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通車風光邁入20週年,然而當年因承包商不當的異常氣壓作業,而罹患「潛水夫症」的44名捷運工人,仍有許多至今未獲職災賠償和妥善醫療照護。今年(2016)初,8名當年建設新店線而罹患潛水夫症的工人和北市捷運局重啟職災補償調解,目前仍在和北市府協商中,今日(12/12)數名罹病工人則來到勞動部,要求落實勞保的職災給付,並賦予工會介入職業病通報、鑑定及調查體系的權利。
1993年,台北捷運在新店線工程首度引進「壓氣工法」,卻因為沒有依法加減壓,造成長期在地下工作的44名捷運工人陸續罹患俗稱「潛水夫症」的減壓症。潛水夫症是工人在氣壓轉換過程中生成的氮氣泡無以釋放排出,在體內慢性堆積所導致,造成工人全身關節疼痛、耳膜破裂甚至骨頭發黑壞死。
罹病工人羅義翔說,當年在壓氣工法環境工作時,耳朵就痛,眼睛還有「跑出來」的感覺,但日本包商並未告知要怎麼做才會安全。後來不知不覺得了病,全身關節骨頭常常痠痛,沒辦法久站,而且愈來愈嚴重。工傷協會1996年開始協助罹病工人抗爭,隔年一部分工人取得70萬元的職災和解金,但當年症狀尚未明顯的羅義翔並未拿到補償。羅義翔在內的8名罹病工人目前正在向捷運局爭取補償,同時希望勞保局能給予他們妥善的傷病醫療照顧。
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成員顧玉玲表示,潛水夫症目前無法根治,主要得接受高壓氧治療,一次就要支付1,500元,因為價格太過高昂,許多工人只好改吃止痛劑,結果以前骨頭沒有發黑的工人,「現在都發黑壞死了」。她強調「勞工安全應優先於工程成果」,呼籲勞動部協助工人取得職災保險及重大傷病卡,並提供工人定期健檢,給予工人持續、完善的醫療照顧。
顧玉玲也指出,潛水夫症是勞動部成立以來第一個被鑑定為集體職業病的案例,她認為勞動部應建立捷運潛水夫症工人健康資料庫,作為未來營造業工法防治職業病的典範。其他聲援的工會團體也強調,「工傷」是勞工長期過勞成疾的結果,包括媒體的攝影記者的肩頸痠痛、客運司機憋尿造成泌尿系統受損都屬於職災,為預防職災發生,勞動部應讓了解勞動現場的工會介入職業病的通報、調查及鑑定體系,而不是像現在只由醫生專家從嚴認定,導致有許多職業病的「黑數」未能檢出。
對於罹病工人及聲援團體的訴求,勞動部職安署承諾,將由勞保局指定窗口協助工人取得職災保險給付,並請健保署協助申請健保重大傷病卡。至於由工會介入職業病調查鑑定的訴求,職安署則表示職業病鑑定會「可視案情需要」,邀請勞工、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列席說明,通報和鑑定機制也會朝向當事人的需求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