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媒體《當今大馬》因讀者留言被控藐視法庭
馬來西亞檢察總長指控新聞網站《當今大馬》(Malaysiakini)文章讀者留言「貶低」司法體制,起訴《當今大馬》與總編輯顏重慶「藐視法庭」罪。聯邦法院預計將在下週一(7/13)審理此案。
《當今大馬》是在1999年政治改革運動「烈火莫熄」(Reformasi)後由顏重慶成立,強調媒體獨立的重要性,包括編輯與記者應不受股東、廣告商與政府的壓力,實踐專業與新聞自由。財務方面則以讀者付費及捐贈的方式支持營運。
訴訟起於《當今大馬》英文版在6月刊載一篇關於法院重新恢復運作的報導,檢察總長摘錄底下5位讀者留言,指控它們「明顯在說司法機構犯錯、涉貪、有欠公正與廉正」,以此起訴《當今大馬》與顏重慶。《當今大馬》則表示,在文章刊登後不久,隨即刪除涉嫌藐視的文章,並且強調讀者留言不應歸咎於《當今大馬》。
顏重慶表示,讀者在文章留言評論,目的是推動公共討論。媒體權益團體也聲援《當今大馬》,「媒體之怒」(Geramm)表示起訴媒體將挑起人民對司法及政府的反感,獨立新聞中心(CIJ)則強調民眾應有表達異議與不同立場的自由,特別是關乎公共利益與國家問責的議題。
源於英國的「藐視法庭」罪是為了避免個人毀謗司法體系,導致公眾對於司法信心降低。英國已在2013年廢止藐視法庭罪,理由之一便是避免對公眾發表言論產生寒蟬效應。
葡萄牙:《時尚》雜誌美化精神疾病惹議
《時尚》(Vogue)雜誌葡萄牙版最新一期被批評「美化精神疾病」。以「瘋狂」(Madness)為主題的《時尚》7/8月號封面中,一名女性蹲坐在醫院浴缸中,兩旁各有一位護理師往她頭上澆水。有心理醫師批評,將精神疾病吹捧為美學的做法大有問題。
飽受精神疾病所苦的葡萄牙裔模特兒桑帕伊奧(Sara Sampaio)於《時尚》葡萄牙版的Instagram貼文下方評論:「不應該使用這類照片呈現關於精神疾病的討論。」她說封面看起來像是一間過時的療養院正在「折磨」病人。心理學家亞歷山卓拉基則認為不能將精神疾病塑造為流行趨勢。
《時尚》雜誌葡萄牙版則辯稱這張圖片是為了「引發討論」。「封面故事探索精神疾病的歷史脈絡,並且反映現實世界的真實故事。」雜誌表示,該期內容包括心理醫師、社會學者、心理學家與其他專家的訪問。
時尚界利用心理健康議題的爭議由來已久。去年9月,模特兒瓊斯( Ayesha Tan-Jones)在古馳(Gucci)在手上寫下「精神疾病不是流行」抗議該品牌利用束縛精神病患者的緊身衣作為靈感。「利用人們的苦難在當今資本主義環境下推銷服飾既下流又沒創意,對於全世界上百萬名為精神疾病所苦的人們而言更是一大冒犯。」瓊斯之後也將走秀酬勞捐給精神疾病慈善機構。
巴西:上千名外送員癱瘓交通爭勞權
上週三(7/1)上千名Uber(優步)與其他平台的外送員騎乘摩托車聚集巴西聖保羅市街頭,以癱瘓主要道路的方式,抗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作量增加之際,勞動條件卻惡化的情況。這是巴西史上規模最大的外送員示威,如今檢察官也介入調查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的僱傭關係。
巴西是全球疫情第二慘重的國家,至今已有160多萬人確診,死亡人數近6萬5千人,兩項數字皆僅次於美國。根據《半島電視台》,疫情期間,該國一半的勞動人口面臨失業,迫使越來越多人投入不穩定就業的工作。
封鎖措施也使外送需求增加。巴西外送平台iFood在疫情期間的訂單量增加30%,但是旗下外送員抱怨工作量增加之際,報酬卻變少了。如果不服從規定,平台甚至會暫停支付酬勞。
外送平台宣稱司機是自由業者,自己則是餐廳與司機之間的仲介。公司認為應用程式提供工人自定工作時間的自由,但是巴西勞工檢察官西蒙內蒂(Tatiana Simonetti)強烈質疑,「演算法決定一切:工作價值、時間甚至是外送路線。如果司機不接受,就會有罰款。」
司機要求外送平台提高酬勞並改善防護措施,但是包括iFood以及另一家外送應用程式Rappi都已拒絕司機的訴求。
美國:醫界譴責佛洛伊德驗屍報告掩蓋警察暴力
儘管美國黑人喬治·佛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單膝跪壓致死的全程影片已在網路瘋傳,其驗屍報告卻稱他的死因是「心跳驟停,使執法警察的壓制工作變得複雜」,這樣倒因為果的結論,引發醫界譴責報告被有心操作,目的是掩蓋警察暴力。
「喬治·佛洛伊德的初步驗屍報告不實,讓世界陷入『煤氣燈操作』(gaslighting)效應。我們是一群關心此事的醫師,這份聲明是為了破解資訊不實,並且譴責利用醫學語言強化陷黑人於不義的白人至上主義。」
佛洛伊德的驗屍報告列出多項潛在健康狀況,包括心臟疾病、高血壓。另一份毒物報告則測出他體內含有大麻、安非他命與芬太尼(類鴉片止痛劑)。這份明尼蘇達亨內平縣的驗屍報告,被醫界聲明指責過分誇大慢性疾病在整起謀殺案中的重要性,卻不承認一個鮮明的事實,即:若非被告警官單膝壓在佛洛伊德的脖子上,他不會死亡。
煤氣燈效應是指蓄意利用不實訊息,讓受害者懷疑自己的記憶力以及對事件判斷力的情感操作手法。
《衛報》認為,殘破的死亡調查是美國制度性種族歧視的其中一個因素。問題在於:美國絕大多數州的驗屍監督官都不需要具有醫學學位,此外,調查單位不但缺乏資金,有時候更受執法部門的監督,或是密切合作。這樣的情形導致警察殺人經常未受調查,或是被歸咎於受害者的心臟或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