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王顥中
2012年,伊甸基金會在台南購置一棟44戶的舊國民住宅,整修為提供老人、殘障及弱勢者居住的「伊甸大林雙福園區」社會住宅,成為首棟由民間興辦的社會住宅,伊甸台南區區長張盟宜表示,大林雙福園區當初是營建署以社宅專案,希望他們推動成立的,但是整個過程讓他們備感艱辛,有上當的感覺。
張盟宜說,營建署要他們去登記為社宅,登記了之後,營建署只是來「管理」,但所有社宅的補助,卻都無法享有;「最主要的問題,是《住宅法》通過了,但是由於買的是國宅,《國民住宅條例》還沒有廢除,裡面的規定通通得適用」。所以房子買了,大林雙福園區也已經有人入住,但是到目前為止,伊甸還沒有去登記為社宅。
現在,伊甸每年光是稅金就要繳納60多萬、銀行的貸款利息也高達7、8萬。更嚴重的問題是,原本經濟弱勢在外租屋可以獲得政府的租屋津貼,卻因為入住國宅,而使得資格喪失,而這些,伊甸都只能用募款的方式來支付。
大林雙福園區總共44戶,位於1千9百多戶的舊國宅大社區中,相較於台北、新北部分社區居民對社會住宅的排斥,在台南,伊甸並沒有遭到那麼多的阻礙,「在我們進去之前,就先到社區與居民溝通、互動,並提供各項服務,得到居民的認同」,張盟宜談到社宅除了硬體之外,重要的社會支持與社區服務等軟體的概念。
購置花了9千多萬,一戶修繕要20萬,如果是修繕成可以符合殘障者需求的「通用住宅」要70多萬,購置家修繕花了1億2千多萬,44戶中除了作為公共使用的8戶之外,有36戶提供有需求者租賃,去年(2013)開始有人住進去,到目前為止,有25戶入住,入住戶被取消租屋津貼,由於這些相關的補助與津貼無法到位,在有實際經營困難的情況下,雖然後面排隊的人很多,只是目前只要有一戶住進來,伊甸就會有一筆龐大的壓力,造成一時之間,也不敢讓後面有需求者太快入住。
「《國宅條例》的廢除,在一讀之後,就放在立法院裡不動了」張盟宜說,現在有人來了解大林雙福園區的現況,總是會嚇一跳,表示不敢再跟進,到目前為止,大林雙福園區還是全國唯一一處由民間興辦,不是社宅的社宅;社宅、國宅的雙軌併存,也成為社推動的一個阻力。
巢運提出多項訴求,都牽涉到立法、修法的問題,其中不乏牽涉利益複雜、背後又有「炒房立委」的阻力的法案,不過類似《住宅法》立法配套的《國宅法》廢除(相關報導),也同樣無法動彈,這個政府在住宅政策上推動的態度,以及未來實現租稅、居住正義的法案,進入立法院後的命運,恐怕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