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個月的秋鬥行腳,按時程計劃抵達北台灣,今天(12/10)下午隊伍行至位於新北市三峽的三鶯部落。秋鬥總指揮林子文感性表示,秋鬥在 2009 年「再起」的契機,就是三鶯部落的抗爭,今天彷彿回到當年起點,再度與部落結盟,希望延續反抗壓迫、對抗強權的社運傳統。
位於新北市三峽區的三鶯部落,居民多為從花蓮、台東等原鄉北上工作的阿美族。缺乏物質條件的原住民,在都市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負擔起最粗重高風險的工作,從煤礦工到營造業板模工,並駐紮在與自己原鄉環境相似的大漢溪旁,從八〇年代開始就逐漸形成了多個河岸部落。其中三鶯部落在人數最多的時候曾高達 140 戶。然而,由於部落位於大漢溪行水區內,從 1994 年起便面臨政府的數次強拆,居民又組織自救會集結重建部落,抗爭時長橫跨了從台北縣府改制到新北市府,包含蘇貞昌、周錫瑋、朱立倫等多位地方首長任期,直到 2011 年,終於與新北市府達成「異地重建」共識,並於 2019 年才正式啟用新居。
在三鶯部落抗爭全盛時期,都市原住民的處境開始受到各界矚目,導演侯孝賢更曾在台北賓館「落髮」力挺聲援。在包含秋鬥在內的各大抗爭場合中,部落居民紫色的反迫遷旗幟與紫衣隊伍,儼然成為一股堅實的社運力量,也是近年來「反迫遷」與「土地正義」運動的濫觴。
林子文表示,2009 年秋鬥再起的契機,正是因為在某次聲援三鶯部落的抗爭行動後,當時他與黃德北、何東洪、陳信行、陳政亮等人討論,覺得社會氣氛實在「很悶」,受壓迫者沒有表達的管道、彷彿被剝奪了聲音,所以決定要重辦秋鬥至今,「三鶯部落可以說就是秋鬥再起的原點。」林子文感性表示,今天秋鬥行腳隊伍回到三鶯部落,彷彿就是回到起點,與最初的夥伴再度結盟。
晚間,三鶯部落居民齊聚在社區活動中心歡迎秋鬥隊伍,三鶯部落協會秘書長阿里表示,三鶯部落能夠有今日的抗爭成果,也是靠過去多年來社運圈的相挺,雖然三鶯的問題暫時解決了,但社會上仍不時發生迫遷、仍有壓迫,但此刻的社會氛圍與公共輿論,似乎更少人關注這些問題了。承諾未來三鶯部落可成為秋鬥與社運抗爭的據點,為更多受壓迫者發聲。
秋鬥發言人李建誠表示,今年秋鬥的立場,就是要呼籲民眾在「反萊豬」、「護藻礁」兩項公投案中投下同意票,至於其他的公投案,則交由選民自己決定。李建誠批評,民進黨以「台灣隊」為號招,綁架台灣人必須認同其政治路線,但今天不管公投投出的結果為何,都是台灣人共同做出的決定,強調「人人都是台灣隊,不是支持民進黨的才叫台灣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