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的國立東華大學,校地寬闊,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相加,約有一萬名學生在這裏求取學問,也在此起居生活。校區距離資源豐富的花蓮市區,車程至少二十分鐘,因此學生們的食衣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長期以來都在鄰近校園的「志學街」解決,餐館林立,也因而有不少工讀機會提供給需要打工的同學。同時,學生亦為商家的主要消費客群,兩者形成互助共生的魚與水關係。
然而,也正因為這樣的互動形式,再加上學生勞動人口多,相較之下工讀職缺較少,勞動人力供過於求,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商家聯合壟斷工讀薪資,又或是學生打工遭受壓迫,迫於生計不敢聲張,生怕舉發將會被街上「封殺」,再也沒有工讀機會。種種因素,雖然幽微卻確實阻攔了學生勞動權益的發展與落實,加深既有的劣勢,鞏固整體環境的難題。
去年十月,「東華大學學生勞動權益促進會」在這個脈絡下召集成立,旨在集思廣益,透過調查、倡議、訪問報導等具體行動改善校園內外的工讀勞權,更希望能喚起校園內師生與一般大眾對勞工權益議題的重視和討論。
薪資地圖事件始末與志學街現況
成立初起,為了掌握志學街工讀的薪資待遇、排班制度等概況,我們製作了一份網路調查表單,最後回收約略三百份的有效問卷,供我們內部討論提案時參考、使用。今年三月初,同學們在校園網路社群「黑特東華」、「Dcard」等興起了一波關於志學街薪資待遇普遍未達法定最低薪資的熱烈討論,於是我們著手繪製,將手邊透過調查獲得的資料製作成「志學街薪資地圖1.0」,盼能拋磚引玉,將未臻完整的資料,透過同學們的指正能越來越完善,達到「薪資狀況透明化」,讓同學們在求職時有更多參考與選擇,進而能有更多保障。
然而倉促之下,促進會思慮未能周延,以致於地圖發布後有不少店家反應,有部分誤植或地圖採相對位置來辨識因而模糊之處,導致奉公守法的店家蒙受不白之冤,商譽受損。為此我們發表了公開信,隆重向無辜的商家道歉,但接下來行動的腳步也不會因此停滯,將各處指教與建議當成養分繼續前進。
雖有疏漏,但此圖發佈後,東華大學志學街的低薪生態引發各界譁然,吸引報章雜誌與電視媒體前來採訪,也驚動到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勞資科,於3月中派了勞檢員連續幾日都前來志學街針對店家稽查、開罰。薪資地圖發布後,部分店家因輿論壓力調整薪資,與此同時,我們也耳聞少數店家面對勞檢員「另有對策」,例如:對勞檢員宣稱無僱用員工、或請工讀生對外宣稱時薪達最低時薪120元,實則薪水如舊……種種情況,都彰顯即便議題的能見度已經提升,有心人仍能從法條與制度中鑽漏洞,學生工讀的勞動權益,仍有更多細節待大眾檢視。
勞工基本保障也要「因地制宜」?
爭取校園周邊工讀權益的抗爭行動,東華大學並非首例。位於嘉義民雄的中正大學曾於2014年發起過「行動代號115」爭取基本時薪,其他如政治大學、世新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等,皆有關注學生勞動權益的相關社團組織持續運作。唯校園周邊工讀機會普遍低薪的現象,大多發生於非城市、地處偏遠的學校。
位在都市的大學,工讀機會較豐富,薪資多有達到法定標準,卻同有許多勞權議題需要關注,例如:雇主藉故苛扣薪資、無加班費制度、假日工作未給付雙倍薪水、勞保、薪資待遇有「試用期」之別,甚至「試用期」不給付薪資……。縱然薪水待遇、環境與工讀機會,城鄉有別,然而勞資雙方權力不對等,學生工讀處於弱勢的情況,實非「鄉下大學」才有的個案。
而符合所謂「鄉下大學」條件的東華大學,周邊店家說法總是原物料取得不易、學生餐廳利潤微薄,更因志學周邊有轉型觀光取向的趨勢,學生租屋被改建成民宿、不少專賣觀光客的藝品店進駐,據聞近幾年店租大幅調漲,使得生意越來越難做。店家顧念成本考量,總要求打工的學生「共體時艱」,以附餐取代薪資,《勞動基準法》第22條規定得以實物給付工資,因此「時薪90元附一餐」、「多吃一碗飯,少拿一點薪水」在志學街上,是相當屢見不鮮的勞雇模式。
志學街薪資地圖事件掀起校園內外的正反激辯,有些同學認為工讀薪資應該「因地制宜」,尤其在原物料取得不易的花蓮,更該體恤開店辛苦,若在基本時薪上面強求,將會將成本加諸於消費者身上,使原本價位就不低的餐食更加昂貴;更有人認為學生工讀,並不能適用於《勞動基準法》,因店家小本經營,維持營運已不容易,《勞動基準法》只能保護工讀生,卻使得店家負擔加重,這般抗爭只不過是弱弱相殘。
確實,學生工讀是否能完全適用《勞動基準法》所有規範,值得探究。例如:五人以上強制納保,可工讀生流動率較高,學生打工時間零碎,一間店雇用六七位工讀生,每一位工讀生月領金額可能只有幾千元,雇主卻要花上不少金額去保勞保,對於店家來說一定是沈重的負擔。其他諸如:國定休假日上班雇主需給付雙倍薪資、勞退制度等,若要求雇主完全遵守,未免顯得刻意為難。
以東華大學薪資地圖事件為例,勞資科依法行事,依憑學生之力無法控制勞檢員的裁罰細項,短時間內逐條開罰下,使店家營運大受打擊。話雖如此,站在一個維護學生勞動權益的立場,仍然認為基本時薪、勞保、假日雙倍薪等法條規範,乃屬勞工基本保障的範圍,舉國皆然,不該因城鄉環境不同而有差別,更不該因工讀生工時較少而有所折扣。
健康的勞雇關係,需建立在薪資待遇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雙方以禮相待,互相尊重,才能減少勞資糾紛發生的機會,避免任何一方受委屈。雇主的觀念須加強教育,調整聘用人數與模式;消費者亦要認知到,透過選擇待遇合法的店家消費,可以間接推動整體環境的改善。
此番風波,有得有失,還望能喚起政府與一般大眾對於學生勞權的重視,也希望有了大眾的監督,店家能夠有所警惕,學生求職、工作時亦能有所警覺,若有機會,更希望能推動議題,朝向修法的方向前進,讓勞工得到更全面的保障,總結上訴,我們提出並推動下列幾點訴求。
一、對於校園周邊商家,我們呼籲雇主應清楚並遵守勞基法保障員工權利之相關規定,不可隨意侵害工讀生的權益。
二、工讀生求職時勇於和雇主溝通薪資待遇、不要輕易接受雇主以供餐為理由苛扣薪水。另請保留勞雇契約(書面契約佳,口頭契約可錄音)、薪資袋等證據。
三、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機關,盡可能不要針對單一店家驟雨式的開罰,操之過急將造成店家與學生的弱弱相殘。建議可以給予店家改善的期限,且日後要定期稽查,而非平日不作為,大眾關注時才大規模動作。另外,希望中央立法機關針對工讀生這樣特殊的勞雇型態,另立或修訂出專屬工讀生的法規。
最後,大眾的關注與熱烈討論有助推動勞工權益的進步和勞權倡議,特別感激許多媒體給予我們將議題提高能見度的機會,也承蒙立委高潞・以用先前關注到志學街薪資地圖呈現的學區低薪生態,於上個月特別針對「學生勞動權益問題」質詢勞動部長,將學生工讀勞權議題帶進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