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陳逸婷
9月6號,桃園地景藝術節在舊海軍航空基地舉行開幕晚會,反對桃園航空城徵收的居民,利用桃園縣長吳志揚致詞的時候,衝向舞台前,想要拉起布條抗議,現場音響聲慎耳欲聾,十來個人,在數萬人的舞台前,被警方及便衣人員拉開、抬走,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他們被帶到海軍基地機堡內臨時設置的派出所,警方圍起一道人牆,把他們圈在裡面。
在機堡內,居民持續地與警方推擠,想要衝出機堡,幾番拉扯,居民蔡美齡受傷倒地,無法行動送醫,衝突才算告一段落,在吳志揚面前抗議不成,他們於是離開主舞台現場,來到「黃色小鴨」作者,荷蘭藝術家霍夫曼為今年地景藝術節打造的巨型「月兔」,總算把布條拉了起來,引起遊客的圍觀,居民紛紛表述家園將遭到徵收、迫遷的情形,也有人零零星星地對他們報以掌聲…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白底綠字布條上寫的是「國軍基地已夠用,徵收民地沒必要」。
有一點語病。要徵收他們土地的,不是這個已經廢棄的國軍基地,因為基地本身也在徵收之列,未來,這個地方,將會是桃園航空城計畫的住商核心區。而居民的意思是,這一塊廣達4百多公頃的公有地,將來不論是拿來當「第三跑道」,或者第三跑道非蓋在目前航空城計畫裡的位置不可的話,也可以拿來當安置拆遷戶的土地,這麼一來,就用不著拆遷打算用來安置居民、可能第一波就得面臨徵收的宏竹村。
海軍基地讓路
舉辦「地景藝術節」的這個海軍舊基地,是1944年建成,面對二戰末期的情勢,日軍在此設置陸軍桃園飛行場(參見洪致文這一篇文章),國民政府來台之後,這一座本島距離對岸最近的空軍基地,空軍第五聯隊與假氣象偵查之名的U-2偵察機「黑貓中隊」駐紮於此,在地景藝術節中,取用了大量「黑貓」的元素,也試圖重塑這一段歷史。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2005年7月,國軍精實案空軍裁撤這個基地,不過海軍出面積極爭取,2007年,海軍進駐,於此成立海軍航空指揮所,並且將預計將新購入的12架P-3C反潛機(神鷗專案)部署於此;不料,2008年3月19日,桃園縣政府去函國防部,要求暫緩規劃,6月19日,國防部回函「基於戰略考量,海軍桃園基地有留駐必要性」,希望採「軍民共用」規劃,7月9日,行政院協調,4百多公頃裡,保留74.5公頃給海軍。
於是,海軍就開始這個「軍民共用」的規劃,12架P-3C,調3架到屏東、3架到花蓮,並且在2011年,花下98億整建通訊系統;不過桃園縣政府不肯善罷干休,持續施壓,2011年8月12號,行政院終於決定,桃園海軍基地全部遷往屏東。在監察院的調查報告中,談到「P-3C機佈署桃園基地,可以守住大陸東海艦隊…軍方領導決策誠屬正確」、「部署臺灣南部之目的,係替美方看住巴士海峽,卻無助於台灣北部地區之國防安全」,本來是防東海的,變成去(幫美國)守南海,那東海還要不要顧了呢?調查報告中,強烈批評「國防部決策時因民粹因素任人宰割」,指軍方「作戰需求理由前後矛盾」、「對整體國土防衛安全部署潛存國安風險」。
12架P-3C花費491億,駐地移來移去,戰略目的不明,形同兒戲,其實只要看一下下面這張圖,就可以了解是為什麼了: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製圖:孫窮理
海軍基地四周,大園、南崁、蘆竹,加上高鐵特定區、幾個捷運車站團團包圍,在整個航空城計畫裡,周邊土地飆漲,對這塊廣達4百多公頃的公有土地,縣政府和財團豈有不垂涎三尺的道理?
我們從右邊的那張圖,可以看出來,隨著周邊土地的炒作,桃園航空城計畫,從2009年6月,內政部指定為擬訂區域計畫區域、縣政府提出區域計畫的範圍,到2013年縣政府再在這個區域計劃上提出的都市計畫範圍,就可以看出它的擴張趨勢,徵收面積,從1千多公頃變成4千多公頃,當中所有的東西,該讓路的就要讓路。
那還有什麼東西是讓了路的呢?
第三跑道也讓路
很諷刺的,第一個讓路的,就是整個航空城計畫所宣稱最重要的蛋黃區,也就是「第三跑道」,這個故事,還是跟海軍基地有關係。早在1999年,當時還是空軍基地的這一塊地方,本來就是公有地,還有現成的跑道,如果第三跑道真的那麼重要,那麼這裡,就是最佳的選擇,不過,還是因為「地方的壓力」,「民意」希望第三跑道北移,不過這一移,會發生一個問題,那就是一移過去,跑道就緊鄰著北部唯一的原油儲油庫:沙崙油庫(見上圖)。
面對著跑道北移的壓力,當時交通部民航局的評估「可行性很低」,1998年大園空難,華航CI676班機重飛後失速撞及地面,由桃園機場北跑道衝向西濱台15線,險些撞上沙崙油庫,更何況現在在北跑道的北邊再建一條跑道,到油庫的距離更近,油庫裡面170萬公秉(17億公升),包括原油於航空用油的油料,會發生什麼事情,實在難以預料。
本來要佈署東海防線的P-3C反潛機變成守南海,對國防安全會產生什麼影響?或者飛機撞上沙崙油庫,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些都沒有經過仔細的評估,不過碰上航空城計畫,這些好像都不重要了,去年12月30日,內政部都委會做出一個「部分通過/沒有完全通過」的奇異決議,縣政府立即以「寫下桃園航空城發展新頁」宣佈計畫通過(相關報導),而今年7月29號,在都委會,這個已經被宣佈「通過」的計畫,又再「通過」一次(相關報導),未來,依據《土地徵收條例》將再進行徵收特定農業區公益必要性的聽證,以及土地徵收審議程序,到時還會再「通過」一次,從過去基地(國家安全)和跑道(公共安全)讓路的例子來看,這個計畫,似乎沒有「不通過」這一回事。
沒有蛋黃的蛋白
不過,的確還有一件事情沒有通過,甚至連計畫的影子都沒有,那就是「第三跑道」,也就是航空城的「蛋黃」、整個蛋白(毛)計畫所依附的「皮」,對於與香港、仁川機場爭取中國中轉旅客的「競爭力」,或者目前桃園機場的運量,民航局總是顯得急得不得了,但是實際的動作,卻始終原地踏步,目前環保署已經證實,第三跑道必須經過環境影響評估,但是這條急得不得了的第三跑道的環評計畫卻始終連送都還沒有送。
也因此,沙崙油庫的問題,或者跑道北移之後,對於環境、海岸的衝擊,現在是連評估都沒有評估過,而在海軍基地被徵收後,這一條幾乎已經沒有替代方案的第三跑道,未來在環評中會如何被討論,會拖多久、甚至會不會通過,好像都不太重要了。
Clik here to view.

【相關報導】
- 2013/12/12 苦勞報導 〈桃園航空城24日闖都委會 居民監院陳情質疑徵收必要〉
- 2013/12/17 苦勞報導 〈「澎風」數據強徵地 自救會要航空城計畫立即撤案〉
- 2014/01/24 苦勞報導 〈全球化焦慮綁土地炒作 航空城「通過」後續審〉
- 2014/06/04 苦勞報導 〈航空城審議 涉弊案人員參與 民團:立即停審 開聽證會〉
- 2014/06/09 苦勞報導 〈營建署審航空城案 正反方場外互嗆〉
- 2014/06/22 苦勞報導 〈桃園航空城 正反方遊行拚場 縣府前叫陣 未釀衝突〉
- 2014/06/25 苦勞報導 〈桃園航空城 退回等聽證 都審會跳桌灑土 反方階段有成〉
- 2014/07/29 苦勞報導 〈闖過都審等土審 航空城邁一大步 不徵埤塘分兩期 爭議三地未剔除〉
- 2014/07/31 苦勞報導 〈航空城都審過 爭議加劇 批炒作、打官司 民團拉高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