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長榮航勤基層員工今天(8/9)上午赴勞動部陳情,批評長榮航勤工會遭到資方把持,阻擋拖延基層員工加入工會,會員連署欲召開會員大會,又遭長勤工會幹部技術性卡關,以致工會無法正常運作,呼籲勞動部應就個案作出函釋或提出修法,確保工會民主。
2016年長榮航空企業工會成立,成員橫跨空服員、地勤等不同職種,打破長榮集團數十年來的「零工會」神話。在那之後,長榮集團為限制工會影響力,主動搶佔旗下各子公司的企業工會,由資方信任的人資或公司主管擔任工會幹部。
據長勤員工指出,在「長榮航空企業工會」成立的隔年,親資方人馬隔年就以30人成立了「長榮航勤企業工會」,工會幹部幾乎都是人資或課長層級以上的主管,其中一位工會理事還身兼人事課長,導致長勤工會雖然名義上是工會,卻從來不幫員工講話,甚至還幫著資方抹黑員工。
長勤工會與基層員工拉鋸戰的第一階段是「會員入會」。
長榮航勤員工總數約有2,000人,長勤工會自2017成立多年來卻只有30餘人,代表性嚴重不足。去年(2023)長榮航勤爆發基層員工在元旦期間發動「依法休假」爭取權益,並積極連署加入工會,卻遭長勤工會用各種方式阻擋拖延,同一時間,長勤工會卻不斷招收親資方人馬加入,確保資方能在工會內掌握一定比例的人數。
拉鋸戰的第二階段是「召開會員大會」。
從2023年起算,許多想加入工會的員工時間最長被卡了一年才順利加入工會。今年5月,工會會員數終於來到600人,但是想要召開會員大會卻是困難重重。
根據現行《工會法》第23條,會員大會是由工會理事長召集;若蒐集達五分之一的會員連署,也可請求理事長召集臨時會議。關鍵是會議仍須經由「理事長」召集,這表示理事長可以決定會議召開的時間與地點。
今年年中基層會員蒐集到足夠連署,請求召開會員大會臨時會議,卻又經歷了5月27日、6月26日兩次會議都因會議出席人數不足而流會。基層員工批評,長勤工會總是拖到工會法規範的最後期限,在會議召開前三天才向會員通知會議時間,而且會議地點距離工作地點遠,開車往返就要三、四十分鐘,根本就是「故意流會」。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林莊周表示,現行《工會法》第25條規定會員連署請求召開會員大會後,工會必須召集會議,但就算會議一直流會,仍然被認定符合「召集」的條件。建議勞動部可提出修法,明文規定當工會理事長沒能在連署提出後30日內成功召開會員大會,就能由連署會員召開會議,避免資方靠發開會通知就抵銷會員連署開大會的要求,若勞動部認為連帶著應提高連署門檻,也樂見其成。
勞動部回應表示,工會會員大會應提前通知,選擇適當時間與地點,若會議屢次因出席人數不足流會,地方主管機關應輔導協助,若仍無法順利召開,桃園市勞動局可依職權指定請求人召集會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