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會改革法案沒通過,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很明顯的,大家都知道,不會發生任何事。
一切就會像過去幾年一樣,行政權繼續敷衍卸責、問A答B。
這種「不會發生任何事」的日常,根本不利於政黨良性競爭與公民社會對政府的監督。唯一有利的,就是維持執政黨在行政權上的絕對優勢地位。
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有許多多年未解的問題要進到立法院討論。這些問題皆非屬政黨間的惡鬥,需要行政機關具體說明,讓國會與公民社會都能夠理性討論,一起找到解方:
一、勞保年改:理論上依法今年要公佈最新勞保精算報告書,面對最新的勞保潛藏負債、破產年限預估、砸錢撥補2,670億元的實質效果,都需要行政機關好好交代。難道大家還想繼續聽到質詢台上,官員只用「政府不倒,勞保絕對不會倒」、「撥補也是改革」這兩句話來繼續搪塞下去嗎?勞保問題一天不解決,平均每天就會增加數十億潛藏負債,自2017年年改停滯至今,勞保的潛藏負債從9兆變為13兆,難道要讓執政黨繼續輕輕鬆鬆地混過這一屆?
二、長照2.0到期在即:明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後年長照2.0就要到期。長照的財源完全來自「吸菸救長照」、房地合一稅等不穩定財源,這幾天也有學者公開說明再不找到穩定財源,長照基金明年起將會入不敷出、「4年後用盡」。面對長照財源不穩,2016年時任閣揆林全還曾拋出過調高遺贈稅與營業稅等解方,如今執政黨卻已經不敢再提。在增加稅收無望、蔡政府堅定反對推長照保險的情況下,長照3.0的穩定財源在哪裡?長照基金還能撐多久?難道我們不需要有更好的制度,讓行政機關據實以告?
三、台美貿易倡議第二階段:「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協定第二階段聚焦在環境、勞動、農業議題上,尤其是農業。美方提案涉及要求台灣「開放或擴大市場進入之機會」,很可能因為國外農畜產品進口大增而對國內造成衝擊,但行政院經貿辦的回應卻始終閃躲問題核心,只說要「爭取我方農產品出口美國」。
四、還有消防員組工會、公平會審Uber併購Foodpanda、到了2025年碳定價要實施、《國土計畫法》預計上路⋯⋯等重大事件族繁不及備載,大部分都是過去討論已久的問題。沒有國會改革,請問有新的工具或其他手段,能讓行政機關針對問題具體回應嗎?
目前的「國會亂象」、「憲政危機」,說白了就只是行政機關躲在執政黨國會議員背後,抗拒強化國會監督能力。假使國會改革法案不通過,我想上面一整串重大的問題,我們可能要很久以後,直到Deadline就在眼前,才會知道答案。屆時當行政機關草草丟出解方時,才是真的「沒有實質討論」就要讓所有人被迫吞下急就章的解決方案。
最後,很多人最近開始談十多年前的反服貿運動。我個人從2012年就開始響應反旺中媒體壟斷,在校園裡辦串連活動,2013年還響應了幾場對國台辦訪台「如影隨形」的抗爭、318佔領國會期間也曾到青島東路聲援,應該是有立場在這裡說些十年前後對比如何如何的話。
十多年前的反服貿運動,不是只有佔領國會、反對國會黑箱而已,更包括對行政部門說謊隱匿重大政策資訊的不滿。在「國會半分鐘完成審查」的背後,有一連串行政部門說謊或者不願意交代具體細節,才逐漸累積民眾的怒火。諸如:勞委會(現勞動部)未妥善評估服貿對勞工會造成的影響、經濟部提不出開放行業對照表、行政機關鋪天蓋地「利大於弊」的謊話文宣攻勢等等。
如果時間倒退回十多年前,當時就能通過國會改革,要行政機關交出跨國貿易文件資料、對說謊的官員或企業老闆課以處罰,當時的我絕對會贊成。
直到現在換人執政,我依然支持。只是我也想問,十多年前那些在舞台上拿麥克風的意見領袖們,如今還會倡議反媒體壟斷法嗎?可以用檢視服貿的程度來認真檢視台美貿易倡議嗎?還會對於在立法院裡滿口謊言、不知悔改的官員義憤填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