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左翼作家陳映真11月22日辭世,昔日從事政治及社會運動的戰友、文藝界朋友共同籌辦了陳映真紀念會,今天(12/31)下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現場兩百多個座位座無虛席。曾在白色恐怖年代資助陳映真辦雜誌的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代表陳明忠感性地問道,在台灣接觸過左統思想的、讀過《人間》雜誌的人,「誰會忘記陳映真?」他改編老政治犯熟悉的《安息歌》說,「映真同志請你安心的走吧!你留下的文字照亮著路,我們會繼續向前走!」
紀念會中,許多陳映真在生前不同階段的老友都出席,包含陳明忠、人間出版社發行人呂正惠、中國統一聯盟創盟執委王曉波、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作家黃春明、陳若曦等陳映真生前好友,皆一一述說過去與陳映真的交往與互動,場面感人。呂正惠表示,陳映真一方面是台灣左統派的領袖,又是文壇知名作家,紀念會的安排也兼顧了他在這兩個方面的朋友。
老同志回顧昔日交往
陳映真曾參與創辦《夏潮》、《人間》等重要左翼刊物,陳明忠憶述,1976年蘇慶黎、陳映真等年輕左派要辦雜誌,他掏錢贊助,剛剛把籌集到的第一筆款項交給陳映真,隔天就被捕入獄。後來陳明忠在綠島牢裡看到《夏潮》在《中央日報》上刊登了創刊的廣告,當時同在綠島受刑的政治犯林書揚也非常敏銳,光看到小小篇幅的廣告就嗅到這刊物「有底」,陳明忠當時立刻告訴他,「這就是我們自己的雜誌!」作家藍博洲認為,這是做為小說家的陳映真的策略與機靈,當年刻意在《中央日報》上刊登廣告,要讓獄中的政治犯知道雜誌創刊了。
吳榮元曾被判死刑入監綠島,有過一年時間在獄中與陳映真接觸的經驗,「他很隨和,很親切,與人為善」。吳榮元表示,陳映真傳承了上世紀30年代中國民族解放運動以魯迅為代表的文藝路線,代表民族對個人尋求自我解放,喚醒民眾、喚醒社會共同認識危機、自強奮鬥的現實主義路線,反映了社會與現實條件,為弱勢代言,伸張公義,文以載道,「陳映真的文學和政治,是同樣的社會觀、價值觀、歷史觀、世界觀下所形成的社會實踐。」
堅持社會主義與民族統一
學者王曉波指出,陳映真既是一個愛國主義的民族主義者,也是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者,他的文學更被徐復觀稱為「海峽兩岸第一人」。
王曉波表示,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對台灣一些左統派的衝擊其實很大。過去信仰的社會主義中國,怎麼一下子被定調成「十年浩劫」?前幾個月還在喊「打倒鄧小平路線」,後幾個月就變成「粉碎四人幫」,這些歷史的變化,讓當時台灣的左統派思想跟心理上都受到震動。
「台灣左統派不是沒有過心靈掙扎和思想鬥爭」,王曉波回憶當時曾邀陳映真、陳明忠到他家談論這個問題,三人談了一整夜,商討究竟「要統還是要左」、「如果是沒有社會主義的統一,還要不要統?」大家有意見不同,直到最後,陳明忠才綜合了大家意見,提出「我們有兩支神主牌,一支是左、一支是統,兩支都不能放!」
王曉波說,許多海外左派一直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抱持懷疑,但中國崛起讓七億人脫離了貧窮,從全中國81%文盲到今天降低到4.02%,讓人民脫貧、識字、受教育,「這不就是社會主義與人道主義的內涵嗎?」
此外,王曉波也說,在六四事件後,陳映真曾率領訪問團赴大陸見當時的總書記江澤民,提出十條建議,包含不可株連無辜、不可株連海外留學生,提出學生、群眾無罪,不可秋後算帳等建議,「陳映真為了中國大陸的穩定,還曾經做過這種事,但大家都不知道。」
陳映真的超越性與不合時宜
作家黃春明表示,在他和陳映真成長的那個窮苦苦悶的時代,陳映真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雖然有一點浪漫,但也因為他的浪漫,才會對年輕人深具感染力,但他並沒有止於浪漫,他用自己的政治行動去實踐左翼理想,這也讓他兩度被捕。
除了文學方面的成就,學者施淑也肯定陳映真在思想和學術方面的成就,比如陳映真所寫的〈「鬼影子知識分子」和「轉向症候群」──評漁父的發展理論〉等論文,她認為是「石破天驚的」,每年都會要求學生讀。施淑說,日前她到北京參加陳映真在八寶山公墓的告別式,靈車經過長安街時,突然想起周恩來去世時,詩人李瑛寫的悼念詩句:
車上——躺着一個
真正的生命,
車上——躺着一個
人民驕傲的兒子。
施淑說,她相信陳映真的文字不會貶值,陳映真的理想也會繼續傳承下去。
作家葉芸芸則引述王安憶在《烏托邦詩篇》對陳映真的感念:
陳映真使我產生對消費主義社會的抵抗力,但是20年來我一直追索著他,只是染上了他的失望。
葉芸芸表示,80年代大陸告別革命,開始反思激進主義並擁抱發展,陳映真誠然是不合時宜的,「他的孤獨是因為他遠遠地走在前面,他對歷史時局的敏感從不被當代人所理解」,而他對第三世界的認同與關懷,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跨國資本主義的批判,不僅是對台灣,而且對全人類都具有深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