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苦勞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7

波多黎各:災難資本主義的進行式

$
0
0
2018/06/15 12:00:00
苦勞網特約編輯

近日,一份來自哈佛研究團隊、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報告顯示,波多黎各因去年(2017)9月颶風瑪莉亞襲擊的死亡人數,估計約達4,465人。根據該份報告,健康照護體系的崩潰,對於高死亡率有著顯著的影響。報告共同作者、阿爾比祖大學(Carlos Albizu)的多明哥・馬克斯(Domingo Marqués)博士進一步指出,災後波多黎各人歷經84天沒有電力、60天缺乏飲用水,以及40天無法使用手機通訊,這是死亡率如此之高的三個原因。

颶風瑪莉亞過境後,一名男子站在居住社區的殘骸前。(圖片來源:TIME)

哈佛報告出爐後,美國獨立媒體「民主,就是現在!」(Democracy Now!)於節目中訪問知名記者、《震撼主義》一書作者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當問及波多黎各災後情形如何符合其近年提出的「災難式資本主義」(disaster capitalism)時,娜歐蜜・克萊恩回答道

我對「這些死傷『歸咎於』颶風瑪莉亞」的說法感到困惑。瑪莉亞並非原因,而是催化劑。如果你仔細閱讀這份研究,許多案例中,健康照護崩潰是最大宗的死亡原因,這與電力與供水系統的崩潰直接相關。因此,真正的原因是基礎建設的全面崩盤。但(基礎建設的)瓦解並非無來由。一個完好的社會,不會發生基礎建設瓦解的現象,除非有人蓄意並系統性地破壞每一個支援結構。

災後進入波多黎各採訪、最近出版了《樂園爭奪戰——承受災難資本家的波多黎各》(The Battle for Paradise: Puerto Ricans Take on the Disaster Capitalists)的娜歐蜜・克萊恩,究竟發現什麼,以至於做出上述嚴厲的批判?而颶風肆虐後九個多月,波多黎各的現況是如何呢?

波多黎各:富豪的避稅與渡假天堂

娜歐蜜・克萊恩觀察到的現象之一,就是波多黎各政府以公司稅、所得稅、資本利得稅等稅金優惠,將自己打造為避稅與度假天堂,對區塊鏈(Blockchain)企業與新興的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富豪招手,期待這些公司遷至波多黎各,並於此置產。這場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招商會議於今年(2018)3月島上某間豪華飯店內舉行,此時許多波多黎各人仍過著倚賴手電筒照明的生活,但是其經濟發展與商業部長打出「波(多黎各)(烏)多邦人」(Puertopians)的認同,並且勾勒出一幅「熱帶假期」、「警衛社區」與「私立學校」的生活方式,希望吸引有錢人們來臨波多黎各,因此顯得相當不合時宜。此外,加密貨幣的「挖礦」(mining)行為,已經成為溫室氣體排放成長最快的來源。比特幣每年消耗能量約莫等同以色列。包括匹茲堡、紐約等城市,在用電量急遽上升的情況下,皆已暫時禁止挖礦行為。娜歐蜜・克萊恩評論道:「將一個尚未能夠提供人民電力的島,改造為最耗能的兆元市場中心,實是異乎尋常。」

人們以手機照明,吃著晚飯。(圖片來源: Mario Tama/Getty Images)

電力私有化 備受爭議

截至今年6月、風災後9個多月,波多黎各仍有5%、超過8千名民眾的電力尚未恢復。瑪莉亞後,政府擁有、島上唯一電力公司的波多黎各電力局(The Puerto Rico Electric Power Authority,簡稱PREPA)由於是美國公共電力協會(American Public Power Association)成員之一,根據其互助協議,有權要求其他事業協助恢復電網。不過,波多黎各電力局的領導階層並沒有這麼做,反而將修復工程外包給私人部門。

波多黎各電力局,以3億美金的代價,將電網修復工程,外包給加拿大的「白魚能源控股」公司(Whitefish Energy Holdings),隨後卻遭媒體披露,地址位於蒙大拿的白魚,只是一間成立兩年、僅有兩名正職員工的小公司,其報價不僅高於一般行情(線路工人的工資報價,比正常工資的兩倍還多),工程執行亦是轉分包給其他公司。該公司也無能自行運送設備至島上,迫使波多黎各政府承租昂貴的包機。最終波多黎各電力局在爭議聲中與白魚終止合約。對此,波多黎各大學微生物生態學教授阿圖奧・瑪索爾・德阿(Arturo Massol-Deyá)批評:「外國工人要價是本地工人十倍,但數以萬計的民眾仍生活在黑暗之中。」

1月22日,災後約百日,波多黎各總督瑞奇・羅賽尤(Ricardo Rosselló)進一步宣布了波多黎各電力局私有化的計畫。羅賽尤表示:「波多黎各電力局已經成為人民沈重的負擔。民眾被其糟糕的服務與高昂的成本所挾持。我們意識到波多黎各電力局已失去功用且無法繼續運作。」因此,波羅黎各電力局將出售給有能力帶來「現代化、效率、相對便宜的電費」的公司。

許多學者、經濟專家,都對總督電力私有化的構想表示質疑。華盛頓智庫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拉拉・梅林(Lara Merling),以波多黎各供水系統私有化的失敗經驗,提醒私有化並不必然等同於效率與價格優惠。

1995年,時任總督佩德羅・羅賽尤(Pedro Rosselló,現任總督的父親)與法國威立雅(Veolia)集團子公司簽訂供水與污水處理的特許經營權契約,結果是服務品質惡化、價格上漲、營運赤字。此外,該公司也被發現將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進入水源,而遭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開罰與制裁。然而威立雅持續要求增加付款,同時卻無能改善服務品質與違規,合約最終於2001年終止。

2002年,波多黎各再度找上另一間法國公司昂帝歐(Ondeo)接手供水系統。昂帝歐在簽約後也要求增加付款,但仍無能更新基礎建設。兩年後,波多黎各水管與下水道局(Puerto Rico’s Aqueduct and Sewer Authority)決定撤銷契約。花費十年、數億美金之後,波多黎各供水系統的基礎建設與財政狀況,與過去相比卻更為惡化。

拉拉・梅林指出私有化的迷思:

支持私有化的論點,通常強調利潤導向的私人企業,將增加管理與服務的效率。然而在寡占營運事業的案例中,這樣的動力並不必然轉化為更好的服務,或是節省消費者的支出。相反地,威立雅與昂帝歐展示了企業如何在減少服務同時提高價格。

波多黎各的震撼主義

電力私有化,只是波多黎各改造計畫的第一步。兩天後,羅賽尤宣布新的財政計劃,包括關閉3百多所學校,以及刪除超過2/3的政府行政機構,預計將原本115個單位刪減至35個,波多黎各的行政系統將蕩然無存。一週後,羅賽尤公布另一項計畫,預計開放特許學校1(charter school)與教育券2(school voucher)。

利用災難掠奪公共領域,推動自由市場,是娜歐蜜・克萊恩所謂的災難資本主義。搭配著震撼手段,軟化民眾抵抗的意志,遂行政策。在波多黎各的案例中,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行一連串劇烈的變革。

波多黎各經濟發展與商業部長曼紐爾・拉波伊(Manuel Laboy)接受訪問時表示,電力只是整個私有化過程的開始,「我們確實期待其他基礎建設部門能比照辦理。有可能是完全的私有化,或是公部門——私人事業合作的P3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對於政府急又快的私有化計畫,波多黎各民眾難道沒有任何抵抗嗎?娜歐蜜指出,波多黎各不乏人民抗命的歷史,但她形容波多黎各此次經歷了「兩倍、三倍劑量」的震撼主義,特別是危機在瑪莉亞登陸之前,便已經在進行,因此反抗十分具有挑戰性。

波多黎各自2006年,經濟陷入嚴重衰退。2006年,為吸引美國本土製造商前來的稅金減免到期,大批資本出走。結果同年5月,大部分政府部門,以及所有公立學校被迫暫時關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波多黎各財政狀況更加惡化。

波多黎各被迫借貸,包括發行地方債券,同時利用高風險的資產增值債券(capital appreciation bonds)借貸。有「掠奪性金融工具」之稱的資產增值債券,宛如高利貸,累計利息率高達785%至1,000%。波多黎各債務急速上升,目前累計債務共1,215億美元,其中715億是債券債務。

波多黎各政府,在2009年,宣布經濟陷入「緊急狀態」,實施撙節計畫,包括解僱1萬7千名公部門勞工,以及取消福利與調薪。但是經濟成長並未降臨波多黎各,相反地,波多黎各陷入更深的失業、經濟衰退,以及破產危機。

2016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簽署頒布國會通過的《波多黎各監督管理與經濟穩定法案》(The Puerto Rico Oversight,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Stability Act,簡稱PROMESA)。法案重點在於創立金融監督與管理委員會(Financial Oversight and Management Board,簡稱FOMA)。這是一個由總統指派的七人委員會,對於波多黎各的財政有最終決定權。該委員會進一步提出更加嚴苛的撙節計畫,包括刪減退休金、公共服務,以及醫療保險,並且提出一系列私有化的清單。國小的藝術與體能教育課程遭刪除。委員會並決定,刪減波多黎各大學一半預算。

研究波多黎各債務危機、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副教授亞里瑪・波尼拉(Yarimar Bonilla)表示風災前,「波多黎各已經開始實施嚴峻的經濟政策。波多黎各人已經處於震驚的狀態中。」

颶風艾瑪(Irma)與瑪莉亞造成的災難,創造了一個機會,去重新設計島上必要基礎建設的主要組成;投資於公共與私人建築的品質與韌性;以及重新調整、現代化,並重新評估居民服務的品質。——波多黎各總督羅賽尤

波多黎各政府於颶風後——或說在瑪莉亞侵襲前便已在進行的——的一連串計畫,就是刪減行政部門,實施撙節減少政府職缺與社會福利,同時將電力、供水、教育等公共事業私有化;另一方面也對航運法規、職業執照去管制化,並以慷慨的稅金優惠,吸引公司前往波多黎各投資。土地與公共設施正以低廉價格遭甩賣,法規鬆綁與行政部門瓦解,加上稅金優惠,根據娜歐蜜・克萊恩的觀察:已有跡象顯示資本正快速流進波多黎各。當地草根組織則憂心:以稅金優惠吸引如虛擬貨幣產業、旅館業者進駐,是否真是一個嚴肅的經濟發展策略?

今年五一,波多黎各首都聖胡安,抗議民眾與警察對峙。(圖片來源:AFP/Getty Images)

撙節:華爾街大於人民

4月20日,波多黎各金融監督與管理委員會再度公布名為「財政改善」、實為撙節的計畫。包括刪減退休金約10%,有薪休假與聖誕節獎金等等。對於委員會提出實施撙節的財政計劃,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認為,歷史案例已清楚顯示,撙節計畫無法促成經濟成長。「當你刪減健康照護、教育與基礎建設後,將不可避免對長期的經濟成長造成影響。」

史迪格里茲與其他25位經濟家,提出另一套財政計劃,核心是免除波多黎各債務、擴大支出,以及大規模的公共建設投資。「撙節將導致經濟更加衰弱,我們一而三、再而三看到,啟動撙節的國家,財政變得更加不穩定。」史迪格里茲表示。

波多黎各自由邦(Free Associated State),主權上屬於美國的境外領土,擁有自己的憲法,並能選舉自己的議會與最高行政長官總督。波多黎各民眾具有美國公民身份,但是沒有美國總統與國會的投票權。2016年,《PROMESA》通過後,一個非經波多黎各民眾選舉、由美國總統的7人小組(當中甚至有6人並未居住在波多黎各),不但有權否定總督的提案與議會通過的法令,對於債台高築(其中一大部分是利息)的波多黎各,更是祭以一連串撙節計畫,似乎是在告訴波多黎各民眾:你的工作、教育、醫療保險、退休金,並不比華爾街避險基金來得重要。

颶風瑪莉亞過境之後,美國聯邦政府將華爾街利益置於波多黎各民眾之前,實施撙節而非減免債務來幫助波多黎走出風災;波多黎各政府拆解政府部門、去管制,並以稅金優惠,為企業與投資者清掃戰場,波多黎各民眾則不願坐以待斃。今年五一,數千名示威者湧入首都聖胡安(San Juan),表達對於撙節的不滿。未來的波多黎各,將是富豪們的熱帶渡假別墅,或是掌握在人民手中?一場波多黎各的爭奪戰,現正進行中。

  • 1.接受政府資金但是獨立於公立學校系統與相關法規外營運的學校。
  • 2.相較於政府發放經費給公立學校,政府將補貼個別學生的金額,以代金券的方式發給家長。家長可以在公立或私立學校使用代金券繳付學費,學校收到教育券後再向政府換取現金。對於教育券的批評是:教育券將導致原本挹注公立學校預算流入私校,公立學校的預算相對減少,進而影響教學品質。
責任主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83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