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eToo運動導火線 韋恩斯坦性侵案開庭
「這是正義的一刻!」本週一(1/6),好萊塢製片人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強暴案於紐約開始審判,美國演員蘿絲·麥高文(Rose McGowan)與其他指控者也在曼哈頓法院外高舉「給倖存者一個公道」的手舉牌。韋恩斯坦,這位遭70多名婦女指控性侵與性騷擾並且引爆全球#MeToo運動的製片人,如今面臨五項指控,最高可能被判處終身監禁。
「為什麼婦女不報案」(#whywomendontreport)──2016年,麥高文開始以此標籤於推特(Twitter)上敘說自己曾被某名知名製片人強暴的經歷,並引發了《紐約時報》記者的關注。隔年,《紐時》與《紐約客》相繼發表報導,揭露數十名婦女遭韋恩斯坦強暴、性騷擾與恐嚇的調查。之後,隨著越來越多受害人公開指控韋恩斯坦性行為不檢,以及演員米蘭諾(Alyssa Milano)號召使用標籤「我也是」(#MeToo)公開性侵害與性騷擾的經歷。兩天之內,便有高達五十萬則推特貼文使用「#MeToo」標籤,並且得到超過85個國家的民眾響應,迅速升級為全球運動。
至今,公開指控韋恩斯坦的受害者人數已超過80位,其中不乏艾什莉·賈德(Ashley Judd)與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等知名演員。然而,由於許多案件已超過追溯時效,韋恩斯坦僅在兩個案件上被正式起訴。在紐約,韋恩斯坦被指控於2013年強暴一名婦女,以及在2006年強迫另一名婦女口交。曼哈頓法院開庭之際,洛杉磯的檢察官也對韋恩斯坦提出告訴,指控他在2013年2月的兩天期間,先後強暴與性侵兩名婦女。在紐約的法院中,韋恩斯坦否認一切指控,宣稱任何性行為都是自願。韋恩斯坦面臨最嚴重的指控是「掠奪性性侵」,一旦罪成,他將面臨終身監禁,而罪名如需成立,檢察官必須證明他對女性的性侵行為是習慣性的。
「你認為你可以恐嚇我與其他人,讓我們緘默。你錯了。我們終於迎來重大的正義時刻。這場審判對我們意義重大。」麥高文在法院外宣讀公開信時如此表示。
奧地利:綠黨加盟右翼執政 支持移民歧視政策
台灣綠黨日前發表歧視新移民的言論,現在奧地利綠黨也走歪,竟支持歧視移民的政策!「一大片藍綠色與一小撮綠色」,奧地利小報如此形容該國在新年之際誕生的右-左翼執政聯盟:代表色為藍綠色的保守派「人民黨」(OVP)與主打消除貧窮及環保政策的綠黨達成協議,確保人民黨年僅33歲的黨魁庫爾茲(Sebastian Kurz)重返總理職位,並讓綠黨獲得首次執政機會。然而,根據協議內容,未來聯盟也將推行被認為是針對移民的嚴厲措施,讓綠黨支持者難以接受。
「我們達成了兩全其美!」庫爾茲向記者表示。去年9月,庫爾茲的人民黨獲得71個席次,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但是仍須21個席次取得執政。從11月起,人民黨與大選中獲得26個席次的綠黨展開談判,終於在新年完成協議。
「將疑慮放一邊,我們有機會推動進步。」綠黨黨魁科格勒(Werner Kogler)向黨代表喊話,表示一旦取得執政,將可打擊兒童貧窮問題、增加政府透明度,更重要的是對抗氣候變遷。根據協議中的2021年稅制改革計畫,將對「大、胖、臭」的SUV柴油車加重課稅,此外搭乘飛機也將變得更加昂貴。
雖然綠黨有機會推動「奧地利204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比歐盟早十年),然而取得執政並非毫無代價;他們必須接受庫爾茲對於非法移民以及「政治伊斯蘭」的強硬立場。根據協議,女學生於校內禁帶頭巾的年齡將由10歲提高至14歲。原先禁令是由人民黨與極右翼「自由黨」聯合執政時提出。此外當局也可在沒有犯罪的情況下,針對「潛在的危險人物」實施預防性羈押。
最終,綠黨264位黨代表以93%的比例,同意了聯合執政的協議。科格勒預計出任副總理,並成立「超級部」掌管環境、能源與基礎建設。此外,綠黨也將派任10歲時隨家人自波士尼亞戰亂逃出的薩迪克(Alma Zadić)主掌司法。一旦成真,她將成為第一位具移民身份的奧地利部長。
法國:年改引爆罷工滿月 六八年後最久
「我絕對不會放棄年金改革。」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新年演說中再度重申。面對他的強硬姿態,法國工會也不甘示弱:自去年12月5日起,包含教師、醫院、公部門工人展開全國性罷工,其中國營的法國國家鐵路(SNCF)與負責首都地鐵營運的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罷工持續至今更已突破一個月,成為1968年以來法國為期最長的罷工行動。
法國最近一個多月以來的示威潮,起於去年底馬克宏政府宣布要將42個獨立的年金系統融合為單一的記點制度,此外也預計將正式退休年齡,由62歲延後至64歲。工會特別是享有特殊退休權利的公部門成員指控政府「損害他們的權利」。
「年金改革將促進工人之間的平等,並讓民眾在未來享有更好的生活條件。」馬克宏雖然堅持改革,但也呼籲政府與工會「快速達成妥協」。政府與工會代表在今天(1/7)重回談判桌,之前財政部長梅勒爾釋出善意,強調改革並非「一成不變」,暗示仍有協商空間。
「總統根本沒有在聽!只是重複說著過去兩年無法說服任何人的事。」罷工背後的工會發表聯合聲明批評,馬克宏僅是在拖延時間,工會也號召各部門工人在本月9日與11日參與全國性的示威行動。《衛報》描述為「強硬派」的法國總工會(CGT)更揚言全面封鎖煉油廠,一旦成功,預計將使加油站出現短缺並讓法國陷入癱瘓。
鐵路罷工導致三分之二的高速鐵路停止營運,巴黎地鐵絕大多數的路線也被迫減少班次。儘管如此,根據1月6日《費加洛報》的民調,仍有高達61%的受訪者支持罷工。
印度:右翼暴徒闖校園攻擊 穆斯林歧視法案持續引衝突
「這是我人生最可怕的一晚,清醒地躺在床上,聽著走廊的每一個腳步聲。」1月5日,印度新德里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被蒙面暴徒闖入,他們以大錘、鐵棍與磚頭攻擊老師與學生,導致30多人受傷。《衛報》認為,暴力事件是印度自去年底因《公民身份修正法案》(CAA)通過導致的暴力衝突之一部份。該法案被批評歧視穆斯林而掀起國內大規模的示威潮。
學生會指責攻擊行為是由與執政黨「人民黨」(BJP)有關聯的右翼學生團體「ABVP」所為。反對黨「國民大會黨」指控人民黨鼓勵右翼份子進入校園,更稱攻擊行為是「國家支持的恐怖主義」。但是ABVP否認了上訴指控。
尼赫魯大學被認為是印度「左翼政治的堡壘」,許多學生投身並率領反對總理莫迪《公民身份修正法案》的行動。該法案允許來自鄰國孟加拉、阿富汗與巴基斯坦「被迫害」的少數族群,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與基督教徒取得印度的公民身份,同時卻將穆斯林排除在外。該法案於今年1月於人民院(下議院)通過,但是因為東北各邦的反對,而未能在上議院通過。專家批評該法案是「宗教歧視」,違反憲法保障的平等權以及世俗主義的原則。
印度約有15%的人口為穆斯林,第四大城海得拉巴近700萬人口當中,更有40%以上是穆斯林。法案通過後已經引發大規模示威。1月4日,印度南部超過10萬人走上街頭反對法案。莫迪政府強力鎮壓示威,至今已有27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