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孫窮理
蘋果日報自18日傳出遭駭客入侵,網站系統幾度停擺,由於恰逢香港爭取2017年行政長官「真普選」的公投,時機敏感,蘋果也以此作為事件定調,質疑攻擊駭客極可能就是「中國網軍」。21日上午,台灣數個公民團體及媒體代表共同召開記者會,宣示「捍衛新聞與言論自由」。
出席記者會的蘋果日報總編輯馬維敏表示,蘋果香港從本週二起開始陸續受到來路不明的駭客攻擊,雖然目前對於攻擊來源還沒有完全證據,但有「高度懷疑的對象」。他表示,過去蘋果已多次遭駭,報社同仁的信箱經常被侵入,發生「沒看過的信卻已被點開來」等狀況,內部進行清查發現都是侵入都是來自「外部的特定來源」;而此次的攻擊量大到直接導致系統癱瘓,狀況比過去都更為誇張,因此稱之為「國家級駭客」。
馬維敏表示,這個事件的重要性不只在於聲援蘋果單家媒體,而是為了守住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底線,「雖然媒體各有競爭、風格,讀者也有不同的品味,不一定喜歡蘋果,但如果因為不喜歡就要摧毀對方,這是民主社會不能容忍的」。馬維敏強調,駭客攻擊蘋果確實造成困擾,但不可能因此影響蘋果報導內容,「從香港公投投票數超乎想像的多來看,以恐嚇手段試圖破壞新聞自由只會有反效果」。馬維敏表示,針對駭客入侵事件,目前已經報警,蘋果社方將全力配合警方調查工作,希望儘速知道狀況並且避免未來再受攻擊。
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表示,聲援新聞自由無關乎是否喜歡蘋果,因為「當一個人的言論自由被侵犯,就是所有人的言論自由被侵犯」;對照蘋果所說的「國家級駭客」,張錦華更進一步以「戰爭式攻擊」形容此次的駭客入侵。強調,中國網軍今天攻擊蘋果日報,明天就有可能攻擊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政府單位,質疑「難道這次是在測試攻擊能力嗎?」
張錦華代表學界、公民界與媒體界發表聲明,譴責此次駭客入侵是「科技強權」運用高科技作出「與人類文明相反的行為」,是「與世界自由的趨勢對抗」;她呼籲所有愛護自由的人民共同出聲,並以美國華盛頓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為例,提出人民的冷漠才是真正的恐怖:因為公眾的事不關己,才會發生屠殺事件,「再多攻擊不可能讓所有人噤聲,再多打壓都不能讓良心噤聲」,期待全民一起守護民主自由;此外,她要求政府應宣示維護國家安全與資訊通訊安全,強調此次事件顯示兩岸自由貿易背後的警訊,政府無力因應將陷全台灣於資安威脅之中。
新頭殼總製作莊豐嘉表示,在面臨新聞自由的重要關卡時,不同的媒體單位都應該站出來共同表態支持,他舉前日臉書當機為例,「臉書當機雖與中國攻擊無關,但如果蘋果上不了、臉書也沒有了,我們就彷彿回到了黑暗時代」,他認為,現在的人們已經很難想像必須等明天報紙來告知昨天的新聞,而是時時刻刻都在看新聞,因此網路自由等於絕大部分的新聞自由,「捍衛這個自由就是捍衛人民的基本權利!」
上月(5)19日,美國司法部以「網路間諜罪名」起訴5名大陸軍方人員,再度展開新一輪外交司法大戰。美國司法部部長霍德(Eric Holder)指中國為了發展衞星及航太科技而針對西方國家發動駭客攻擊;而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批評美方是「做賊喊捉賊」,並提起眾所週知的司諾登(Edward Snowden)案,直言美國才是「駭客帝國」,無需「裝扮成受害者,指責和攻擊別國」。
而在昨天的記者會上,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直接引用美國司法部對中方人員的起訴文件,表示美國過去曾調查中國網軍的攻擊模式,都是採取「先進持續性威脅」(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TP)模式,先透過釣魚信以及社交網路,鎖定攻擊對象的親近友人滲透,當對象友人中毒後,在病毒夾帶在PDF、PPT檔案等附件,取信於攻擊對象以越過防範。他高度懷疑這次發生在蘋果日報的駭客攻擊事件,也是採取這種類似模式,透過記者友人─記者電腦,層層突破最後得以攻擊系統內部伺服器與資料庫,「從美國過去的調查來看,我們可以判斷這就是中國網軍的攻擊」。
林宗男表示,按美方司法部的調查,中國過去幾年已成功入侵許多美國的政府單位及公司竊取高科技機密,而美國司法部直接起訴中國網軍,則意在明確告訴中國政府不要再做這種事情,「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有跟美國簽訂引渡條款,遭起訴的人一離開中國就會被帶到美國審判」。
林宗男認為,針對蘋果遭駭事件,行政院資通安全辦公室與NCC等單位應應該公開譴責中國網軍,宣示捍衛新聞自由,並且比照美國司法部調查整起事件、公佈結果、起訴中國網軍,並強化未來對中國的資安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