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苦勞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7

臺灣獨立,究竟意味著什麼?

$
0
0
2015/04/06 12:00:00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苦勞網特約撰稿人

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創始會員國申請截止前夕,馬政府通過陸委會向國臺辦遞交入會意向書,臺獨立場鮮明的青年團體隨即展開抗議馬政府「黑箱賣臺」的行動,而就在抗爭稍歇的愚人節當天,出現了兩則引起截然不同反應的新聞。第一則是美軍F-18戰機因「引擎故障」緊急迫降臺南機場,第二則是標題為「美國航母戰鬥群抵蘭嶼 體驗飛魚季」的新聞。前者已由美國在臺協會(AIT)出面證實,後者則被揭穿為博君一笑的假新聞。然而,這一真一假的兩則新聞,卻意味深長地反映出臺灣與美國的關係。

愚人節當天蘭嶼民宿旅遊連線的網站釋出「美國航母戰鬥群抵蘭嶼 體驗飛魚季」的假新聞。(網路翻攝)真實的新聞說,美軍F-18戰機此次降落臺灣維修,是28年來美軍戰機再度登陸臺灣。不得不說,在美國的重要盟國一一倒戈加入亞投行之後,突然發生美國軍機降落臺灣的不尋常舉動,即便這不是一種對中國的威嚇,也足以令人喚起冷戰年代美軍駐臺的歷史記憶。更令人不安的是,這兩架戰機當時正準備從日本沖繩基地飛往菲律賓執行任務。美軍戰機在東亞上空例行的巡邏和演練,以及將臺灣當成備用的軍事基地的表現,在在提醒我們一個事實:臺灣至今從未脫離美國在五零年代建立的反共軍事防線。

戰爭的因子始終埋藏在東亞,然而,當沖繩和韓國濟州島上的民眾持續反對美軍基地的同時,「蘭嶼民宿旅遊連線」的網站為了宣傳飛魚季,竟貼出一篇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抵達蘭嶼外海體驗飛魚季的假新聞,在這篇被預設為「玩笑」的假新聞中,雖然用「戰隊長 Edward Snowden」調侃了美國,卻弔詭地把蘭嶼上的「達悟族人」和巡弋的「美軍」想像成和諧共榮的關係。

美國是臺灣無法獨立自主的根源

如果說,真實的新聞顯示美國在軍事層面有力地控制著臺灣,那麼假新聞則暴露出了臺灣人深層的心理層面,也承認並認同美國將臺灣納入其軍事部署的一環。這就是為什麼東亞的美軍基地及其背後的《美日安保條約》、美國近年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對臺軍售等等,很少進入臺灣社會運動的政治議程。除了軍事之外,臺灣的經濟從冷戰以來就被編入美日經濟圈,形成為美日資本代工的經濟體質;政治上無論泛藍泛綠或者新興第三勢力,無一例外地共享了親美親日反共的意識形態;知識和文化方面同樣以美國唯馬首是瞻,導致對美國帝國主義的批判始終難以開展。嚴峻的現實是:臺灣的主流輿論不但對美國全面支配臺灣的現狀毫無警覺,甚至還為美軍戰機來臺額手稱慶。

最近的亞投行爭議中,臺獨派的青年團體為了展現他們對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也有所「留意」,在〈抗議馬政府申請加入亞投銀聯合聲明〉中,指出了當前以美國為首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對開發中國家的層層剝削現狀問題,卻極其弔詭地,把這個現狀當成是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必定會重蹈覆轍的證明,並且號召大家去反對遠遠稱不上是資本先進國的中國,而不是壟斷資本遍佈世界的美國。此外,還有貌似進步的說法稱,比起美國,中國對臺灣是比較大的威脅,所以應該先反中再反美;或宣稱,中國和美國都是帝國主義,應該一起反對。這類說法不但罔顧歷史,更無視現實。

歷史地來看,臺灣的現狀是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介入中國內戰,造成兩岸分斷的結果;而現實來看,臺灣的現狀是美日帝國主義下的附庸。只要把視野擴大到東亞的脈絡,整個權力的形勢就顯得非常清楚,不只臺灣,沖繩、韓半島也有幾乎相同的被美日霸權宰制的歷史軌跡。究其根本,美國帝國主義正是造成東亞地區動盪、分裂、無法獨立自主的根源。

既然現狀如此,不反對美國帝國主義的臺灣獨立運動的未來是什麼?究竟在哪一個意義上,現存的臺獨運動可能達成臺灣的獨立自主?

以反帝立場看待亞投行的機遇

如果我們真的有心改變臺灣「不獨立」的現狀,就應該把「反美帝」當成運動的前提,而不是拿反美當作反共反中的幌子。同樣地,如果我們對東亞和世界的格局有基本的認識,就不會盲目反對美日兩大強權聯手圍堵的亞投行。因為無論如何,中國推動的亞投行及「一帶一路」是目前最有可能改變東亞和世界現狀的一個官方的嘗試,它挑戰了戰後以美元為基準的國際貨幣制度,打開鬆動國際金融秩序、乃至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可能性。

在亞投行胚胎初成,規模離世界銀行尚有一大段距離之際,將亞投行說成是新的國際金融霸權、走美國帝國主義老路云云,都是毫無根據的指控。重點是,我們不應將亞投行及「一帶一路」僅僅視為一種市場化的力量,它同時可能帶動的是區域性的整合和重組,換言之,臺灣及東亞地區有可能在這個歷史機遇中掙脫美日帝國主義的掌控,走向一個新的局面。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全然樂觀看待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的推行,相反地,我們可以也應當持續以「反帝」立場審視中國對世界的承諾,如同孫文在近百年前發下的「濟弱扶傾」的偉大理想1

中國對於世界究竟要負什麼責任呢?現在世界列強所走的路是滅人國家的;如果中國強盛起來,也要去滅人國家,也去學列強的帝國主義,走相同的路,便是蹈他們的覆轍。所以我們要先決定一種政策,要濟弱扶傾,才是盡我們民族的天職。我們對於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對於世界的列強要抵抗他。如果全國人民都立定這個志願,中國民族才可以發達。若是不立定這個志願,中國民族便沒有希望。我們今日在沒有發達之先,立定扶傾濟弱的志願,將來到了強盛時候,想到今日身受過了列強政治經濟壓迫的痛苦,將來弱小民族如果也受這種痛苦,我們便要把那些帝國主義來消滅,那才算是治國平天下。

今天,中國的確從當年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艱難地走出來,一步步走到強盛的時代了。孫文當時說的:扶持弱小民族、消滅帝國主義、絕不學人家的帝國主義──也顯出了它全部的意義。在這樣一個深刻反省和自我惕勵的視野下,亞投行及「一帶一路」的爭議所能帶給臺灣的啟示或許是:所謂的「臺灣獨立」,從來就不只是臺灣自己的事,而應該包含對於東亞、對於世界的責任;而真正的「臺灣獨立」,更加不能侷限於「建立民族國家」這種狹隘的想像,而應該朝向堅持反帝的,致力於區域和平和區域自主的實踐道路。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