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苦勞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8

打壓工會的慈善家 從洛克菲勒到張榮發

$
0
0
2016/02/22 12:00:00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於上月過世,媒體報導其遺留下約539億台幣的龐大遺產,將全數捐出「做公益」。張榮發曾多次入選美國《富比世》雜誌的「亞洲慈善英雄榜」,被視為是亞洲知名的慈善家。媒體則以「大愛動人」來評價其捐贈遺產的行為1

去年12月,臉書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宣佈將捐出所持有公司股份的99%,估計約為450億美元,用於公益用途。然而,當時也有評論指出,祖克伯所謂的公益用途,是將其資產轉移給旗下公司,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大幅避稅,同時也可以確保這筆資產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無獨有偶,張榮發的遺產原本也是預計捐贈給旗下的「張榮發基金會」使用,因此自然也無法免於類似的批評。2許多私人或企業所創辦的基金會,其作用確實包括避稅,或是發揮將資產及開銷轉移至基金會的白手套用途。我們當然難以得知張榮發基金會內部的真實情形(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無法直接這麼批評。但是,即便這些錢真的都拿去「做公益」好了,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嗎?

我們先來看看慈善企業家的老前輩,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的故事吧!

無情的競爭者  慷慨的慈善家

洛克菲勒出生於1839年,於1937年過世。在《紐約時報》2007年的「美國歷史上的富人」列表中排名第一,其總資產經換算約為今日的2千億美元,遙遙領先其餘億萬富豪。而其慈善義舉包括捐助大學、推廣教育,出資成立公共衛生研究機構等等。他同時也於1913年創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以「提高全世界人類的福利」為使命,長期推動公衛、醫療等計畫。

然而,洛克菲勒的鉅額財富來源充滿爭議。1870年他創辦了標準石油(Standard Oil Company)公司,搭上了南北戰爭後的能源需求熱潮,因而得到發展。洛克菲勒更以削價競爭、賄賂政界、威脅運輸業者、斷絕對手必要耗材來打倒對手,對手要不就是被逼破產,或者就被他併購。到了1882年,他更發明出「托拉斯」(Trust),透過交叉持股與信託基金的操作,讓不同企業控制權集中於少數人手上,一方面鑽管制企業的法律漏洞,另一方面達到其壟斷市場的目的。

由洛克菲勒創辦的標準石油,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石油托拉斯。(圖片來源:Logodatabase)

到了1890年,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托拉斯控制了全美88%的石油市場,並經營各種石油相關產業,包括鑽油、煉油、配送、內需、出口以及加工等等。同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反托拉斯法。1909年,美國司法部以反托拉斯法起訴了標準石油,起訴書中指控,標準石油透過給予運輸業者回扣、削價競爭、商業間諜、成立假公司等方式從事惡意競爭,以壟斷市場。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標準石油違反了反托拉斯法,並將其拆解為34間獨立的石油公司。公司遭拆解,但洛克菲勒持有的股份不變。而這些石油公司即為日後大型跨國石油巨頭殼牌(Shell)、雪佛龍(Chevron)、英國石油(BP)以及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的前身,持續為洛克菲勒家族帶來豐厚收入。

1913年  柯羅拉多州煤礦工人大罷工

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自19世紀末被發現蘊藏大量煤礦後,即興起了一股蓬勃的採礦熱潮。在1910年代高峰時期,科羅拉多州有約1.5萬名煤礦產業工人,佔該州就業人口的10%。而洛克菲勒家族所經營的「科羅拉多燃料與鐵公司」(Colorado Fuel and Iron, 簡稱CF&I)是當時州內最大的煤礦公司。早期的煤礦工人普遍勞動條件差,薪資低落,安全缺乏保障,而科羅拉多州的情況特別惡劣,礦工死亡率高達0.7%,是全美平均0.31%的兩倍以上。在1884年至1912年之間,科羅拉多州共有超過1700人死於煤礦事故。在1914年美國眾議院礦業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科羅拉多州雖然有良好的礦業法律,但這些法律並未被徹底執行3

當時住在勒德洛營區裡的礦工家庭。(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Denver)惡劣的條件,也引發礦工頻繁且激烈地抗爭。全美礦工聯合會(United Mine Workers of America, 簡稱UMWA)於1913年向CF&I以及其他礦業公司提出包括承認工會的談判代表性、每日8小時工時、支付「死勞動」的工資4、遵守科羅拉多州的採礦安全規範,等一共七項要求。不意外地,資方悍然拒絕,UMWA隨即於該年9月發起了罷工。

參與罷工的工人立刻被趕出公司,他們和其家人搬到了UMWA於礦坑附近準備好的空地,搭起帳篷進行長期抗爭。洛克菲勒集團僱用了當時以剷除罷工而惡名昭彰的私人傭兵,包德溫-菲爾偵探社(Baldwin–Felts Detective Agency),騷擾罷工營地,試圖瓦解罷工。他們將一個卡車改造成簡易裝甲車(礦工們稱此車為「特別死神」),配備機槍後於罷工者營地附近巡邏,並於夜晚隨機向帳篷發射子彈,造成死傷。礦工們則在帳篷下面挖掘地洞,和家人們睡在地洞中躲避槍擊。

由國民警衛隊跟礦業公司民兵共同架設的機槍,瞄準著罷工礦工及其家人們所居住的營區。(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Denver)

因為礦坑生產受阻,科羅拉多州州長於10月28日派遣國民警衛隊5進駐,起初,礦工們以為衛隊是來保護工人,因而熱烈歡迎他們。但礦工們很快發現到,衛兵的工作是來阻止罷工。他們護送從外地來的勞工以恢復生產秩序,毆打並逮捕數百人,更破壞罷工營地。然而,礦工們仍舊堅持下來,並挺過了寒冷的冬天,資方被迫採取更激烈的行動以粉碎罷工。

最血腥的一日  勒德洛大屠殺

1914年4月20日上午,公司僱用的民兵在罷工者最多的勒德洛營地(Ludlow Colony)外架設機槍,開始掃射營區。黃昏時更派人直接帶著火把跟槍枝衝進營區焚燒帳篷。過程中,有13人遭到射殺,礦工們四處奔逃。更有2名婦女和11名孩童因逃避不及,在帳篷中被活活燒死。礦工領袖路易斯‧蒂卡(Louis Tikas)跟另外兩人遭到民兵逮捕並殺害6,屍體遭棄置於鐵路旁。民兵恐嚇礦工不得為其收屍,要讓經過的火車乘客都看到這些人罷工的下場。這起事件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勒德洛大屠殺(Ludlow Massacre)

大屠殺的消息很快就傳遍全國,從州政府大門前,到洛克菲勒辦公室門口,各地都掀起了示威抗議。UMWA號召礦工「武裝起來」,他們蒐集大量槍枝彈藥,和後續增援的民兵展開游擊戰。同時,其他產業的工會也紛紛派遣志願者前來支援礦工罷工。這場被稱之為科羅拉多煤田戰爭(Colorado Coalfield War)的武裝衝突持續了十天,直到美國總統派遣聯邦軍隊進駐,解除雙方武裝為止。該年12月10日,UMWA因資源耗盡,宣佈停止罷工。本次罷工行動總死亡人數約在69至199人之間,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鎮壓罷工行徑7

為了躲避子彈,礦工們於帳篷內挖掘坑洞。然而在勒德洛大屠殺當天,2名婦女及11名孩童就在圖中這個「死亡坑洞」當中被活活燒死。(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Denver)

罷工結束後,礦工遭到大規模清算,共408人被逮捕,包括罷工領導人約翰‧勞森(John Lawson)在內,332人被以謀殺罪名起訴。審判過程一拖再拖,直到1920年所有的指控才被撤銷。相較之下,科羅拉多州國民警衛隊中,只有10名軍官跟12名士兵因勒德洛大屠殺被送進軍事法庭,而且最終都獲判無罪。

可能有人會說,對於科羅拉多州礦工的普遍處境,罷工的訴求、對罷工的鎮壓,以及後續的流血衝突等等,身為老闆的洛克菲勒家族或許並不知情,問題應該來自於高階經理人的錯誤決策(當然,CF&I的總經理在事後被開除了)。然而,在老洛克斐勒的孫子,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 )所出版的家族傳記《洛克菲勒回憶錄》(David Rockefeller Memoirs)中,他表示其父親小洛克菲勒在罷工前後都出席過相關會議,並在會議中表達反對工人的強硬立場。如此看來,洛克菲勒家族對於此樁慘劇的責任恐怕難以開脫。

殲滅工會的長榮集團

長榮集團旗下30餘間企業,沒有任何一間公司有工會,這是張榮發所堅持的「零工會」政策所致。曾有長榮員工於網路上留言表示,求職者在加入長榮之前的筆試中,都會被問到是否支持組織工會,而此問題的答案將大幅左右求職者是否會被錄用。張榮發亦曾於受訪時自豪地表示,自己以取消福利和刪減勞動條件來威脅員工不得籌組工會,收到良好效果。所以旗下企業沒有任何工會8。然而,即便在資方長期的圍堵政策下,長榮集團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工會……。

1994年5月7日,桃園縣長榮重工的員工成功突破重圍,成立了長榮集團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工會,「長榮重工中壢第一、第二產業工會」。工會則於該年7月,以資方積欠加班費、提高產量標準、降低勞動條件為由,向桃園縣政府申請勞資爭議調解。資方則於8月3日,以員工違反工作規則,非法罷工為由,解僱7名工會幹部,並對57名工會會員予以記過、降職處分。工會後續向勞委會陳情,但並未成功擋下資方的強力打壓。到10月底,前述64人都遭一併解僱,並依照《勞基法》的年資計算給予資遣費。

工會成立當天,共有170多名會員到場。然而在資方的「全力勸退」下,到10月底僅剩下70多名會員。扣除本次遭解僱的64人,工會僅剩下不到10人,因此宣告解散。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內,長榮集團內唯一的工會,長榮重工中壢產業工會就從成立到被迫解散。即便沒有血腥屠殺,但張榮發與其創辦的長榮集團,對於打壓工會可說是不遺餘力9

長榮集團的劣跡不僅於此,2001年,長榮集團以虧損為由,無預警解僱長榮航空633名員工。這樣的作法不僅違反《勞基法》對於終止勞動契約的預告期要求,遭資遣的員工也表示資方的資遣費計算有問題。其中一位空服員向長榮航空提起訴訟。雖經高等法院以當年長榮業績成長為由,判定資方非法解僱,需賠償該空服員267萬元,但資方仍舊拒絕賠償,並持續上訴至最高法院。

走出左手破壞,右手建設的慈善邏輯

不管是張榮發,或是洛克菲勒,他們的共通點在於,透過各種合法非法的方式,在商業競爭中獲得成功後,再將累積的巨大財富拿來「做慈善」。然而,我們應該要體認到,礦工們的悲慘處境,正是成就洛克菲勒龐大家產的基礎之一。而張榮發藉由打壓工會,得以持續壓低勞動條件來增加獲利,也是其慈善資金的由來。他們賺錢的同時,對社會產生了負面效應,然後他們再拿著這些錢來「做慈善」,緩減社會整體的負面效應。知名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在短片《先是悲劇,然後變成鬧劇》(First as Tragedy, Then as Farce)中形容,這種慈善的方式相當於一個人早上搶了一堆錢,下午再把錢交回去給慈善。

事實上,企業唯有透過旗下所有員工的勞動,以及整個社會的投資與制度支持下,才得以產生這些財富。我們不應無視於這些財富生產的社會性,僅將其視為企業家個人雄才大略的回饋,或是其努力的果實。說到底,這不是個別惡質資方的問題,而是整個資本主義生產就是鼓勵資方盡可能地削減成本,以及想盡辦法將成本外部化,以追求最大獲利。或許有的資方特別惡劣,但其餘的資方恐怕也只是「沒那麼惡劣」,僅僅程度上的差別。更何況,作法越惡劣,手段越狠辣的人,就越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成功企業家」。

全球貧富不均持續擴大,富人的財富許多透過剝削勞工跟掠奪環境而來。如同圖中,由窮人為其抬轎,他們再拿錢出來「做慈善」。(圖片來源:SunCityTexasDemocrats)

最極端的例子或許是知名慈善家索羅斯(George Soros),目前為止,他一共捐出了數十億美元在於各項慈善計畫,其中包括5000萬美元消滅非洲的極端貧窮。然而,索羅斯亦是國際知名的金融炒手。一般認為,索羅斯及其同夥於1997年對泰銖的攻擊,引發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金融風暴造成亞洲各國包括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韓國的經濟動盪。各國幣值大貶,其中印尼盾的幣值更於一年後下跌了高達83.4%。索羅斯等人藉由金融市場大賺其錢的同時,亞洲上萬公司破產倒閉。許多人的畢生積蓄化為烏有,印尼的失業人口更一度增加至2000萬人。對齊澤克而言,資本主義的運作就是建立在各種對人、對社會、對環境的利用與剝削上。在積累財富的同時,也不斷地製造貧窮與動亂。他認為,索羅斯的作法無異於同一個人用右手修補其左手所造成的破壞。

樂施會於今年1月發布《1%人的經濟》報告,報告中再次強調全球貧富不均及財富集中的現象,全球62名富豪擁有的財富可抵全球最窮人口財富的一半。「自2010年以來世界人口增加約4億,而世界較貧窮的一半人口,所擁有的資產並沒有因而增加,反而減少了10,000億美元,下跌41%,」報告說:「而排名前62位富翁所擁有的資產卻同時增加超過5,000億美元,總財富達17,600億美元。」也就是說,超級富豪增加的同時,也代表著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並帶來相應的社會問題。然後,我們再依賴這些超級富豪來做慈善,解決這些問題嗎?

不可否認,慈善行為確實發揮了急難救助的作用,但是齊澤克也強調,慈善行為本身就是問題的一部分,而非解方。 如果真要解決問題,我們應該要更進一步地思考與行動,試著打造一個不再系統性製造貧窮,沒有超級富豪,也不再需要慈善的世界。

  • 1.雖然張榮發手寫遺囑於近日曝光,龐大遺產均由其四子繼承,僅交待「長榮集團各關係企業每年若有盈餘,要提撥一定額度給張榮發基金會行善布施。」與生前宣稱的全數捐出相去甚多。
  • 2.儘管自2009年起,遺產稅的稅率從2%至最高50%的累進稅率,改成一律10%的單一稅率,已經讓遺產避稅操作的難度降低不少了。
  • 3.本節數據主要引用自英文維基百科的"Ludlow Massacre"條目。
  • 4.當時的礦業公司根據產量來支付礦工薪資。鋪設坑道、支援以及處理雜務等工作被稱之為「死勞動」(Dead Work ),不納入薪資計算。這樣的制度也造成工人比較不願意投入太多時間心力於「死勞動」,直接影響到採礦的安全性。
  • 5.相當於各州所擁有的軍隊。
  • 6.事實上,於1914年春天,因州政府財務吃緊,所以召回了大部分的國民警衛隊。而礦業公司擔心無法鎮壓礦工,於是將原本礦坑的私人警衛,結合包德溫-菲爾的民兵,重新組成了新的「部隊A」公司(Troop A),這批民兵身上均穿著國民警衛隊制服,並由國民警衛隊軍官卡爾‧林德菲特(Karl Linderfelt)統一指揮。所以到後來,已經難以區分暴行究竟是官兵還是民兵所為。
  • 7.勒德洛大屠殺及其後續的衝突,在不同資料來源中,一些細節及傷亡人數略有出入,本文主要參考美國知名史家霍華.津恩(Howard  Zinn)所著《美國人民的歷史》一書內容,以及丹佛大學所整理的歷史紀錄
  • 8.其受訪所引用的原句為:「很簡單呵,因為要組工會就得完全依勞基法辦理,員工自己算一算會少很多錢,因為很多獎金領不到了,所以到現在我的事業體這麼多,卻一個工會也沒有。」其內容對於籌組工會和《勞基法》適用部份完全錯誤。但不論張榮發本人是真的誤解勞動法令,或是故意曲解。這句話的表述方式對於勞工來講,非常明顯是在威脅如果組工會,勞動條件將遭到刪減。
  • 9.當年工會遭打壓的報導整理可見陳柏謙臉書頁面
責任主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