫丁來說,就象徵著美國承認邊疆神話的侷限。

歷史學者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那就是我們雖然關心現世,卻很少近距離研究如此切身的時間點,歷史學者比較習慣能夠退一步觀察時代變化趨勢。如此說來,格倫丁這本書的最終評論──「美國邊疆神話在川普政權已然終結」,其實是一個十分大膽的預測。

就台灣的角度來說,拜登自 2021 年上任以來,似乎並未如多數媒體事先預期,主動修復與中國關係,更以積極態度促成台積電赴美設廠,大動作與日、韓、菲聯合軍演,顯見仍有經濟擴張與地緣政治企圖;此間,美國內部的中美洲移民問題、大規模槍擊事件、非裔美人遭受執法過當等問題,也仍在升溫當中。

究竟美國社會是否察覺邊疆神話已然終結?以及這些海外布局,是否誠如格倫丁所言,總歸是為了洩除美國內部社會的壓力,而與美國宣稱所要捍衛的價值無關?都有待我們繼續觀察。但,在此之前,誠摯邀請您一起來閱讀這本《美國神話的終結》。

  • 1.讀者如對這起歷史事件感興趣,推薦閱讀克勞迪奧.桑特《不講理的共和國:國家暴力與帝國利益下的犧牲品,一部原住民族對抗美國西拓的血淚哀歌》(臺灣商務,2022)。
責任主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