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正式成為全球大流行,在美國,已有200多起死亡案例。疫情亦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總統川普已宣布7千億美元的振興方案,以降低薪資税並對航空業等產業進行紓困。
《震撼主義》作者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將此波疫情歸類為一系列「震撼」的最新案例:國家利用危機時刻,實現自由市場「解方」,雖對企業有利,但是後果卻可能惡化不平等現象,她將此現象稱為「災難資本主義」。
克萊恩表示:「他們這麼做,並非因為這是減緩疫情最有效的方法——他們提出這些構想是因為現在看見實踐的機會。」
原文標題"Coronavirus Is the Perfect Disaster for 'Disaster Capitalism'",刊載於VICE網站。
克萊恩:我對災難資本主義的定義相當直接:它形容的是私人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大規模危機中直接獲利。藉由災難與戰爭牟取暴利並非新概念,但是九一一後的布希政府深化此構想,當時政府宣布某種永無止盡的國安危機,同時私有化並外包危機——包括國內、私有化的維安國家(security state),以及(同樣是私有化)入侵與佔領伊拉克和阿富汗。
「震撼主義」是一種政治策略,利用大規模危機系統性地推動深化不平等的政策,讓菁英致富,其他人卻備受打擊。在危機時刻,人們通常專注於如何度過危機的每日緊急事件,並且過於相信掌權者。我們在危機時刻往往失去專注力。
克萊恩:震撼主義策略是對羅斯福政府新政的回應。經濟學者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認為新政之下的美國一切都出了問題:羅斯福新政是對經濟大蕭條與黑色風暴事件(Dust Bowl,北美1930年代一連串沙塵暴事件,農業遭遇巨大衝擊)的回應,作為積極尋求改變的政府,其任務是藉由創造政府雇用及提供紓困,直接解決當時經濟危機。
如果你是堅信自由市場的經濟學者,便知市場失靈不利於大企業的去管制政策,有助於進步改革。震撼主義成為預防危機淪為進步政策浮現的方法。政治與經濟菁英知道,危機時刻便是他們推行一系列不受歡迎的政策的時機,這些政策將進一步加深國內與全球的貧富差距。
克萊恩:病毒本身即是引發震撼的事件。它被用來將混亂極大化,同時盡可能減少保障。我不認為這是陰謀論,這完全是美國政府與川普處理危機失能。川普不將它視作公共醫療危機而是認知危機,以及競選連任的潛在問題。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特別是美國沒有全國醫療保健計畫,對於工人的保障更是糟糕透頂,加起來形成最大的衝擊。它將被用來拯救位處當前關鍵危機(像是氣候危機)核心的產業:航空業、天然氣與石油業,以及郵輪業,政府想要繼續支持它們。
克萊恩:我曾在《震撼主義》中敘述颶風卡崔娜後發生了什麼。像是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這樣的華盛頓智庫開會並且提出「支持自由市場」方案清單。我們可以確定相同的會議如今將再次上演——事實上,主持卡崔娜小組的人正是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2008年,類似的情況是對銀行紓困,各國向銀行大開空白支票,最終累計金額高達數兆美元。但是真正代價卻以經濟撙節(以及之後的社會服務刪減)的形式出現。問題不只是現在發生了什麼,還包括所有支票到期後,政府將如何償還。
克萊恩:面臨危機的考驗,我們要嘛退卻、崩潰,或者成長,發現我們不知道的力量與同情心。現在就是其中一個考驗。我之所以保有一絲希望、認為我們將選擇進步,是因為現在與2008年不同,我們有實際的政治替代方案,對危機提出不同的回應,並且直面人們脆弱性背後的根本原因。此外,我們有更大的政治運動支持它。
這是「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重點:為了像這樣的時刻做準備。我們不能喪失勇氣;我們必須更努力爭取全民健保、幼托以及有薪病假——這些彼此關係密切。
克萊恩:「我將照顧自己與家人,我們可以得到最好的保險,如果你沒有好的保險,或許問題出在你,而與我無關」:這種「贏家全拿」的經濟深深影響我們的思維。這樣的危機時刻揭示了我們的漏洞。我們如今發現彼此相互聯繫,其程度比冷酷的經濟系統試圖說服我們的還多。
我們或許認為只要自己有好的醫療保險就沒事了,但是如果製造、運送、打包食物的人沒有醫療保險、無法負擔檢測——甭論因為缺乏有薪病假而請假待在家,我們就不會安全。如果我們不照料彼此,沒人會照顧我們。我們與彼此緊密交織。
不同的社會組織方式,將喚起我們的不同部分。如果你知道自己身處一個不照顧人民且未按公平方式分配資源的系統,你隱藏的那部分就會被喚醒。因此,請注意這點並且思考如何與鄰居分享,關注最脆弱的人們,而非隱藏自己並且只想著照顧自己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