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苦勞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8

大學漲不了 研究所偷跑? 學生:全面凍漲學費

$
0
0
2013/02/21
苦勞網記者

責任主編:陳韋綸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在教育部前主張研究所與大學應一視同仁,皆不得調漲學費。(攝影:王顥中)

橫跨台大、政大、交大、成大、東吳、輔大等公私立大學所共同組成的「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天(2/21)上午至教育部前抗議,反對研究所學費與大學部學費脫鉤的現制,要求一併「凍漲」。接受陳情的教育部高教司專員王明源僅簡單回應「將把學生意見向上反應」,並表示會要求學校做好「校內溝通」;至於去年(2012)因受抗議而臨時喊卡的「常態性大專院校學雜費調整方案 」系列公聽會,預計將在今年4月召開。

去年有關高等教育學費的討論不斷,原預計最快在今年開始實施的「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在公聽會階段就遭學生強烈反對抗議(相關報導),因而臨時喊卡(相關報導);曾經喊出「不漲學費,不公不義」的台大校長李嗣涔則帶頭放話要求學費解除凍漲,私立大學校長更是一個接著一個跳出來抨擊教育部「管制太多」,今年更傳出要集體控告教育部,甚至擬聲請大法官釋憲,要求教育部「解禁」(相關剪報;並請參見董泓志〈怎麼都變成了政治大學?〉)。

在此脈絡下,教育部長蔣偉寧上個月在出席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時,以「研究所學雜費可自主決定調漲」一席話來「安撫」各校校長,強調研究所學雜費是「備查制」,即由各校自訂後報教育部備查即可,無需如大學般經過教育部核定。此話一出立即獲得「熱烈反響」,李嗣涔說「教育部若明講研究所學費『不凍漲』,台大就會跟著『不凍漲』」;而政大校長吳思華更表示,有鑑於學校間存在的競爭關係,希望能「聯合定價、各校動作一致」。

今天前來聲援學生、目前在世新大學任教的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表示,教育部把「學費調漲(自主)」拿來當成「大學自主」的唯一內容跟門牌,但事實上真正對各大學重要的,可能是人事與會計等方面的自主,教育部卻用學費問題「混淆在一起談」、設成前提,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此外,他強調大學部學費跟研究所學費是連動的,他舉英國的學費政策為例:「第一步是調漲外籍生的學費、第二步是調漲研究所、接下來就是調漲大學部了」。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表示,教育部在研究所與大學部的學費搞2套制度是「分化學生」,同為高等教育的學生,學費應一併「凍漲」,輔大法文所學生謝承恩強調,研究生可申請的獎學金遠低於大學部學生,若在校內擔任研究助理、助教等勞動身分又不被肯任,經常傳出學生校內工作薪資遭挪做他用的消息,種種因素下,若學費再調漲,研究生的處境勢必會更加困難。政大勞研所王同學表示,政大在未與學生討論的情況下,打算逕自砍掉助學金預算10%到20%,物價不斷提昇,助學金卻降低,如今又要調漲學費,感覺受到了雙重的剝削;她強調,學生在高等教育的所學,是為了畢業後能提供給資本家作為勞動力,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政府應向資本家課徵資本利得稅收作為教育經費的來源,而不是拿學生開刀。

學生們在現場改編了《悲慘世界》的主題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高呼「拒作學術奴工」的口號,強調教育部若不即時回應訴求,未來不排除發動更高強度的行動;成大台文所博士生蔡依伶表示,在目前這麼惡劣的環境底下,「未來會有多少學生出來抗議,不是我們能決定的,而是要看教育部究竟有多少作為來決定。」

短評:學費與保費

從去年的勞保危機中關於年金制度討論,以及在學費方面教育經費的不足,都出現了一個訴求,要求「向資本家課稅」,這其實並非偶然。

教育經費的短缺或許是事實(也因此,私立大學的「叫苦連天」也可能不是演戲),正如同勞保基金也確實面臨了危機,但關鍵在於,政府只以表面的方式,抄短線從「收支面」試圖解決問題,在年金議題上是「提高保費、降低所得替代率」,在學費問題上則是「提高學費、降低助學金補助」。而這樣子只從收支面入手的路徑,而非面對結構或整體的調整或改革,直接造成的效果就是加重受薪階級的負擔,也延續、擴大了社會的不平等。

在年金議題上,勞工所付出的勞動力讓資本家得以獲利,資本家則必須維持勞工在職及退休後起碼的生活條件,「薪資」是整體「勞動成果的分配」,因此「勞保保費」具有「工資」的性質(參見苦勞評論〈【勞保危機】專題系列二 面對危機,受雇者應該主張優先調高保費〉,而無論是主張提高雇主的負擔比例,或者向資本家課稅補基金黑洞,概念上都不只是簡單因為「誰有錢、就找誰付」,而是工資鬥爭的一環,也就是被剝削的受僱階級爭取更多「勞動成果的分配」、要求資本家付出更多的工資。

而一個未來的受僱者,他在學時期所習得的技能,正是為了在之後進入職場能成為「更好用的勞動力」。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中,特別是在當前高等教育文憑幾乎已是取得職場工作的必要條件的情況底下,同樣地,學費也具有工資的性質。正因為勞動力是為資本家所用,勞動力的教育也就是資本家所應負擔的成本,把這些成本,從資本家的肩頭轉嫁給未來的受僱者來負擔,等同於是扣減工資(參見苦勞評論〈什麼是「高學費」?〉)。

不願意面對真問題,拋出「經費不足」就要(從受僱者及──準受僱者──學生身上)「增加收入」、「降低支出」的等式,凸顯了這個國家的「無為」,以及向來為資本家服務的階級屬性,也因此,提出課徵資本利得稅、專款專用於「勞保基金」、「教育經費」,或者進行更整體的稅制改革,取消各種對於資本家的減稅措施,擴大稅基以投入公共服務或社會保障,自然是一個突破的開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