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8日凌晨,以色列對加薩重啟空襲,在過去2天內,已殺害至少436名巴勒斯坦人民,並造成678人受傷。死者包括183名兒童及94名女性,比例超過六成。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宣稱對加薩的空襲「只是一個開始」,以色列將持續軍事行動,直至人質被釋放為止。
人質家屬反對:政府決定放棄他們的生命
以色列人質家屬譴責納坦雅胡的決定。《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報導,代表人質家屬的「人質及失蹤家屬論壇」在以色列再度轟炸加薩後發表聲明,譴責政府「選擇放棄人質的生命」。聲明形容政府此舉是對其親人被釋放過程的「蓄意破壞」。「在最後一名人質獲釋前恢復戰鬥,將使我們無法挽救在加薩的59名人質。」該聲明駁斥納坦雅胡「行動是為了營救人質」的聲稱,強調該說法完全錯誤,因為軍事壓力將使人質及士兵面臨更大的危險。
以色列於3月18日凌晨2點空襲加薩,襲擊範圍涵蓋加薩全部地區,包括北部的加薩市、中部的代爾艾巴拉(Deir el-Balah),以及南部的拉法(Rafah)及汗尤尼斯(Khan Younis),甚至連被指定為「人道安全區」的阿爾馬瓦西(Al-Mawasi)也遭攻擊。
以色列軍隊將北部的貝特哈農(Beit Hanoon),以及南部的希爾貝特庫扎阿(Khirbet Khuza’a)、阿巴桑艾卡比拉(Abasan al-Kabira)及阿巴桑艾賈迪達(Abasan al-Jadida)等地區指定為戰區,向居民發佈強制搬遷令。根據半島電視台,許多巴勒斯坦人民拒絕撤離,因為無處可去,而且「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失去了。」
以色列或哈馬斯 誰違反停火協議?
以色列最新一波血洗加薩,發生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的2個月後。以哈停火協議於1月19日生效,共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期6週。根據協議,第一階段以色列軍隊應自加薩中心撤離、允許救援物資進入加薩、巴勒斯坦人民返回加薩北部、傷者離開加薩接受治療,同時釋放2,000名被囚者,換取哈瑪斯釋放33名人質。
然而,以色列在這段期間破壞違反停火協議。根據半島電視台,以色列至少違反停火協議350次,包括軍事入侵、空襲、射殺巴勒斯坦人民,並阻礙救援物資進入。過去2個月,以色列在加薩至少殺害170人,此外也禁止移除瓦礫所需的重機具、救援卡車及帳篷進入加薩。
停火協議第一階段於3月2日到期後,以色列進一步封鎖加薩,切斷食物、藥品、燃料,以及其他所有人道救援物資進入,令該地區的飢餓及營養不良問題雪上加霜。
在停火協議第二階段,以色列必須全面撤軍、哈瑪斯釋放剩餘59名人質,以實現永久停火。哈馬斯方面已表示願意遵守停火協議,並在第二階段釋放人質。
以色列空襲加薩後,納坦雅胡發表電視演說,表示將持續戰鬥,實現釋放人質、消滅哈瑪斯、保證加薩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等戰爭目標。納坦雅胡表示3月18日的空襲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加強力度打擊哈馬斯,而停火談判也只會在戰火中進行。
根據美聯社報導,以色列單方面退出停火協議,甚至將重啟攻擊歸咎於哈馬斯拒絕釋放更多人質,並指責哈瑪斯準備發動新的攻擊,然而美聯社報導也指出:以色列的要求並非原本停火協議的一部份,而針對哈馬斯的指控也缺乏證據。
停火協議生效後,以色列與美國卻提出新的停火協議,要求哈馬斯釋放剩餘人質當中的一半、停火協議延長7週,但是以色列卻不願明確承諾就永久停火展開談判。哈瑪斯拒絕了新的提議,並呼籲立即啟動第二階段的談判。
納坦雅胡為何重啟戰爭?
納坦雅胡重啟空襲加薩之後,國會極右翼勢力宣佈重返內閣,讓納坦雅胡的聯合政府在國會獲得過半席次。
代表以色列極右翼勢力的猶太力量黨領袖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宣佈重返內閣,再度執掌國家安全部,其率領的猶太力量黨也與納坦雅胡的利庫德集團發表聯合聲明同意重返聯合政府。時值國會審查2025年國家預算的關鍵投票,此前極端正統派議員已揚言,除非豁免猶太教學院學生強制服兵役的法案,否則將投票反對預算案。本-格維爾及猶太力量黨的回歸,令納坦雅胡的聯合政府在120個國會席次中佔據絕對多數的68席,不僅能確保預算案的通過,與極右翼再次結盟也鞏固納坦雅胡持續執政。
以色列對加薩的種族滅絕戰爭,在400多天後重啟,至今已進入第16個月,截至目前共計造成約61,700人死亡,並有112,719人受傷。在加薩,每50人中就有1人死亡、每20人中就有1人受傷。根據加薩衛生部,以色列重啟攻擊也令原本殘破不堪的醫療衛生系統幾乎完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