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苦勞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7

面對學費政策的階級屬性(上) 教育部分化人民的五種論述

$
0
0
2013/04/25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生
責任主編:王顥中

當外籍生學費調漲的時候,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外籍生或陸生。

當研究生學費調漲的時候,我無動於衷;

我不是碩士生或博士生。

當國立大學學費調漲的時候,我冷眼以對;

我不是國立大學學生。

當私立大學學費調漲的時候,我靜觀其變;

我不是私立大學學生。

當延畢生學費調漲的時候,我袖手旁觀;

我不是延畢生。

當大學學費全面調漲的時候,

已經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

政策制訂,總是隱藏著階級屬性,在大學學費政策的制訂過程中,所有的議程,都被設定在「如何向人民收取高額學費」,而不是向資本課稅來支付教育費用,足見學費政策的階級屬性。為了遮掩這樣的階級立場,政策的論述與說帖,也就必需以隱藏這樣的階級屬性為能事,政府必需在人民群體中建構出不同的身份差異,激化群體內部的矛盾,製造出無數個偽議題,以達掩蓋階級矛盾的效果,其目的正是讓人民為各式各樣的假象所迷惑,醉醺醺的來思考學費問題。

一旦人們囿於政策所丟出的議程,開始從現象談論現象時,階級問題就自動退居到後台不被處理,或者被冠以不切實際、不夠具體的污名,強迫運動者自我閹割,以放棄階級概念來從現象談論現象。帶來的影響,就是我們怎麼分析,都無法意識到學費政策的本質就是階級關係、就是階級鬥爭的結果。

為了戳破學費議題中的假象,我們得先考察教育部與大學丟出的五種用來分化人民的調漲論述,以及其相關的偽議題。接著說明未來的抗爭策略,應回到真正的對立,並進一步將歷年來教育部各種偷漲的學費以類似學費而外延出去「教育費用」(住宿費、助學金、生活津貼)追討回來!

教育部分化人民的五種論述

大學學費政策,以目前來說就有五種旨在「分化」人民的論述,其身份包括:(一)本地生 vs. 外籍生(二)大學生 vs. 碩博生(三)在學生 vs. 延畢生(四)公校生 vs. 私校生(五)有錢人 vs. 弱勢者。很不幸的,(一)跟(三)已是「完成式」了,其餘三者則是現在進行式,以下我們逐一檢視:

(一)本地生 vs. 外籍生

外籍生的處境最令人最無感,通常也是學費調漲的灘頭堡,一旦外籍生的學費調漲了,接著就是本地生學費的全面調漲。在99學年以前,外籍生與本地生學費並無二致,然而在開放陸生來台期間,教育部修訂了《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與《大陸地區人民來自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 100年度開始,外籍生與陸生的學費就是本地生的兩倍。誠如筆者在「階級語言、分析視角與教育內容的抗爭:高學費問題的觀察與省思」[1]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以政大文學院為例,99年度以前的本地與外籍生的學雜費為24,510元,100年度開始,陸生與外籍生的學雜費倍增為49,020元,見下表 [2]

表1:國立政治大學101學年度第1學期學雜費收費基準一覽表
(點圖放大)

在私立大學部分,若以輔仁大學的文學院為例,本地生學雜費為47,430元,陸生則為56,920元,見下表:

表2:私立輔仁大學101學年度第2學期大學部收費標準比較表
由筆者製表,資料取自輔仁大學學費查詢系統[3]

整體來看,外籍生學費約為本地生學費的1.2倍,多出約一萬元上下。但私立大學已未能領取政府的補助,照教育部的邏輯,理應收取跟本地的私校生同等的學費,豈能為了向陸生再撈一筆,無故多出這一萬多元呢?

若以101年度計算,將有25,452名外籍生及17,454名陸生(含研修生)受到影響。遺憾的是,這種企圖以「本外」的差異與矛盾來提高大學收入的策略已經奏效,猶如英國在調漲外籍生學費3倍過後,接著就是本地生的學費調漲。一旦大學經費持續短缺,外籍生學費很有可能再次調高。

或許會有人說:外籍生沒繳稅,憑什麼享用台灣的高教資源?但試問,台灣的資本家每年享用高等教育所培育的人才,可曾繳過資本稅、紅利稅呢?若說沒繳稅就不該享用台灣的高等教育,台灣的企業當「仁」不讓!何以我們會關注外來者納稅與否,而非追究國家是否向資本課稅呢?正說明了「外國人沒有繳稅」的偽議題,順利地激化了本國人與外來者的矛盾,達到掩蓋資本長年坐享高等教育的成果又不納稅的目的![4]

(二)大學生 vs. 研究生

大學生與研究生雖分屬不同的學習階段,然而教育費用的負擔並不會因學歷的提升而減少,反之,越是唸到碩博般的階段,生活壓力往往更大,來自家庭的變故和風險也較大學生高出許多,反而更應享有更多的助學金甚至生活津貼。

在現前的《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研究生學費卻可由各校自主報大教育部備查,其實是「open」的,學校可以自主決定要不要調漲。無怪乎台大校長李嗣涔聽聞後激動的說:「如果研究所『不凍漲』,教育部要講出來!」[5]

果然,在教育部「講出來」後,政治大學即將在下學年度調漲研究生學雜費,理由是辦學不易,油電雙漲唯學費凍漲,而要學生們「共體時艱」。此例一開,預計各大專院校將紛紛跟進,試想連政大都帶頭漲,其他大學不漲情何以堪?當前,以101年度計,共有碩士生183,094人,博士生32,731人,一旦政大開此先例,將直接衝擊這215,825名研究生,後果不堪設想。

(三)在學生 vs. 延畢生

除了向外籍生和研究生開刀,近來,各大學向校內的延畢生收取雜費也蔚為風潮,以巧令名目的方式向學生收取費用,各校的延畢生,已然被收取部分雜費。

如台大、政大及交大等多所大學皆紛紛對延畢生加收雜費。台大100學年下學期開始,原本延畢生修九學分以下只要繳學分費,但之後得加收雜費,依不同學院要多付七千到一萬五千元,十學分以上更得繳交全額學雜費[6];交大未滿九學分,雖只付學分費,但延畢生每學分費除一千二百元外,還要加收一千五百元的學雜費基數[7];政大自101學年開始,便針對九學分以下的延畢生加收雜費,理學院、傳播學院延畢生若修至九學分,得要多繳九千八百多元[8]。此外,台北藝術大學的手段更是高超,為了增收研究生學費,前兩年先把各系畢業門檻的學分費收足,倘若學生延後畢業,則還得再繳一次學分費,被撥兩層皮[9]

增收延畢生的雜費,對各種身份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項警訊,因為我們無從得知下一步,教育部和大學又會以何種藉口,向校園中相對少數的族群或身份開刀。而延畢生以及校園中相對少數的他者,也將在「某種身份是否該收更多學費」的討論過程中被針對、被污名。縱使真的調漲成功,對大學的營運來說也是杯水車薪的蠅頭小利。各大學貪取教育經費,竟可如此不擇手段、斯文掃地,實讓天下讀書人蒙羞也。

(四)公校生 vs. 私校生

激化公私立學生的矛盾,是近來教育部及國教院的「常態性學雜費調整方案」[10]最主要的任務。草案中以「反重分配」為名,大談「讀私校的多為弱勢學生」,念「公立大學的學生多是有錢人」,因此欲以漲學費來改變這種「反重分配」的現象。新推出的「常態性學雜費調整方案」 企圖對公立大學的新生調漲6%的學費。接著若經濟成長率(GDP)達3%,不分公私校還可再調漲5%

那麼,「反重分配」之說可以成立嗎?我們不妨從學費調漲後「哪些人」能多「分配」一些來思考。首先,到底誰是「弱勢者」?究竟誰的學雜費在新的方案中被減少了?若以當前合乎學雜費減免的身份來看,包括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子女、原住民族、特殊境遇家庭子女、軍公教遺族等,都可享有全額或部分的學費減免。難道,學費調漲過後,教育部還會發一筆賃居或生活津貼給這些「弱勢學生」嗎?且不論如今國立大學砍助學金都來不及了,誇口漲學費來照顧弱勢學生豈不可笑?

第二,根據教育部每年針對大專院校休退學人數的統計,至100學年底,就有6,607人因「經濟困難」停止學業,有18,584人因為「工作需求」而選擇休學,佔了總休學人數的27.8%。此外,在統計中,還有將近五成的學生(49.9%)是出自「其他原因」而選擇休學。這些學生,不全然是合乎學雜費減免的身份,然而,在「反重分配」政策中,卻很可能被當成應該「多繳一些學費」的對象(如國立大學學生),反而加重了一般學生放棄學業的可能。無論公私立大學的學生,倘若家境普通,但未達中低收戶的標準,很可能在新的草案實施後,被莫名其妙的調漲學費而無法順利完成學業。教育部連眼前這群學生都無法顧好,還有臉談什麼「反重分配」?

教育部處心積慮地去操弄公私立大學的對立,正因為背後涉及是一種相當表面的「階級」的矛盾,營造出一種庸俗化的貧富落差,造成大學之間的相對剝奪感,而認同「一起」來漲學費。但這種「矛盾」,並非資本家與受雇者間的最根本的階級矛盾,事實上,國立大學的學生也可能來自受薪家庭,更別說,他們畢了業也絕大多數將成為受薪階級。

眼前的「常態性學雜費調整方案」,不管怎麼漲、怎麼調,始終都是人民負擔的越來越多,不管是國立大學或私校生,沒有人會在「常態性學雜費調整方案」中減少應支出的學費。再看教育部屢次提及的助學貸款政策,表面上是國家替學生分攤學銀行的利息,但事實上,卻是將納稅人的錢源源不絕的送給銀行,學生依然得償還學費,但銀行卻可大賺了一筆。這就是學費政策一部份的本質,不管它如何調整、如何配套,顛來倒去,都是資本獲利越來越多,人民要承擔的教育費用越來越重。

有時候,一件事物的本質與他所呈現出的表象會產生矛盾,明明是不利於人民的政策,可是表面上看來,又好像是在追求社會正義,還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

就如同「反重分配」之說看似合理,口口聲聲要替私校生和弱勢生掙得一時的公平。一旦人我們細地去考察這種政策的本質,假象就不攻自破了。

(五)弱勢者 vs. 有錢人

第五種分化的論述,事實上是第四種論述的基礎。教育部預設了念國立大學的都是「有錢人」,私立大學的則以「弱勢者」居多,因此試圖透過漲學費來改善「反重分配」的現象,如同先前我們所處理過的。

這種偽裝的社會正義,有時連運動者本身也會著了此道,認為「有錢人」應多繳交一些學費,或者是受了某教授「誰是台大學生?」的「啟發」,頓時茅塞頓開、醍醐灌頂,跟著認為念台大的學生多設籍在大安區,承擔高額的教育費用是理所當然的。這時,「有錢人」與「弱勢者」的矛盾就在運動的群體中蔓延了,讓人覺得調漲一部份的學費有其正當性,而忽略了「真正的對立」。

那麼真正的對立是什麼?何以我們不能接受讓「有錢人」多承擔一些教育費用呢?因為,多數的有錢人,不過是收入相對優渥的受雇者。第一,縱使「有錢人」的收入稍微高一些,但可能因為他的生產力較高或者過去受的訓練較多才比較有錢,例如那些專業階級或熟練工人,被剝削的不會比較少,有時反而可能更多!第二、「有錢人」可能是以不同形式的方式被剝削,如服務業員工,可能賺得錢多一些,但其本身仍作為受雇者被資本剝削。第三、「有錢人」的小孩,日後也有很大的機率成為受雇者。

事實上,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下,除非我們掌握了生產工具,否則日後接難逃成為受雇者的命運,醫生、教授、科學家、工程師等皆是如是,這些行業表面上收入被視為小康,但都面臨著替服務資本,受其剝削的的過程。甚至,這些「有錢人」基於其專業訓練及熟練的技術,越是需要在一個資本集中的條件下(醫院、實驗室、大型廠房),才有辦法順利出賣其勞動力換取工資。換句話說,「有錢人」生產力越高,但也越受制於資本,其被剝削的程度也可能越高!

所以,根本對立,並不在於「有錢受雇者」或「貧窮受雇者間」的對立,而在於壟斷生產工具的資本,與廣大人民之間的對立。教育費用的來源,必需由那些掌握生產工具的資本來承擔,在資本主義國家對這種訴求的想像,即是課徵資本稅或紅利稅。我們簡要論述如下:

  • 在實然層面,高等教育根據資本及其產業的需求而配置,大學提供大量、優質且日益廉價的勞動力供資本使用。所謂培育人才,則是培育對資本有用的人才。
  • 資本必需享用高等教育所提供的勞動力,否則它根本無法剝削剩餘價值從事資本的積累。
  • 倘若資本拒絕承擔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當它無替代性的勞動力供其驅使時,其積累的過程將會發生問題。
  • 資本為了其自身,必需承擔勞動力再生產(其中包含教育)費用,確保有源源不絕的勞動力替資本創造剩餘價值。
  • 在此意義下,工資得要包含學費,讓工人本身和下一代能夠完成勞動力的再生產,從事替資本創造剩餘價值的工作(否則沒工人可剝削,資本就沒錢可賺)。
  • 具體而言,由資本承擔教育費用的方式,在勞資階段是調高基本薪資;在重分配階段是課徵資本稅或企業紅利稅來承擔教育費用。

學費或說教育費用,本該包含在工資的一部份,資本的積累才可順利進行,倘若教育費用逐漸由人民來承擔,正意味著工資的減少,這點我們還可以回顧馬克思的著作:

勞動力的價值,也像其它一切商品的價值一樣,是由生產它所必需的勞動量決定的。人和機器一樣,也是要損壞的,所以必須有另一個人來代替他。他除了維持他自己生活所必需的若干生活必需品以外,還需要有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來養育兒女,因為他們將在勞動市場上代替他,並且延續勞動者的種族。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決定的。

──馬克思《工資、價格與利潤》

台灣的反高學費運動,早在10年前就從馬克思的勞動力再生產理論意識到這樣的事實,今重新引申如下:

學費是勞動力再生產費用的一部份,是雇主要負擔的成本,是工資的一部份,雇主須支付給受雇者。反高學費運動,新世代青年團的主張,向雇主課徵企業紅利稅專款專用於教育,就是要求雇主給付該給受雇者的工資。新世代青年團反高學費運動,實質就是提高工資的鬥爭,是將矛頭指向資產階級。

──新世代青年團[11]

企業支付給受雇者的工資中,至少必須包括以下三項:(1)勞動者本人所必要的生或資料的價值;(2)勞動者子女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3)勞動者及其子女一定的教育和訓練費用。如果工資無法滿足以上三項需求,受雇者的生活就無法順利地再生產,因為一旦受雇者自己或者子女的生活條件變差、或者無法接受教育,那麼以後資本家階級就算有錢,也可能無法雇用到具有一定技術能力以及健康良好的工人。

──反高學費必殺Q&A [12]

因此,「弱勢者與有錢人」的對立,正是一種分化人民,掩蓋「真正的對立」的說辭。這樣的分析視野,同時也涉及了運動者對社會本體的認識及分析,以及如何認知學費議題根本就是階級關係,就是一場階級鬥爭的運動。我們從這樣的視野出發,才有可能免於來自官方各式各樣的分化論述,操持科學分析的語言進行回擊。否則,我們將只剩下人道主義的口號來反對學費調漲,若圖反攻,也只有在這個立基點出發,透過階級鬥爭訴求課徵資本稅,減少國家不斷對資本的讓利的舉措,暫且舒緩高等教育在經費上的匱乏。

(未完,待續)

[1] 筆者在「階級語言、分析視角與教育內容的抗爭:高學費問題的觀察與省思」一文中,曾針對政大與輔大的本地生及陸生的學雜費做過比較與整理,此處部分援引。但為了方便讀者參閱原始檔案,仍將各筆資料出處以當頁註的方式附上。 [2] 國立政治大學101學年度第1學期學雜費收費基準一覽表 [3] 輔仁大學101學年度第2學期大學部各項收費標準表輔仁大學101學年度第2學期輔仁大學大陸地區學生各項收費標準表 [4] 董泓志(2013)「階級語言、分析視角與教育內容的抗爭:高學費問題的觀察與省思」 [5] 2013/01/16 聯合報 「蔣偉寧:研究所學費沒凍漲」 [6] 2012/08/13 自由時報 「使用者付費 台大、政大及清大延畢生增收學雜費」 [7] ibid [8] Ibid [9] 2012/12/12 聯合報 「延畢多交學分費 北藝大研究生抗議」 [10] 「常態性學雜費調漲方案」原擬定國立大學可調漲5~10%,私立大學則可調漲5%。然2013年4月教育部直接透過媒體直接更動原來的草案。新草案規劃二階段調整,首波開放國立學校與績優私校申請調漲、漲幅6%,第二階段則納入經濟成長率,只要GDP成長率超過3%,全國大專校院皆可調漲學雜費,最高漲幅5%。 [11] 新世代青年團(2003)「對工委會『學費分級制』的幾點意見(一)」 [12] 反高學費格鬥台(2006)「反高學費必殺Q&A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