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苦勞網
Viewing all 383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讓身體說話——新工人與《我們》的故事

$
0
0
2017/11/04 12:00:00

人在四川德陽,一個不是很顯眼的城市。飛機抵達成都機場後,還得一個鐘頭的出租車程,才能抵達。我來這裡的「三星堆戲劇節」主持「讓身體說話工作坊」,頭一天經由主辦單位的介紹,便認識了來自山東濰坊的牟昌非。工作坊中,我們用身體說話,做了許多打破身體或思維慣性的練習。練習過後是談話討論,這時的牟昌非,總是嘗試很有條理的推出他類哲學似的思考性語言。

「用身體說話時,有什麼特殊的感想或體驗嗎?」我在閒聊喝茶時問他。他稍稍思索,很快就答覆說,「我在沉澱如何將這些練習,帶回去給家鄉的農民們!」原來昌非也是有備而來。他說起的家鄉農民,正因為他策畫的一個「鄉村戲劇節」成了遠近知名的村莊。「頭先第一回的迴響便不錯,沒想第二屆舉辦時,《人民日報》都來關切並做了篇幅不小的報導。」

山東濰坊的鄉村戲劇節。戲劇還可以在地裡演,講的是牟家院村裡的故事……「俺家的豬圈也被預定了,明年可以在豬圈裡看戲哩!」一位村民說,之前,冷冷清清的村子也火了,不少人慕名而來。牟昌非用手機連線讓我看《人民日報》的報導!「85後」的他,平時善於沉靜而深思,卻是行動力十足的性格。口頭上,常掛著「鄉建」的字眼,可以說取經自梁漱溟以降的鄉村建設思維,而以當代的行動方針與佈局,引領走向鄉村戲劇之路!

這往土地生根的戲劇之路,其實和「接地氣」這流行話關係密切!就說牟昌非吧!

他原本是想用簡單的DV幫年歲大的家鄉父老留下紀錄,但每次稍稍拖磨一段時間,就聽說又少了一個老人。老人在自己的故土上凋零,那麼年輕人呢!留下來了嗎?其實離開的,遠比老人凋零的速度飛快更多!他們不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以自外於農地節令的身姿,飛速奔向都市而去,成了人們口中如蟻群般流動的「農民工」或「打工仔」。前者是不受國家制度保障的不農不工,故稱「農民工」;後者是資本僱傭勞動下流水線上的螺絲釘,不斷旋轉、旋轉、再旋轉…直到失去生產力為止!所以,從階級自主的思維出發,有人提出了「新工人」的主張。並且希望經由「新工人文化」的創造,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工人歷史與未來。面對當下,創造共同的出路是保障自身幸福的唯一途徑!就這樣…從「農村戲劇節」通往了「新工人劇社」。其間,對於積累高達2.47億的流動工人而言,農村與都市宛如一線之隔,都是視線中熟悉的景象。只不過,遊蕩於生活底層,都市恰如一匹永不知足的野獸,日日夜夜吞噬著她/他們的血肉與靈魂;農村呢?早已成了回不去的家鄉。

在北京外五環的皮村,一入夜後,整個村子像是瞬間跌入時空凹洞的不規則體一般,路面的坑疤夾雜泥沙,在路燈缺席的暗幽中,讓走路的步伐摸索向前…穿街走巷只不過是在一幢幢永遠意味著臨時性的屋子間穿梭與重複著…而後,嗅覺在一種夾雜著尿騷與食物味之間,失去判別的能力。現在,我正走向「新工人劇場」的廣場前,和慣常於下班時間前來探探門,或者也聞聲前來看戲的工友們,共同走進一齣稱作:《我們》的戲碼中!我和「新工人劇場」的新成員初見面,卻感覺熟絡有加了。像是打從心裡說:「我們已是老朋友了!」戲上演前,我們還共有了一段排練的時間!對的。這戲碼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恰恰就是一齣我欣賞與熱愛的身體敘事劇場。人物與腳色回歸演員本身,除了大敘事亦不缺小敘事,將人物的塑造回返於直面告白的當下,打破虛構的戲劇想像!

《我們》劇照。

這是關於一個叫小海的新工人的故事。小海,像所有離鄉奔赴城市打工的青年一般,在龐大的改革開放巨輪下,日日夜夜付出體力與心力,並且幾幾乎同時發現,他一顆原本屬於農村的純樸靈魂,正在朝著一處無底的深淵不斷墜落。這時的他,也和其他數以億計的流動工人一般,開始檢視起無法積蓄的青春,是如何在物質與精神雙方面,都變成一個孤單的負債者,在城市邊緣殘喘著無聲的氣息!這時,他開始想念起家鄉,憶及母親的種種叮嚀或土地的親情;然則,他卻也很快地發現:腳下踩的,固然是「待不下去的城市」,夢迴午夜的家鄉,也早已是「回不去的鄉村」。這便是戲裡戲外同為一人的小海,所展開的故事。當他苦悶到極點時,他開始寫詩:

媽媽  我像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

一年年將自己放逐在他鄉荊棘叢生的欲望路上

在每個不眠的夜裡  有誰看到我凝視著那如謎的夜空  

卻再也流不出一顆悲傷地淚滴

媽媽  童年裡我曾仰望過那滿天閃爍的星星哪裡去了

我需要它們來陪伴我  這世界越來越寂寞  我真的不想再這樣繼續著失去自我

當他不寫詩時,他體內的青春賀爾蒙騷動著,一心只想好好談個戀愛。但,似乎都並不如想像中順遂。然則,無論如何,愛情給出了無比巨大的力量,讓小海更清楚自身的躍動與不安!初始,在工廠的流水線上,他寫古詩韻腳的打油詩,想在風花雪夜中忘卻枯燥單調的打工時間;而後,他遇上了阿蓮這位同在生產線上流動的女工。「咱這不分晝夜的車間,哪有什麼星星月亮,(拍拍小海的肩)小海,要直面生活!」阿蓮一回這樣向小海說,觸動了他寫起面對生活的現代詩,也改變了他作為新工人的文藝觀。然而,有一天阿蓮卻不告而別了!小海在茫茫的打工生涯中,失去了愛的依靠。這之前,阿蓮留下一段讓小海一生難忘的話語。像是叮囑、像是提醒、更像是共同的吶喊…與控訴…。伊說:

「我爸以前一直在工地做風鑽工,後來查出來得了塵肺病,現在老闆也不管了,家裡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但我不能就這麼看著我爸死去,我得救我爸,我得直面這生活,我要直面這欺負人的生活,我要直面這混帳的生活!」

多少為了追尋愛的腳蹤,多少為了填飽空虛的肚子,又多少為了安撫創傷的心靈,小海的流動與龐大的新工人形成一團火苗,在夜暗的中國大地上串流。他們自然遭遇過被警察無端騷擾的事件。這些觸動著個人在社會留下創傷的記憶,讓《我們》劇組的成員,共同以敘事體追溯起「孫志剛事件」。

歌隊A: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職於廣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孫志剛在前往網吧的路上,因缺少暫住證,被員警送至廣州市「三無」人員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次日,孫志剛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員救治站。

歌隊B:在那裡,孫志剛受到工作人員以及其他收容人員的野蠻毆打,並於3月20日死於這家救治站。這一事件被稱為「孫志剛事件」。

歌隊C:孫志剛事件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影響。許多媒體詳細報導了此一事件,並曝光了很多同一性質的案件,在社會上掀起了對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討論。

從個體到群體、從小寫的「我」到大寫的「我們」。小海與他的一夥新工人,在「新工人劇社」的組建下,正朝向一種有別於由上至下的體制所制約勞動關係中;也從劇場的文化覺醒中,透過用身體說話的民眾戲劇方法,批判性的檢視資本操作下流水線工人被壓抑的心靈,以及被機械性法則重複壓迫的身體!

許多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新工人藝術團」的主唱之一,也是「新工人劇社」的創始人,更是《我們》這齣戲的編導與催生者。我坐上他的一部二手車,準備離開他們開創的「同心公社」,回返台北。車行高速路上,當我們沉默時,他車子的音響中播出他們的新專輯:《紅五月》的歌聲。我向許多說:「這專輯恰召喚著新的、曾經失落的、紅色的『我們』」。歌聲這麼唱著:

那麼多兄弟姊妹在流浪/那麼多絕望掙扎在沸騰/那麼多人終將走在一起/火紅的五月/只是你我新的登場

責任主編: 

《陳映真全集》正式出版

$
0
0
2017/11/05 12:00:00
苦勞網特約記者

台灣左翼文學作家陳映真於去年(2016)11月在北京逝世,兩岸各界均盛大悼念。近日,人間出版社完成《陳映真全集》的編纂,並於昨日(11/4)舉行新書發表會,兩岸與海內外華人作家友人、左翼運動者、學者、政界人物共同出席,讚許《全集》的出版將持續造福廣大的陳映真讀者與研究者。

該次出版的《全集》共有23卷,收錄陳映真作品包含小說在內共820篇,不僅多過洪範出版的《陳映真小說集》,更遠多於1988年人間出版的《陳映真作品集》。人間出版社表示,在1988年後散見於各處的陳映真著作之前未曾收集成冊,《全集》也聚集了這些散篇,將是未來裨益於陳映真研究的最佳依據。

歷時一年編輯,《陳映真全集》於11月4日正式發表。(攝影:張宗坤)

陳麗娜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建立「陳映真紀念館」。(攝影:曾福全)

陳映真遺孀陳麗娜表示,「心裡有許多的感觸、激動,更多則是感謝」,她特別感謝人間出版社同仁與交通大學的陳光興教授,讓《全集》得以在短短一年內出版。此外,她表示自己「也作為一個被感動的人、受啟發的人而感謝陳映真」,並引述陳映真的話,希望陳映真的文學能夠「使喪志的人重新燃起希望; 使受凌辱的人找回尊嚴;使悲傷的人得著安慰;使沮喪的人恢復勇氣。」

現居美國的保釣運動參與者、台灣作家劉大任,也特地返台為好友的《全集》出版致意。劉大任說,他雖和陳映真很早就有政治意見上的差別,甚至外界數度傳出兩人不合、拿早期出版的材料佐證兩人的友誼破裂,但他特別強調「我們之間的友情從未動搖過」。

「我們最早是在前衛派『文青』都會去的『田園音樂茶室』見面」,劉大任說,「但真正熟稔是從1965年創辦《劇場》雜誌後才開始的。」劉大任1962年碩士班畢業後曾短暫離台,至夏威夷大學擔任研究員。從夏威夷赴香港途中,碰上劇場與電影工作者邱剛健,隨即決定返台,並共同創辦了《劇場》。劉大任回憶,這是他跟陳映真開始深刻交往的契機。

「當時的編輯會議都是大家聊天吵架。一面編輯著雜誌,我們一面翻譯推出了貝克特的〈等待果陀〉等實驗劇場。」但在演出〈等待果陀〉之後,反響並不熱烈。對於觀眾的反應,陳映真與劉大任發表了反思的文字,但此舉卻被視為「拆自己人的台」,《劇場》內部因此分裂為「全面西化」的邱剛健、黃華成一派,以及重視「與台灣社會銜接」的陳映真、劉大任一邊。

1965年,〈等待果陀〉在耕莘文教院初次公演,許南村(陳映真)與劉大任分別擔綱舞台監督與前台管理。(莊靈攝影,翻拍自《劇場》雜誌)

劉大任與陳映真最終離開《劇場》,並在1966年與政大中文系教授尉天驄共同創辦《文學季刊》。「但不光是辦雜誌,那時候我們也討論台灣的文學該怎麼走、小說該怎麼寫。」劉大任說,他們在這些討論中逐漸凝聚出共識,認為「要改變台灣文學走向必須從小說開始,自己先擺脫虛無與失落的『現代病』,並回到現實、立足於生活,並從我們熟悉了解的社會出發。」隨後,劉大任與陳映真分別發表了〈落日照大旗〉與〈最後的夏日〉,雖然有些根深蒂固的「現代主義」價值觀與技巧,但也「更接近現實」。

回憶到1968年的「文季事件」,劉大任內疚地說「可能是我造成警備總部提前開始逮捕的。」1967年的聖誕節,甫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的作家聶華苓,曾向劉大任詢問愛荷華的邀請人選,劉大任便向聶華苓推薦了陳映真。當時他翻譯了陳映真的小說〈蘋果樹〉,以便提供作家工作坊的主持人Paul Engle參考。1968年,聶與Engle就預定邀請陳映真赴美。劉大任認為,推薦陳映真出國「可能觸動了警備總部的警戒,也可能造成逮捕提前開始」。

陳映真在1975年出獄後,保釣運動也告一段落。此時身為政治犯的陳映真與名列黑名單的劉大任都被政府緊盯,根本無法直接碰面,兩人只能透過朋友間帶信相互關心。但此時劉大任希望陳映真「不要太參與政治」,陳映真則直指劉大任「思想太灰色太消極」,兩人在政治立場上分道揚鑣,「有意義的話都無法帶給對方。」

1994年,陳映真前往北京,雖然曾與劉大任在台北數次見面,但在政治意見上始終沒有交集。劉大任接受小說《浮游群落》日譯者岡崎郁子專訪時曾提到,希望陳映真「減少政治參與,專注於獨步全台的小說寫作」。陳映真在信件中則表示「要找個時間躲起來細細聊」,但這個願望始終沒有實現,陳映真就已經「遠行」了。劉大任認為,陳映真帶有巴勒斯坦裔學者薩伊德所謂面對「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具體感」,他說:「台灣遲早要面對歷史,希望陳映真的真實形象能成為我們這一代知識份子的典範。」

哲學學者陳鼓應表示,他只遇過兩個文學天才,一個是劉大任,另一個是陳映真。雖然他研究尼采與莊子,但思想一直受到滿懷著時代感、生命感與社會關懷的五四精神所影響,也因此他特別欣賞作為想像力哲學的文學。七零年代,第二波白色恐怖逮捕風波再起,台灣統左運動者陳明忠因此入獄,陳映真與《夏潮》雜誌主編蘇慶黎都非常緊張。陳鼓應因為友人李作成得知有大量老政治犯被政府秘密抓捕,於是匿名發表文章,讓國民黨的作為公諸於世。陳鼓應也提到陳映真與友人曾大量通信,希望未來若要增修《全集》,這些信件也可以被整理、納入。

1977年,陳映真出獄不久,台灣文學界就發生了「第二次鄉土文學論戰」,因為朱西甯、余光中等人的攻擊,情勢逐漸擴大,甚至曾傳出「想要抓幾個人」,陳映真也投身其中。在七零年代堅定支持陳映真的台大教授齊益壽表示,他是在1976年才認識陳映真,此時《將軍族》與《第一件差事》剛出版,並準備再出版評論集《知識人的偏執》。

《知識人的偏執》、《將軍族》與《第一件差事》書影。

齊益壽回憶,他當時用筆名寫了一篇讀後感充作該書書序,此後才與陳映真開始來往。他說,陳映真衣食簡樸但知足長樂,文字不時流露感人的真情。在〈鞭子和提燈〉一文中父親對遠行的陳映真說道:「孩子,此後你要好好記得:首先,你是上帝的孩子;其次,你是中國的孩子;然後,啊,你是我的孩子。」這段話凸顯了陳映真深受父親的影響,使得他的內心裡與作品中「一直有一盞燈火,一直有宗教的情感在閃爍」。

陳明忠則指出,陳映真是「台灣統左思想的重新發揚者」。陳明忠從歷史的角度說起,日據時代「反殖反帝中國統一」是主流思想,在二二八後有不少年輕人投入共產黨,但後來這些人都被捕、被槍斃,台灣的統左思想在第一波白色恐怖期間暫時斷絕。

1960年,陳明忠出獄後仍致力於黨外運動,在1976年結識陳映真,並大力贊助《夏潮》雜誌。後來就因為「二條一」被宣判死刑,幸虧受到黨外運動與保釣運動人士的聲援,最終改判十五年有期徒刑。而在入獄期間,陳明忠堅決未曾供出陳映真的名字。陳明忠說,陳映真曾為《夏潮》在《中國時報》購買廣告,後來的《人間》雜誌也延續了左翼思想的發揚。他認為,陳映真正是「重新發揚統左思想的重要人物」。

除了台灣學界深受陳映真影響、台灣讀者熱愛陳映真外,大陸近年來對陳映真的研究也在逐漸開展中。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朱雙一指出,《陳映真全集》的出版可以比擬《魯迅全集》,不但在出版之後造成廣大迴響,而且陳映真的著作和魯迅一樣,同時具有文學性與思想性,對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界發揮影響。「陳映真的文學中可以讀到思想、讀到愛心、讀到信念、讀到堅持的精神」,朱雙一認為,陳映真更充滿睿智地察覺兩岸深受美日帝國主義的劇烈震動。「我們的問題不在於紀念陳映真,而在於如何繼承、傳承陳映真的精神」,朱雙一強調,陳映真和魯迅一樣不會過時,「過時的是我們。在幾十年後,陳映真全集將還是中外人們的案前書、枕邊書。」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社工薪資改由機構自行調配? 基層社工反彈 衛福部不修了

$
0
0
2017/11/06 12:00:00
苦勞網記者

衛生福利部今日(11/6)上午召開「修正社會福利補助要點」會議,會前勵馨基金會提案調整政府補助社福機構方式,將現行「實報實銷制」改為「總額勻支制」,即政府撥款一筆總額後,由社福機構自行調配社工薪資,遭各地社工工會批評將導致基層社工薪資更無底線。經社工工會抗議和會中表達訴求後,衛福部決議維持現行補助規定。

全台各地社工人員工會今集結衛福部前抗議。(攝影:張智琦)

今日上午包含台北、桃園、花蓮、台中等地的社工工會齊聚衛福部前抗議,反對衛福部修惡社福補助要點,惡化基層社工的薪資條件。台中市社會福利產業工會籌備小組成員廖家弘表示,衛福部今日會議打算大幅調整目前社福機構人事費和專業服務費的補助方式,分成甲乙丙三案,丙案即現行「實報實銷制」,甲案則由勵馨基金會提出,改為由社福機構統籌政府補助總額,自行調配各社工薪資,沒有設底薪保障;乙案是衛福部的折衷版,採總額勻支,但保障社工最低底薪要達到政府給付的95%。

勵馨基金會表示,現行政府的人事費補助方式採齊頭式補助(補助金額都一樣,一般社工是月薪32,000元左右)處理,不利薪水調整,機構也無法靈活運用薪水,希望得依年資、考績調整薪資額度,讓有經驗的人願意久任。勵馨基金會並強調支持社工薪水調升,但也希望衛福部尊重機構的自我管理,讓勞動條件更為合理。

然而,廖家弘指出,勵馨提出的「總額勻支制」形同是在人事費總額不變的情況下,容許機構挪移資淺社工的薪資來給予資深人員加給和獎勵,將造成新進社工的薪資更低。他表示,機構若認為補助款不足,應該持續跟衛福部爭取,而不是從資淺社工薪資那裏掠奪,造成新舊人員「弱弱相殘」。廖家弘也指出,政府現行缺乏補助查核機制,大量人事補助流向不明,社工更被以各種名目要求「回捐」,若貿然實施總額制,補助資源將更難以確認有無花在基層社工身上。

桃園市社工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陳新皓表示,香港十多年前實施「總額一筆過」的制度,近來香港社福界已在反省這種補助方式的弊病,然而衛福部竟未加反思,就正式討論相關提案,痛斥「非常荒謬」。花蓮縣社工工會的代表也指出,花蓮有社工薪資並未足額給付的案例,仍有「回捐」現象,呼籲衛福部落實查核機制,且不應通過「總額制」。

此外,各地社工工會也抗議衛福部此次會議「黑箱作業」,僅邀請大型社福機構與會,未通知中小型機構和社工工會,是工會主動要求參與,衛福部才開放,要求衛福部未來召開相關會議時,應廣納基層社工意見。

由於工會強烈反對修正補助要點,衛福部次長呂寶靜會議上裁示維持現有的補助方式。呂寶靜也表示,過往會議以地方政府、社福機構代表為主體,近年社工工會陸續成立,基層社工人員的聲音顯得相當重要,承諾之後一定會邀請工會參與。呂寶靜說,會繼續思考如何兼顧民間單位運用補助的彈性,同時又不壓縮到社工人員的薪資,未來將視預算,再研議如何依年資調整薪資。

國內社工普遍低薪過勞,成為有待解決的問題。(攝影:張智琦)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文萌樓屋主索236萬不當得利 連文化局罰款也要日日春付

$
0
0
2017/11/07 12:00:00
苦勞網記者

文萌樓屋主提告要求日日春協會遷出文萌樓勝訴後,日日春於10月20日遭強制遷出文萌樓。屋主林麗萍另對日日春提起「不當得利」訴訟,向日日春索討236萬元,當中竟包含台北市文化局9月底針對屋主開出的50萬罰款。本案今日(11/7)在台北地方法院首次開庭審理,日日春協會在庭外痛斥林麗萍為私利漫天開價,將文化局罰鍰轉嫁給日日春,相當荒謬。

文萌樓屋主控告日日春不當得利案今開庭,日日春在庭外批林麗萍是投機客,呼籲法官為文萌樓古蹟公益性把關。(攝影:張智琦)

今日下午台北地院開庭審理文萌樓屋主控日日春「不當得利」一案,日日春協會開庭前召開記者會指控,屋主林麗萍未善盡維護妓權古蹟文萌樓的責任,反而一邊驅逐文萌樓的文化主體日日春,一邊索取百萬天價的「不當得利」,痛批其「挾古蹟賺私利」、「林麗萍才是不當得利」。

日日春協會秘書郭姵妤表示,屋主向日日春索討236萬元,包含180萬「相當於租金的不當得利」賠償,以及文化局9月底裁罰的50萬罰鍰。她指出,這180萬是日日春過去五年的租金,以每月29,029元計算出來,其基準是民生西路屋齡21年的獨立套房租金,然而文萌樓是具有公益性的市定古蹟,不同於一般私人房產,且屋齡已90年,「根本不能做對照!」

對於屋主林麗萍以日日春佔據文萌樓空間為由,一併向日日春索討50萬文化局的罰鍰,郭姵妤更直斥荒謬,她表示文化局是因屋主未善盡維護古蹟的責任,遲未提交維護管理計畫和修復再利用計畫,才依《文資法》裁罰,且文化局7月底就公開表示屋主不得以「日日春佔用空間」為由不盡維護古蹟之責。郭姵妤批,林麗萍想把罰鍰轉嫁給日日春毫無道理可言,法官不應接受。

郭姵妤表示,日日春一直都願支付屋主合理的租金,過去的調解庭上提出以兩個月17,480元的額度繳付五年租金,加上水電費近60萬元,無奈林麗萍只想漫天開價,以私利侵害古蹟的公共價值,導致協調破局。

因林麗萍怠於維護文萌樓,文化局日前已向媒體表示如11月仍未改善,將依《文資法》強制徵收古蹟,11月底是最後期限。郭姵妤強調,文萌樓落入林麗萍手中後的處境,已充分顯示古蹟被拿來投機牟利之害,也唯有政府徵收一途才能維護文萌樓的價值,日日春將持續關注文化局接下來的作為。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遠航工會開線上記者會 駁斥公司抹黑

$
0
0
2017/11/07 12:00:00
苦勞網記者

自遠東航空企業工會抗議多名會員遭資遣後,遠航的勞資爭議越演越烈,工會日前在網上發布「空服員告白影片」控訴遠航要求空服員替立委造勢、聚餐時逼陪酒等行徑,遠航認為工會抹黑公司,按鈴提告。四名工會成員今天(11/7)晚間八點在臉書直播,澄清公司的不實說法及抹黑,並要求停止打壓工會。

11月2日,遠航工會抗議公司解僱工會幹部。(攝影:張宗坤)

遠航工會近日發布影片《空服員的告白:你所不知的航空公司真相》控訴對公司的各種不滿,遠航董事長張綱維震怒提告,並對工會成員出言不遜。今晚遠航工會召開線上記者會,工會理事長詹文婷表示,開這場記者會的主要目的,是要澄清張綱維在10月31日和11月6日對工會所做的不實指控。

詹文婷表示,張綱維質疑「工會人數不到20人」、「是少數人在鬧」,然而工會成員包括機務、教官和運務,並非沒有代表性。

對於張綱維表示不知工會是否合法成立,詹文婷也出示台北市工會登記證書,證明工會存在並且合法。

詹文婷說,她們製作懶人包影片引起外界質疑,但當中講的每一件事,都是事實,是遠航空服員的「辛酸血淚史」。

詹文婷說,17名空服員遭集體資遣後抗爭的訴求之一,就是飛行加給要照原勞動契約調升,但回任後,卻有人在「靠北空服員」的臉書匿名攻擊,說她們是為了錢回去的,但拿到自己的薪水有何不對?詹文婷認為,遠航對她的抹黑太超過,已達到人身攻擊程度。

針對公司說路跑活動的聚餐並未逼空服員「陪酒」,且員工有領津貼,工會副理事長高廷萱則表示,去年公司路跑活動前的飯局,長官要求空服員幫國外貴賓代表和長官倒茶和飲料,空服員覺得不受尊重。她質疑,「我的服務對象是旅客,但他們是我們的乘客嗎?我的工作是提供機上服務,但這個場所是飛機上嗎?」

高廷萱也說,公司說有兩千元勞務津貼,但沒辦法買掉她們的尊嚴,她們並非自願參加。詹文婷也說,張綱維在記者會上語帶威脅說,「如果不是盧副總,早就下去打她們了」,對公司活動「我們敢說不嗎?」

針對「遠航產業工會」理事莊留寶指工會會員「身材條件這麼好,不滿意去別家」,遠航空服員呂亞莉則批莊的發言「物化女性」,沒有把空服員專業放在眼裡,非常不妥,並指產業工會2011年就已解散,沒有協商資格。

此外,張綱維聲稱沒有延遲發薪水,但工會指所有空服員晚一個月收到飛行加給,確有延遲發放飛行加給的情形。也有網友即時留言,地勤同仁加班費也隔月才發放,但公司說這都有告知,卻都未與同仁協調。

對於張綱維說他解雇的員工「不能勝任工作」,高廷萱則反駁,她工作三年沒有遲到、早退、不守紀律和不到班過,合理懷疑公司資遣是打壓工會。

至於張綱維放話取消今年的公司尾牙,工會則表示,若尾牙的事要怪在工會身上,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詹文婷說,開記者會是想好好跟公司溝通,從未想要公司倒閉,只是爭取勞工的基本權益,讓薪給辦法透明而已。她也認為,對於「非法解雇」這件事,公司應建立公開的考績制度,至少讓被解雇的員工「知道怎麼死的」,並呼籲公司停止打壓工會。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建捷運罹潛水夫症 職災工人今告北市府、業者

$
0
0
2017/11/08 12:00:00
苦勞網特約記者

台北捷運通車已經20年,但多位因捷運工程施作而遭受職業災害「潛水夫症」的工人竟至今仍未獲賠償,工人們於是組成「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戰友團」,今天(11/8)上午正式對台北市捷運局、承包北捷工程的新亞建設公司提起告訴,希望討回最起碼的和解金。

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戰友團今日協同潛水夫症工人,針對北市捷運局與承包工程的新亞建設公司提起告訴。(攝影:張宗坤)

1993年北捷開挖新店線時,引進「壓氣工法」增進挖掘隧道的安全,但卻因為缺乏完整加減壓流程,導致當年有44位工人面臨俗稱「潛水夫症」的永久性職業傷害。根據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秘書、也是當年開挖北捷板橋線的工人賀光卍回憶,1996年後,在工傷協會的介入之下,勞、資、政三方完成了和解協議,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工人都取得了70萬元的職災賠償金,雖然賠償額度不高,但至少是抗爭所換得的成果。

但在這四分之三的獲賠者之外,還有四分之一的工人,因為當年未發病、以及居住在花蓮等偏遠鄉間的緣故,時至今日才發現亦有骨頭發黑(骨壞死)的發病徵兆。戰友團成員顧玉玲指出,雖然工人已經符合當年協議的賠償資格,但主持工程的北市捷運局、聯合承攬工程的日商青木建設與新亞建設公司,卻在和解要件上一再刁難,讓這些後來才發現病發的工人難以取得最起碼的賠償。

對上官商聯手的推諉與卸責,這些確實受到工作環境折損身體能力的工人,歷經一年的調解後,竟找不到一個應該為這些慘況負起責任的雇主。這次共同提起告訴的工人陳定安說,北市捷運局與新亞建設認為,實際上對工人指揮監督的是青木建設,但青木建設卻早已解散。

律師吳俊達強調,該次訴訟只是要向新亞建設與北市捷運局討回當年協議的和解金(考慮1996-2017年間的物價指數後,調整為81萬元)。但他也以剛剛勝訴的RCA二審為例,法院判決往往須時甚久,而且企業要是再上訴,工人也有可能因此拿不到賠償。吳俊達因此質疑,雖然捷運潛水夫症已被認定為重大職業災害事件,但國家到底能幫上工人什麼忙?

日前的RCA一案勝訴,也為潛水夫症工人與未來的職災事件立下了奮鬥的精神。RCA關懷協會理事長劉荷雲說,RCA案官司打了快20年,為了爭取社會的公理與正義、為現在與未來的職災工人爭取公道,大家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同時參與RCA案抗爭的賀光卍也指出,RCA案的奮鬥精神和潛水夫症工人都是一樣的。

學界也來相挺潛水夫症工人的抗爭。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鄭怡雯表示,她在20年前就曾紀錄過潛水夫症工人的抗爭,這些工人受到的傷害實在是「再清楚不過的事實」,她憤怒地說:「20年後還得站在這裡,實在太荒謬!」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劉梅君則直指資本主義社會中「外包」工作的問題,使得資本家能夠輕易逃避賠償勞工的責任。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邱羽凡則從法律的角度切入,強調《勞基法》早已對轉包工作中的每一個轉包商與原來發包的事業單位,課予連帶補償責任。她也認為「工人的健康責任不能轉包,好的勞動法令不被重視,變形工時、砍七天假等壞的條件卻一再被拿出來使用,這個政府非常不值得工人信任。」

該次提起告訴的潛水夫症工人陳定安希望,政府與資方不要再逃避職災補償的責任。(攝影:張宗坤)

責任主編: 

禿鷹謀校產 教部不管? 亞太師生要政院及監院徹查

$
0
0
2017/11/08 12:00:00
苦勞網記者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日前爆出大量科系停招及數百名師生遭逼退,去年(2016)入主亞太董事會的怡盛集團遭控圖謀數十億校產,刻意「把學校辦倒」。數十名亞太師生今日(11/8)接連前往行政院和監察院陳情,要求政府徹查學校董事會買賣涉及的不法情事,並保障教師的工作權及學生的受教權。

亞太學院師生在行政院前抗議怡盛集團謀取校產。(攝影:張智琦)

亞太師生上月曾召開記者會控訴,怡盛集團去年入主亞太後無心辦學,停招多數科系,逼退教職員和學生,意圖使學校停辦,將數十億公共校產轉移到私人手中,然而連日來,教育部始終未積極介入處理。今日亞太師生則在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偕同下到行政院前抗議,高喊「怡盛禿鷹,還我亞太!」

60名教職員離退 多系停招併課

亞太學院湯姓教師表示,怡盛入主學校後,已有60名教職員被迫離職,校方另通過併課,使16名老師面臨沒課可教恐失業的處境。湯姓教師也說,今年二月的學分班課程結束後,十幾名老師到現在沒領到半毛錢,跟校方反映都未獲回應,之前也多次向教育部陳情亞太的狀況,但都沒有下文,希望行政院長賴清德盡速要求教育部介入。

亞太陳姓教師也表示,除許多沒課可教的老師生計成問題,怡盛入主後還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狀況,例如要求不同科系的教師在同一辦公室辦公,磨耗老師的心神;且招生情形不佳,九月時全校日間大學部僅招到一名學生,批評校方公布的招生數字欺瞞大眾。

亞太學院前學生會長、休閒運動保健學系的羅同學說,怡盛入主時承諾說要好好經營學校,但今年寒假過完後都沒看到建設,三月底時學校更宣布停招該系,逼迫全系約30名學生轉學,也未提供學生任何協助,她不得已只好自行轉學,現在亞太在校生仍擔憂學校「會忽然倒閉」,希望政府能保障學生的受教權。

多名學生站出來抗議怡盛集團「把學校辦倒」的行徑。(攝影:張智琦)

高教工會批教部怠忽職守、賤賣公產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指出,亞太學院2001年起原由教育部派任公益董事接管,但去年教部卻疑似「私相授受」,把公益董事轉賣給怡盛集團,改由怡盛接掌董事會。此後怡盛不但主動停招11個科系,施壓學生轉學,還介入校務、將校內警衛改聘為自己旗下的保全,甚至挪用學生事務費來聘僱律師控告異議者,質疑董事會的行徑已違反《私校法》及利益迴避原則。

林柏儀也指出,怡盛未經協商即刪減亞太教師學術研究費,使亞太教師至今每月遭欠減兩萬元以上的薪給,違反《教師待遇條例》。他痛批怡盛行徑宛如禿鷹,亞太案醜聞爆發至今,教育部態度依舊裝聾作啞,不願面對將國家公共資產拱手賤賣給財團的錯誤,宛如高教版的「獵雷案」,要求政院徹查。

高教工會辦公室主任陳書涵則指出,教育部研擬的《轉退條例》及政策,讓財團可以入主大專院校董事會,並允許學校被辦倒、師生被趕走後,董事會還可以將校產挪移到他們手中,因此財團才相繼入主各大專院校,目的是把學校辦倒,掠奪數十億的校產。她強調,這些校產屬於公共教育資產,應回歸高等教育使用,將持續反對教部的《轉退條例》,避免類似案例再次發生。

行政院由教科文處許姓參議出面接受亞太師生陳情,但只說會「依法處理」,並表示教育部今日有到亞太學院做訪視調查。然而,林柏儀不滿地質疑,教部把董事奉送給私人財團,已涉違反《私校法》,還期待它來調查?他認為政院應主動徹查有無不法,並表示政院一個月內如未對亞太案和師生權益做適當處置,高教工會和亞太師生下次不排除找蔡總統抗議。隨後一行人轉往監察院陳情,要求監委糾正、彈劾教部涉及亞太案的不當官員。

責任主編: 

勞基法拍板 賴揆稱「四不變」 勞團:不變個屁 全面開戰!

$
0
0
2017/11/09 12:00:00
苦勞網記者

行政院院會今天(11/9)上午拍板定案通過《勞基法》修正案,行政院長賴清德會後親自召開記者會說明修法內容,強調此次修法有「四個不變」、「四個彈性」。然而修法內容確定鬆綁「七休一」及提高加班上限,政院外有工會勞團聚集千名群眾抗議,痛批此次修法一旦通過將使《勞基法》形同虛設,乾脆裁撤勞動部。勞團在政院外大動作焚燒草案條文,並宣示即日起與民進黨政府全面開戰,誓言要在國會擋下本次修法。

勞團稱此次是史上最爛的《勞基法》修正案,在行政院外憤怒焚燒條文。(攝影:王顥中)

「四個不變」其實都會變

賴清德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此次修法有「四個不變」:正常工時不變、週休二日(原則上)不變、加班總工時不變、加班費率不變;「四個彈性」:加班彈性、排班彈性、輪班間隔彈性、特休運用彈性。台南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黃育德帶頭痛批,只要有了後面那「四個彈性」,前面的「四個不變」其實全都會變,高呼「不變個屁」、「彈性個屁」。

在賴清德所謂「四個不變」中,「週休二日不變」,只是就原則上而言,只要經工會或勞資協議後,就可以挪移例假,最長將放寬為可連續上班12日;至於「加班總工時不變」,是指三個月為一週期計算,總加班工時不得超過138小時(平均每月46小時,同現制),但單月加班時數上限則放寬到54小時;而雖然「加班費率不變」,但加班工時卻降低為「核實計算」(現制為做一給四,做五給八),因此總加班費將會減少。

賴清德聲稱此次修法是根據「台南經驗」,南市產總今天大動員北上打臉賴清德。(攝影:王顥中)

勞動法學權威邱駿彥上街聲援

現任勞動部法規會委員,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邱駿彥今天也上街力挺勞團,邱駿彥表示,自己研究勞動法30年,看到各國都努力調高勞動條件水準,勞動法的最低基準是為了維護人性尊嚴,讓勞工活得像人,如果政府把勞動條件最低基準往下調低,會讓台灣勞工走向更糟糕的處境。

邱駿彥指出, 2014年台灣的年總工時排全世界第四位,名次越前面,經濟只會越困難,蔡英文在2016年選舉時對勞工提出了六大政見,第一個就是縮短年總工時,但今天要調低勞動條件,不只沒辦法縮短工時,還要讓大家承受更大的痛苦,直言「一例一休才剛通過,沒有國家修法施行不到9個月就又要改的,才9個月,結果如何都還不知道,就要改,更何況還改更差!」

駁政院「勞工想加班」說

這次政院提出修法,賴清德表示,是自己的「台南經驗」,顯示中南部很多勞工想賺加班費。邱駿彥批評,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勞工平均一個月加班時數只有14小時,質疑「增加8小時正當性何在?」

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是以加班費支領情況計算,而非實際加班時間,統計結果只有14小時,就顯示目前企業主讓勞工加班卻沒給加班費。

邱駿彥表示,很多企業主反映加班時數不夠,所以要從每月46小時調到54小時,但如果46小時加班費都有給足,以月薪36,000為例,若拿滿46小時的加班費,一個月至少就有42,000,台灣根本不會普遍低薪。「行政院說中南部很多勞工想加班賺更多薪水,若我是行政院我會很慚愧,勞工薪水那麼低,還必須靠加班才能養家過活。該考慮的不該是增加加班時數,而是設法讓雇主給勞工加薪,這才是政府該做的事。」

此外,根據今日政院通過的版本,未來勞工最多可能連續4個月都要加班54小時,以三個月為一週期計算,總加班工時不得超過138小時,雇主安排勞工一月跟六月做30小時,二月到五月便可連續4個月加班54小時。邱駿彥痛批行政院:「當勞工是機器人嗎?」

勞動法學權威邱駿彥上街聲援勞工,表態反對此次修法。(攝影:王顥中)

勞動部淪橡皮圖章 勞團諷乾脆撤掉

此次《勞基法》修法放寬「七休一」為「做十二休二」,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並經勞動部指定公告的程序即可。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陳淑綸質疑,中央有哪個部會會不力挺自己管轄的企業、機構雇主?「衛服部會擋醫療院所、社福機構放寬嗎?交通部會擋運輸業者放寬嗎?教育部會擋私校放寬嗎?…」,陳淑綸痛批,這種修法,使勞動部淪為聽命於其他部會的橡皮圖章,「這樣勞動部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此外,邱駿彥也表示,條文中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勞動部公告的程序,是針對「行業」做審查,而非不是審查「企業」或「工作者」,只要經過認定,就整個行業通過放寬,「這種修法,無法忍受!」邱駿彥表示,如果有特殊行業有彈性需要,可以提供例外,但不能把例外當原則,不能讓台灣所有勞工都放寬連續工作12天,這種修法,一定要反對。

修正案送立院 勞團將開啟下一戰

上午在政院場外的抗議聲中,行政院同步在院內強硬通過修正案,勞團憤而焚燒《勞基法》修正條文,黃育德表示,未來戰場將轉往國會,呼籲大家打電話給選區的立委辦公室與服務處,表達反對《勞基法》的意見,如果民進黨執意通過修法,明年大選更將呼籲勞工拒投民進黨。

今日政院場外,抗議群眾在得知行政院已通過修正條文並召開記者會時,許多人都按耐不住醞釀欲與警方發生肢體衝突,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研究員陳柏謙表示,此次修法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嚴峻的一役,是《勞基法》史上最惡劣的翻修,如果真的修法通過,代表台灣勞工根本被資本家與政府「看雖小」,陳柏謙強調,不用等到2018選舉,從即刻開始,勞團將與民進黨政府全面開戰。

工商團體稱台灣有「五缺」,今日勞團上演行動劇,指勞工也有「五缺」,是缺薪水、缺休息、缺健康、缺尊嚴、缺工會,卻被賴清德打倒在地。(攝影:王顥中)行動劇諷賴清德與資本家聯手打壓勞工、架空《勞基法》。(攝影:王顥中)勞團怒喊賴清德「缺德」。(攝影:王顥中)工會高舉「反對修惡勞基法」標語。(攝影:王顥中)群眾將標語朝行政院方向丟擲。(攝影:王顥中)

責任主編: 

限制加班剝奪勞工選擇權?歡迎回到19世紀!

$
0
0
2017/11/10 12:00:00

過去幾天,不管是行政院、勞動部還是資本家,支持民進黨政府此次《勞基法》改惡中放寬各種工時與加班限制的起手式,千篇一律都是:

反對放寬工時和加班限制的只有貴族勞團,多數勞工也想多加班賺錢、法律不能剝奪勞工的選擇權、限制加班反而讓弱勢勞工更難生存......。

說來可悲,這種論述像極了19世紀上半英國在討論制定工廠法來保護童工時,工廠主反對立法的藉口。當時,英國工人的工資實在太低,為了維生糊口,以及父母因薪資被不斷壓低而必須雙雙外出工作時,很多時候小孩根本沒有人能照顧,此時,許多6到10歲的兒童都得跟著進入到工廠或礦場成為童工貼補家用。在一些工廠、礦場,甚至可以看到年紀4、5歲左右的童工。

(圖片來源:baavar.mn)

當19世紀上半英國社會出現試圖制定法令限制保護童工的聲浪時,英國資本家反對的說詞,其中一項,就是主張限制童工會讓工人家庭的經濟陷入困境,而且,兒童如果不待在工廠,出去在外沒人看顧反而危險。很多廠主同時不斷強調,兒童是被父母「自願」送到工廠來工作的,一旦立法限制,等於剝奪了工人的選擇權。

這個說法,現在看來當然顯得可笑與荒唐。事實上,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已經分析得很明白,19世紀英國童工的問題與處境,不是什麼父母的權力濫用造成資本對兒童的勞動剝削,相反地,是資本主義的剝削方式,通過壓低父母的經濟基礎,來迫使父母將兒童送進工廠。

而英國整個19世紀的發展,終究因為國家機器逐漸體認到必須確保兒童在一定年齡前健康的成長成為成熟的勞動力,否則對資本主義長遠發展本身也是不利;同時加上工人運動的不斷挑戰,立法對童工的保護與限制終於取得持續的進展。

然而,真正魔幻的是,這種兩個世紀前資本家荒唐的藉口與托詞,竟然成了21世紀台灣政府官員與工商團體,推動毀滅《勞基法》工時與加班各種規範時堂而皇之的理由。

坦白說,讓人忽然有一種時空嚴重錯置的強烈悲涼感。

歡迎回到19世紀!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論警察與自由派的虛妄

$
0
0
2017/11/12 12:00:00
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教授
譯者: 
原文刊載於美國《雅各賓》(Jacobin),原文標題為"Police and the Liberal Fantasy"。

現在正是論辯警察制度改革的重要時刻。

隨著川普(Donald Trump)入主白宮,以及傑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1擔任司法部長,許多自由派人士認為這是對於推動警察咎責制度的一大威脅,而這些改革人士的意見通常受到市長們、大型司法改革團體以及媒體的青睞。他們的優先議程包括:敦促警方使用新科技產品,例如隨身攝影機與智慧型手機;增加訓練以消除偏見、降低衝突;推動警察組成背景的多樣化;新型態的社區警察維安(community policing),以及警察咎責機制,例如市民審查委員會。

與此同時,質疑自由派改革方案的聲音開始出現,並且呼籲更為徹底的改變。這樣的聲音通常來自廢除監獄運動,運動者將警察維安視為國家鎮壓力量的一部分,進一步鞏固社會不平等現象的存在。「非裔青年計畫100」(Black Youth Project 100)、「關鍵抵抗」(Critical Resistance),以及「青年正義聯盟」(The Youth Jutice Coalition)等團體疾呼採取措施,取消警察維安,並將原本投注於警察的資金,轉為支持青年計畫與經濟發展的預算。

此外,越來越多學者對現代警察維安造成的不公義現象提出深刻的分析。安德莉雅・芮姬(Andrea Ritchie)於《拒絕隱藏》(Invicible No More)一書中詳述警察在學校、街頭、邊境,甚至是住家等場所對於有色婦女及女孩濫權的現象,並且結論到:「要使有色婦女而言得到真正的安全,就必須停止『對毒品宣戰』2、破窗政策3以及『反恐戰爭』。」保羅・巴特勒(Paul Butler)在其震撼的新書《鎖喉》(Chokehold)中堅定表示:有朝一日監獄與警察必須被那些真正對有色族群有所助益的機構所取代。

對於上述團體與學者而言,警察改革的目標——一如社區運動者芮秋・赫辛(Rachel Herzing)一針見血指出——「不應只是改善警察功能,而是進一步減少警察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2014年8月13日密蘇里州弗格森抗議行動現場的警方。(Jamelle Bouie / Wikimedia)

重建警察的正當性?

成長期間的我觀看例如《飛車勇士》(Adam-12)等影集,這些節目將警察描繪為鐵面無情的執法者。這就是1960與1970年代的好萊塢。1965年瓦茲反抗事件(Watts Rebellion)爆發後4,媒體產業便孜孜不倦地粉妝洛杉磯警察局的專業形象。

時至今日,我們周遭仍充斥各種以警察為主題的戲劇與電視實境秀,就內容與目的而言,其實與1960及1970年代大同小異。雖然有些節目可能更注重細節,但大體而言,這些節目中的警察,大多身陷龍蛇虎穴,有時遭遇良心苛責,仍努力打擊犯罪。即便有時警察以腐敗或殘暴的形象出現,一如《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或《光頭神探》(The Shield)那樣,其蘊含的潛台詞都是一樣的:警察隨時準備好對壞蛋迎頭痛擊。

這些大多是自由派的幻想罷了。一如研究警察多年的學者大衛・貝里(David Bayley)指出:

警察無法預防犯罪的發生。這是現代社會最大的秘密。無論是專家或是警察都了然於心,只有社會大眾被瞞在鼓裡。然而警察假裝自己是防範犯罪的最佳選項,然後不斷宣稱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資源——特別是人力的增添——他們就能保護社區免於犯罪的侵害。這種說法純屬荒誕。自由派的改革議程,背後的信念是:為了全社會的福祉,警察使用武力有其正當性。對於自由派而言,經由選舉與其他民主程序所產生的現代國家,是最能代表普遍民眾意見的制度;因此任何藐視國家的人,警察自然而然會找上門。

不是說自由派給予警方空白授權。自由派堅稱警察有責任適當執法並且遵循法律規範,這是自由民主社會的警察與獨裁政權的警察的不同之處。

自由派也不認為美國警察制度完美無瑕:他們坦然承認警察經常自己破壞民眾對於他們的信任。但是自由派將此視為個別警察的錯誤,透過某種懲戒程序或是改進訓練與監督即可改正。

假設某個警局被揭露存在歧視、暴力、毫無專業性等等問題,自由派主張可以透過訓練消除歧視,一改以往的不良作法,或者更換領導階層,並且輔以各種監督機制來改善問題。對於種族歧視與濫施暴力的警察,可以拔除其職位,重新恢復一個毫無偏見的執法系統。對於自由派而言,警察改革從來只是採取哪些措施,藉以重建一個合理的執法系統。

對警察人員進行改革,使他們的訓練更精良、更容易被咎責,並使種族歧視的現象減少,這些都是值得稱許的目標。但是這些改革都未觸及一個基本問題,即警察機構的基本功能,從來無關大眾安全或犯罪管制。

誤判問題,使自由派的改革計劃大打折扣。娜歐米・村川(Naomi Murakawa)指出,自由派刻意忽視美國長久以來的種族歧視問題,導致過去警察與司法犯罪改革改革的不足。自由派不願承認奴隸制度與吉姆・克勞法(Jim Crow)在白人菁英階層鞏固財富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同時也使黑人無法享有基本生活權利;相反地,自由派只願推行一些最溫和的社會措施——同時輔以嚴厲的刑法制度,透過後者改變黑人的行為,使他們在勞動市場上更具競爭性。對於犯罪問題,自由派的解方不是全面的就業計畫,而是減少挹注於社會福利的預算,並投入大量資源在嚴苛的警察維安上。

當警察被要求解決問題時,究竟他們真是這些問題的合適解方嗎?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少之又少。

警察的功能

如果自由派對於警察有著錯誤的認知,確切而言,警察在社會之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簡單來說,警察的主要功能藉由鎮壓社會運動,以及嚴格控管窮人、工人階級與非白人社群(三者都是經濟與政治上處於劣勢的一群)的行為,設法維持(甚至是再製造)不平等的情況。根據學者馬克・紐克里歐斯(Mark NeoCleous)的說法,警察存在的目的,是「杜造社會秩序」——一套建基於剝削制度的社會秩序。

美國式資本主義的運作,並非為了所有人的福祉;相反地,對於美式資本主義而言,利潤才是最重要的。經濟菁英對政治進程施加龐大的影響力,為他們量身定做的法律則由警察執行。即便群眾運動取了得諸如投票權、籌組工會權等民主成就,對於受壓迫的社群而言,警察的職能仍是武力鎮壓,其存在的本質絕非良善,亦非單純執行社會集體同意的法律而已。克里斯安・威廉斯(Kristian Williams)指出,「警察是國家鎮壓機器面對民眾時的前線人員。」

在情勢允許的情況下,警察會積極搶得先機,在任何威脅秩序的運動形成之際便加以阻斷,如有必要,警察將重拾暴力手段。對於警察而言,重點在於維持既有秩序。

根據情勢,警察採取的行動也有所不同,但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這即是警察形成的過程。

大衛・貝里(David Bayley)的著作詳細說明誕生於18世紀的現代警察維安制度;當時隨著政治與經濟的發展,社會也開始出現動盪,而既存的私人、公共以及非正式管道都無法緩和這樣的不安。要求公平正義的呼聲,面對的是不斷擴張的國家力量。

雖然警察制度的具體形式,為了回應抵抗形式的變化——無論是奴隸反叛、大罷工、發生在監獄或是街頭的暴動——而隨之改變,其基本功能仍相同:為一個充滿經濟與政治不平等的制度代為管理窮人、移民以及非白人社群。

過去數十年來,警察執勤的業務範圍或頻率都有大幅的增長。越來越多警察投入執行漸趨嚴苛的法律,入監人數、經濟剝削程度以及警察濫權的情況隨之達到前有的局面。警力擴張反映在入監人數規模的成長之上,而後者則可歸咎於一連串經濟與政治危機。

1960與1970年代,民權運動萌發之際,政客們急於尋找獲得白人選民支持的新方式。正如米契爾・亞歷山德(Michelle Alexander)等人指出,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於1969年至1974年擔任美國第37任總統)利用「法律與秩序」等詞彙,試圖煽動種族恐懼,結果是許多南方白人(美國南北戰爭後)重建時期之後,決定再一次將票投給共和黨。而民主黨則在1988年其總統候選人麥克・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因為「對打擊犯罪過於軟弱」意外落敗後,決定採用與共和黨相同的策略;循著這條路線,1994年柯林頓(Bill Clinton)提出犯罪法案,該法案無疑是一場政治災難,美國政府因為該法案增添數以萬計的警力,也使對毒品與犯罪宣戰的衝突越趨升高。

美國經濟現況的變化也對警察維安沿革有重大的影響。1980年代早期,經濟的急遽衰退創造出一批大多是非裔美國人、而且看似永難翻身的下層階級,這群人大多被排除在正規經濟之外。政府回應這個現象的作法,卻是全面動員利用密集的社區警察維安與大規模逮捕入監,來管理這群新的「多餘人口」。隨著失業、貧窮與無家可歸的情況惡化,政府與警察、檢察官則攜手抹黑這一大群人口為罪犯,輔以「破窗理論」或是「超級惡棍」(superpredator)等荒誕的迷思。5

對於窮人與工人階級而言——特別是非白人社群——警察似乎無所不在,其存在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威脅。

犯罪與警察維安

當然,警察業務不僅是鎮壓社會運動以及掃蕩窮人。現在警察業務也包括公共安全與犯罪防治,姑且不論其手段如何失當。為了解決嚴重的犯罪問題,當局設計了資料統計警察維安(Compstat)與其他管理技術,並且為此投注許多資源。

但是打擊犯罪的方針本身即是社會控管的一部分。包括強納森.西門(Jonathan Simon)的《刑罰治理》(Governing Through Crime)或是米契爾・亞歷山德的《新吉姆・克勞法》(The New Jim Crow)在內,已有許多研究顯示,種族與階級不平等的因素、以及當局對於潛在社會與政治動盪的考量,形塑了何種行徑將被視為犯罪,以及什麼樣的行為將被鎖定為需要管制。

當富人犯罪,刑法系統卻加以忽略,甚至網開一面,即便富人的行徑已對社會造成嚴重傷害。與此同時,刑法制度卻不斷認定窮人與非白人族群的行為非法,包括那些對社會造成極小傷害的行為。當局通常以行政管理或民事執行的方式處理富人的犯罪,而非採取嚴峻的警察維安、刑事起訴以及入監服刑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銀行家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入監,即便他們顯而易見的詐欺行徑導致大規模失業、無家可歸以及經濟動盪。

美國犯罪防治是一套根基於管理「危險階層」的制度,卻同時偽裝自己是公正的制度。

今日的警察與殖民時期相差無幾。其存在的目的,都是執行一套以維持、再生產經濟不平等為目的的法律,通常根據種族不同決定誰將在這套制度中受益或受害。最為人譴責的例子即是「對毒品宣戰」,數以百萬計的民眾飽受刑法制度折磨,絕大多數都是黑人與棕色人種;這些人的生活因此被摧毀、社區不得安寧,然而使用藥物的情況,或是取得藥物的容易程度,卻未因此降低。

或許警察真能控制犯罪(雖然實際上警察也無法拍胸脯保證),其運作仍是充滿階級與種族猜忌——如果還稱不上是明顯的敵意的話。雖然個別警察不必然身懷偏見(雖然很多警察確實帶有種族與階級歧視),警察制度最終的目的總是與控制窮人與非白人族群有關,而非實踐真正的正義。

警察以外的替代方案

不難理解,以往人們總是向人們向警察尋求提供安全與保護,特別是窮人,他們飽受街頭犯罪之苦,而在施行新自由主義財政緊縮政策的數十年之後,地方政府已無意願或能力尋求改良的社會政策,儘管這樣的政策無需使用武裝警力,就可能解決犯罪與失序問題。

心理衛生機構關閉紛紛關閉之後,人們遭遇精神疾病的危機時,警察成了人們優先尋求協助的人。當年輕人不再擁有充足的學校、工作機會,以及休閒設施時,他們組成幫派,作為互相保護的手段,或是為了生存而投身黑市,包括販售贓物、藥物以及性交易。當貧窮問題漸趨嚴重、房價上漲,政府無法提供人們可負擔的住宅時,警察卻採取嚴峻的「破窗」政策(打擊犯罪)。

任何以減少犯罪、改善社會現況,以及實現種族正義的計畫,都必須處理上述問題。而答案絕非更多的警察與監獄。

社區需要更多政治權利與資源,自力設計出一套減少犯罪的策略。把人關入監獄的資源,可以省下來轉而投入社區的心理衛生服務、青年計畫以及工作機會。違法者可以透過社區服務計畫對被害者與社區進行賠償,或是承諾不再使用藥物或戒酒的協議,以及參與適合的計畫。

不過,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這樣解決。合理的住宅與就業,以及持續發生的收入結構兩極化與住宅的種族歧視問題,必須以系統性方式解決。提高最低工資,恢復公共運輸系統,打擊住宅歧視,對於已經貧窮的社區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解決的龐大問題。

芝加哥的黑人青年計畫提出一套能夠實際改善高犯罪社區經濟的發展計畫,而且無須依賴警察與監獄。他們的「打造黑人未來」計畫要求當局提供足以維持一個家庭生活於貧窮線之上的補償金或是工作機會。

「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也描繪出一套實踐經濟與政治正義的計畫,內容包括:根據黑人社區提出的優先事項,投入更多資源於學校與社區。計畫的核心是一套經濟正義的方案,包括補償金,將能減少不平等,改善個人、家庭與社區現況,並且保護環境。他們要求大規模的就業計畫,對華爾街的強取豪奪予以限制,以及對工人全力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

同樣地,鄉村地區也需要協助。使用鴉片的情況增加,與鄉村窮人下降的移動能力,以及對毒品宣戰的政策有關。簡化的保護主義與好戰的反移民狂熱份子不可能帶來長期的穩定,透過創造綠色工作機會、基礎建設發展,以及非毒性的食物生產,鄉村地區在經濟上可以變得更穩定。減少對那些將工作機會外移至缺少勞工權利或環境保護的跨國公司的補助,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現代警察維安制度即是對窮人宣戰,無助於民眾安全或是社區發展。即使警察真能解決問題,也是透過國家機器最令人髮指的鎮壓方式來完成,代價是摧毀數以百萬計人的生活。我們不能要求警察解決我們的問題,相反地我們必須自我組織共同追求真正的公義。我們必須贏得一個符合人民需求的社會,而不是一個為了追求私人財富、卻犧牲其他所有人的社會。

  • 1.傑夫・塞申斯是川普政權的司法部長,前共和黨籍阿拉巴馬州議員;政治立場保守,反對同性婚姻、墮胎,並且主張以強硬手段阻止非法移民。
  • 2.對毒品宣戰一詞源於1971年時,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在一場記者會中宣稱藥物濫用是「頭號公敵」,表示將對毒品宣戰,其方式概括而言即是透過消滅毒品源頭、禁止,以及逮捕入監的方式。有論者指出由於根據供需原理,未能抑制獲解決需求端,是對毒品宣戰的失敗原因。對毒品宣戰也造成美國入監人口大幅增加,每年約有一百五十萬名美國人因此入監,其中每五位非裔美國人,就有一位因藥物相關法律入監。
  • 3.破窗理論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認為如果放任一棟有些許破窗的建築不管,破壞者將破壞更多窗戶,甚至進入建築物內佔領、縱火,最終將導致更多犯罪行為的產生。因此,破窗理論對輕微犯罪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或是對青少年犯罪者施以峻罰,主張將因此減少更嚴重的犯罪。
  • 4.瓦茲反抗事件起於1965年,名為馬其特・佛萊(Marquette Frye)的非裔美國摩托車騎士因酒駕而遭洛杉磯警察於路邊攔下逮捕,由於瓦茲社區的居民認為警方使用暴力,最後衍生為為期六天的暴動,洛杉磯警察並向加州國民警衛隊求援四千名人力來鎮壓這場暴動。這場暴動發生的背景,是洛杉磯警察長期以來惡名昭彰的種族歧視與濫用暴力,以及加州當時仍存在種族隔離的現象,例如非裔與拉丁裔居民不得租賃或購買許多地區的住宅。
  • 5.「超級惡棍」一詞出自1996年時,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表示政府應致力對付幫派問題,認為幫派已是全國性的問題,必須以強硬的政策回應。希拉蕊指涉幫派中的青少年成員是「超級惡棍」,形容他們「毫無良知、同理心」,並表示「我們可以討論為什麼他們會演變至此但當務之急是使他們伏法就範。」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大地民謠巡演:新工人藝術團的萬里文化長征

$
0
0
2017/11/12 12:00:00
新工人藝術團團員,著有《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

時值2017年,新工人藝術團成立15周年了,改革開放也快40年了。經過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1978年之後的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今天,中國進入了新時代,有革命的遺產,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實力,也有3億打工者和1億打工子女迷失在城鄉之間的沉重與悲傷,也有探索新工人文化和新鄉村建設的不懈努力!

在此歷史時刻,新工人藝術團設計了「大地民謠全國巡演」計畫,主題是「生態公益城鄉互助」。巡演已於11月3日從北京出發,兩輛自駕車,一行7人(樂隊5人+1名傳播專員+1名影像記錄專員)。一路南下,路線是:北京–洛陽–蘭考–民權–南陽–信陽–武漢–長沙–宜春–北京,往返1萬公里。沿途拜訪各地公益組織,參與各地合作夥伴組織的文化藝術活動;為在地社區/社群舉辦「大地民謠音樂會」義演活動;與社會各界公眾分享交流。新工人藝術團來自新工人、服務新工人。新工人群體來自農村,心繫家鄉,是連接城鄉的橋樑,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也將成為振興新鄉村的主要力量。振興鄉村不只是經濟振興,也是文化振興,因為有文化才有根。大地民謠是一次文化的萬里長征。

新工人藝術團展開「大地民謠巡演」活動。

11月9日上午,天高雲淡,沿著白雲寺鎮的商業街走進去,遠遠看到毛主席在向我們招手,手裡拿著鑲嵌著五角星的八角帽。河南省民權縣白雲寺鎮供銷合作社辦公大樓就坐落在這裡,牆面上印刻著一行大字:為人民服務,下面書寫的是詩詞《沁園春‧雪》。街道盡頭,「生態·公益·城鄉互助:大地民謠巡演」的大幅背景懸掛在剛剛搭建的舞臺上。在民權供銷合作社和民權愛心家園志願協會的支持下,北京新工人藝術團和當地豫劇團馬上要為大家獻上一場別具一格的演出。

早上7點半出發,8點到來到演出現場,當地工作人員已經把音響準備好了。但是,樂隊上場調音的時候發現設備沒有低音,幸好藝術團帶來了自己的小型音響設備。本來預計9點開始的演出終於在10點鐘開始。

首先,睢縣豫劇團的成員為大家獻上豫劇演唱。演唱的大部分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傳統曲目。當演唱《一家人歡天喜地》的時候,我看著台下的500多名觀眾,讓人揪心,觀眾們幾乎都是老年人,扶老攜幼,簡直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大聚會。一曲現代豫劇《花喜鵲》的片段讓我沉痛,內容是,一位元叫苦妮的老人,年輕喪夫,一個人把三個兒子撫養長大,他們成家生子之後,老人已經年老體衰,被逐出家門,苦妮來到山中破廟,上吊自盡前淒淒慘慘地的哭訴。這個時候,我不敢看下面老人們的反應。

然後,當地的一些文藝工作者上臺演出,大都演出翻唱的歌曲,包括:《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小白羊》、《北京頌歌》、《美麗的九寨》、《兄弟乾杯》、《愛的奉獻》、《為了誰》等。有一位原創歌手演唱了自己的代表作《思念故鄉》,嗓音非常清純悅耳,她叫劉豔,民權人,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出版了10多張專輯了。

這個時候,已經11點多了,觀眾已經減少到不到100人,因為學生們快放學了,老人們要回家給孩子們做飯,自己也要吃飯。供銷社負責人彭峰來向我們道歉,說設備沒有安排好、時間沒有安排好。孫恒說:「不要在意,我們大地民謠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推動當地民眾文藝組織的興起,昨天晚上,聽說愛心家園要成立藝術團,這比我們自己上臺演出更加重要。」11點半,新工人藝術團上臺演唱,台下只剩下50多名觀眾,大多數是供銷社工作人員和愛心家園的志願者,大家本來站在觀眾兩側,此時,大家都站在舞臺正下方,志同道合的夥伴們臺上台下互動起來。

演出現場,愛心家園的志願者是我們的鐵桿粉絲,還有幾位其他人也堅持到了最後。有一個12、3歲的小姑娘,蓬頭垢面,滿目愁容,我們剛剛到演出現場的時候她就在那裡了,她直接沖著我走過來,告訴我:「我花了3元錢買了這個彈弓,我會打鳥。」我說:「你去樹林裡打鳥,在這裡人多危險啊。」過了一會兒,她和一位老人家吵起來,我扶著她的肩走到一邊兒,她對我說:「如果她敢搶你們話筒,我就打她。」我說:「打人不解決問題,如果她搶,我們好好勸她就行了。」然後我們聊起來,得知,她有癲癇病,從來沒有上過學。後來,愛心家園的志願者給了她一件志願者馬甲,她拿過來問我這是不是給她的,我幫她穿上馬甲,說:「應該是吧,穿上它的意思就是要去幫助別人。」她的臉上展開笑容走開了,遠遠望著她,發現她在用手拼命去整理自己的頭髮。另兩位鐵桿粉絲是一對夫妻,丈夫推著躺在架子車裡的妻子;丈夫告訴我,妻子屬猴,49歲,半身不遂;他們開始在舞臺南側,發現那邊沒有陽光,丈夫又把妻子推到舞臺北側太陽下面。

下午,彭峰帶我們去白雲禪寺參觀。順治皇帝在此剃度,康熙皇帝三次尋父到此,順治為了躲開兒子的干擾只好隱居去了五臺山。鼎盛時期這裡曾有1300多位僧人,現在只有16位,500多畝的皇家禪寺,如今只剩下50畝。雖然仍舊很多殘垣斷壁,但是已經開始保護和修復。悠久的歷史、傳奇的故事,康熙親自播種的已經400多歲的老槐樹,這些如果是在某座一線、二線城市,必定早已成為熱門旅遊景點。

晚上,彭峰和妻子劉金枝盛情款待為我們送行。金枝是愛心家園的負責人,過去10多年一直組織一個擁有1000多名志願者的團隊為老人和兒童服務。餐桌上,我們認真聆聽了他們夫妻如何從不同的角度為當地民眾服務。金枝說:「我們不求做大,我們要扎扎實實服務,現在的服務活動都是通過志願者自己募捐來開展。」為了實現為人民服務,彭峰通過「農村資金互助社」承接了政府的供銷合作社的改革重任,將民間力量和政府力量有機地結合起來。彭峰說:「一個依託金融服務來開展綜合服務的團隊必須具備下面三個素質:專業的金融知識、嚴格的管理制度,心胸寬廣和不謀私利的領導層。否則,必然做不長久。」

我看到:破敗的鄉村、孤苦的老人、被拋下的孩子;我也看到: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底蘊、不朽的愛心。我們並沒有丟棄中國革命的優秀遺產,在民權這裡,我看到,新時代成長起來的新人具備承上啟下的能力和方法。

責任主編: 

2017秋鬥 嗆小英靠攏資本家 總統府前怒丟400小豬撲滿

$
0
0
2017/11/12 12:00:00
苦勞網記者

一年一度的社運盛事「秋鬥」今天(11/12)登場,超過60個民間團體組織串連,上午先在台大校友會館共同召開記者會,針對「勞工」、「土地」、「教育」、「移工/移民」等4大議題向蔡英文政府提出批判與主張,近日《勞基法》修惡鬆綁「七休一」箭在弦上,土地迫遷案又在各地頻傳,秋鬥團體高喊「政府極右強壓迫,人民覺醒拚生存」,記者會後遊行前往凱道,群眾先將鐵鍊圍繞在身上,象徵政府對人民的箝制,接著將400多個蔡英文選舉期間募款的「小英撲滿」砸向總統府表達抗議。

秋鬥遊行帶著小英撲滿上街。(攝影:王顥中)

小英撲滿被丟向總統府,「還豬於英」。(攝影:王顥中)

今年秋鬥分別區分為「勞工」、「土地」、「教育」、「移工/移民」四大主軸,在「勞工」政策方面,首推工時問題,不僅反對近日蔡政府主導的《勞基法》修惡,還要求歸還上次修法時砍去的七天假。勞團指出,各國的工人運動在19世紀都爭取到讓工人每周至少放假一天,確保基本休息,但台灣未來的修法恐將讓工人處境嚴重倒退,甚至不如19世紀末的歐洲。另外,產業民主與工會保障也是關注主題,桃園市產業總工會幹事魏豫綾表示,應仿效部分歐洲國家在上市櫃公司中設立勞工董事,讓熟悉公司運作的勞工參與公司決策,監督公司的財務與治理,落實產業民主。

在「移工/移民」方面,移工團體批評,蔡政府大力宣傳「重視移工人權」,但另一手卻放任移工政策壓迫移工,從越勞阮國非遭警方9槍擊斃的事件凸顯出的移工在台處境,雖然震驚社會,但至今並未無任何具體改善措施。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今日提出多項訴求,包含廢除仲介制度,改善移工來台遭仲介抽取高額仲介費,導致錢還沒賺到就先背負債務的問題,改為政府對政府直接引進;廢除《就業服務法》第53條對移工自由轉換雇主的限制,避免移工違法雇主卻舉證困難只能隱忍的狀況;改善家務移工的勞動條件,廢除由個別家庭聘僱看護工的現制,改為統一由機構聘僱移工,再與本地長照人員輪替派送到個別家庭;取消藍領移工的工作年限,避免移工成為資本家的免洗筷。而近日移工團體在全台辦理「模擬公投」,也凸顯非公民正在爭取參政的合法權利,移工團體指出,移工在台人數突破60萬,遍布各產業充當底層勞動力,對社會的貢獻與台灣人無異,應該要能參與跟自身相關公共政策討論與決策,享有投票權。

除移工外,移民團體還指出,在台新移民如今仍受諸多不公平待遇,包含針對21國外籍配偶實施「境外面談」,美、日等國家只要備齊單身證明就可在台結婚,但印尼、越南等國配偶卻必須來回奔走,先在母國辦妥結婚程序,明顯雙重標準。此外,《國籍法》中還有多項不合理規定,不僅包含定義模糊的「無素行不良」限制,且還可回頭撤銷國籍,造成移民淪為人球。

而在「教育」議題方面,此次包含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等團體,以「教育公共化」為主軸倡議。近年私校轉型倒閉聲浪不斷,但校產卻可轉手成為董事會私產,高教工會代表蘇子軒表示,私校並非校董的私產,若無法繼續辦校,校產應該歸公,由政府統一規劃再回歸公共使用。

另外,教育團體也批評,2006-2015年間教育部規劃「五年五百億」計畫,卻促成教育資源分配更加不均,呼籲應增加常態高教經費,用以逐年調降大學學雜費,提升整體教學環境。

至於有關「土地」議題,賴清德過去擔任台南市長時便與反南鐵東移自救會「打得火熱」,今日全台各地反迫遷團體,包含反南鐵東移全線自救聯合會、板橋大觀社區自救會、眷改反迫遷聯盟,以及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都沒有缺席,共同提出土地徵收應落實聽證制度確保公民參與,審議過程應公平公正、資訊公開,全面檢討國有土地政策,讓各地的「非正式住居」就地合法,並修改《眷改條例》,讓售現址已改建的整建戶。

秋鬥召集人之一、新海瓦斯工會顧問林子文表示,蔡英文選舉時聲稱要跟基層民眾站在一起,不會靠攏財團收政治獻金,所以用「小英撲滿」向民眾爭取支持,但上台後施政卻迅速右傾,偏向資本家,因此今日秋鬥把撲滿丟向總統府,「還豬於英」,表達人民對政客選前一套、選後一套的厭惡與唾棄。

秋鬥各團體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記者會,說明四大主軸議題。(攝影:王顥中)

記者會後遊行至凱道。(攝影:王顥中)

移民/移工參與秋鬥。(攝影:王顥中)

秋鬥遊行今年用鐵鍊纏身,在凱道上繞圈,象徵政府對人民的箝制。(攝影:王顥中)

「小英撲滿」散落在凱道上。(攝影:王顥中)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拒絕過勞危機! 民團籲政院撤回勞基法修法

$
0
0
2017/11/14 12:00:00
苦勞網特約記者

上週四(11/9)行政院通過《勞動基準法》立法以來最嚴重改惡的修法草案,引發勞團、學界不滿,今日(11/14)上午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以及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等民間團體一同舉行記者會,表達反對修法的意見,認為草案嚴重向資本財團傾斜、不顧勞工的健康與家庭生活,呼籲行政院撤回《勞基法》修正案。

今日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等民間團體一同舉行記者會,反對《勞基法》再修惡,呼籲行政院撤回修法草案。(攝影:曾福全)

行政院此次的《勞基法》修正案過程倉促,10月初研議,10月底就由勞動部預告法案即將修正,11月9日行政院會就通過送立法院審議,本周五(11/17)可能將在立法院進行一讀,最快在年底通過修法。

翻開《勞基法》修正案條文,包含休息日加班費核實計算、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加班時數可上升至每月54小時、輪班休息間隔下限減少為8小時、取消7天應有1天例假、特休假未休完當年度不用強制折現,幾乎每一條都對勞動者不利,且行政院完全沒做對勞工衝擊的影響評估。

而去年底才修法的《勞基法》,在中央主管機關跟地方政府都消極行政的情況下,到目前為止都僅有宣導、輔導,而沒有對各行業施行勞動檢查與開罰,而今又要再次修正《勞基法》,直接拿掉尚未落實的新法中對勞工有利的條文,甚至是朝向更為倒退的修法方向,讓勞動法令的規範力更為削弱。

修惡《勞基法》 勞工身心俱疲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表示,台灣是一個過勞之島,工時排名世界第四,每11天就有1人過勞死,也讓社會在過勞情境中導致少子化、整體勞動人口下降,連帶使年金、社會保險等社會福利在未來勞動人口下降時會出狀況,強調「這是國安危機!」

陳政亮表示,民進黨過去在政策中強調降工時的重要性,但此次修法當中的休息日工時核實計算,將可能讓原本的休息日加班費「做1算4」、「做5算8」以價制量節制資方的美意被破壞,讓原本欲落實「周休二日」的立意消失,無法達到降工時效果,而去年砍去七天國定假更讓全體勞工每年增加56小時工時。

陳政亮也指出,加班時數上限提高至54小時以及加班工時帳戶制(三個月共138小時),將讓勞工加班更多,無法有效降低工時,而當前許多產業已有變形工時彈性,不必全面放寬加班上限。

此外,特休假可遞延一年,將會讓勞工無法在年內落實特休,也無法折現,讓企業可以將員工休假的權益任意延遲。而輪班間隔下降至8小時,實際執行上扣除交班、整理與通勤時間,勞工休息時間恐會低於8小時,將會嚴重影響勞工的身心健康。

而最嚴重的影響就是「7天應有1天例假」被拿掉,變成可調移「14天有2天例假」而導致「可連續工作12天」,將會讓勞工短期集中工作毫無喘息,休息時間不固定,將會讓職場健康保護大倒退。

陳政亮批評,在此次修法當中,勞動部不斷將《勞基法》本該明訂的要求,屢次以「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為由,無視當前台灣勞資關係中勞方集體薄弱的現實,將勞工應有的法令保障讓渡給多數由資方決定的「勞資協議」。

高工時將導致人權倒退 性別不平等加劇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伊翎表示,「休息日」是《世界人權宣言》中明定的基本權,而已經國內法化的「兩公約」,在《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七條也明確規定「休息、閒暇、工作時間之合理限制與照給薪資之定期休假」,以及經社文權利委員會2016年的第23號「一般性意見」也提及「七天至少要有連續24小時的休息,最好讓工人連續休息兩天以確保健康和安全」。邱伊翎質疑,號稱將兩公約國內法化的政府卻要一再違反公約,施行倒退的政策及措施,「難道是把兩公約當成塗脂抹粉的道具嗎?」她批評,新政府隨著資方起舞,政策朝令夕改,不斷讓渡所有「人權」價值,而此次法令的修惡將會讓勞工可以被無限剝削,社會關係惡化,將可能影響整體社會的公共安全。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痛批,蔡政府此次修惡《勞基法》,是拿勞工的命、整體社會的未來開玩笑,只為了換取雇主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聘請到過勞的員工。覃玉蓉指出,澳洲研究顯示,女性每周工作34小時、男性工作47小時以上就會影響工作健康,女性因為有「隱形工時」的家務勞動、照顧勞動,常常在家庭裡已經過勞還要去上班。研究指出,唯有落實降低工時到每周38小時,建構完善的公共托育以及長照服務,才能促進職場性別平等、縮短性別薪資差距、落實家務親職平等負擔。

覃玉蓉表示,上述現象台灣也存在,台大教授鄭雅文即指出台灣最過勞的一群人就是生育年齡的女性,工時越高的社會將會造成整體社會、職場更不平等,女性處境將會更加惡化,男性必須理所當然以高工時承擔養家活口的責任,回家後無法承擔家務勞動;在政府長照政策不佳情況下也會加重女性隱形工時,而家庭收入過低還得到外頭做兼職工作,如今《勞基法》又要修惡,工時調高將讓整體勞工不斷過勞。

民進黨應回頭 否則將用「不投票」教訓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監事簡錫堦表示,他曾經跟政府高層討論,對方表示「台灣的中小企業太多,訂單不穩定,雇用的人不多,只能靠彈性加班」,此舉也造成民進黨的壓力可以理解,但民進黨可以學韓國政府,今年韓國在基本工資調高16%的同時,為了避免對中小企業衝擊太大,而進行為期三年的工資補貼,台灣也可以有樣學樣。

簡錫堦指出,民進黨對勞團抗議有恃無恐,因為對手國民黨太弱,賴清德一上台就用鐵腕修《勞基法》,就是認為國民黨在一、二十年內不可能重新執政,所以他不怕得罪勞工,但也奉勸民進黨不要太過自信,呼籲全台勞工團結起來「反抗民進黨的爛政策」,明年選舉時用「不投票」教訓民進黨。

勞團、婦團及人權團體強調,本次修法如通過,將會是《勞基法》立法以來最大幅度的放寬,讓資本需求凌駕於人民健康與生活,將會造成全民過勞的危機,在家庭、健康、醫療、公共安全等各層面上造成嚴重社會惡果。倘若行政院不立即撤回修法草案,將串聯更多公民團體一同站出來反對《勞基法》改惡。

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表示,過勞可能會造成未來生育人數下降、勞動人口下滑,年金、社會保險等社會福利在未來勞動人口下降時會出狀況,這是國安危機。(攝影:曾福全)

覃玉蓉指出,澳洲研究顯示,女性每周工作34小時、男性工作47小時以上就會影響工作健康,應落實降低工時到每周38小時,促進職場性別平等、落實家務親職平等負擔。(攝影:曾福全)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監事簡錫堦奉勸民進黨不要太過自信,呼籲明年選舉的時候勞工用「不投票」團結起來教訓民進黨。(攝影:曾福全)

責任主編: 

無證之罪:交叉傳染未遂罪的荒謬

$
0
0
2017/11/15 12:00:00

據報載,日前1名男子因涉毒品案,被發現是衛福部列管的愛滋人口,檢察官追出10名曾跟他同歡過的男子都是被列管的感染者,也都沒互相告知感染身份而進行了「危險」無套肛交。檢方因此以《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愛滋防治條例》)傳染未遂罪將這11名感染者起訴。

這條新聞引發一些思考,愛滋防治條例的蓄意傳染罪在於「保護一般大眾」不受感染威脅,可是這次所有涉案者都是已經被列管的感染者,那麼懲治他們的法益是什麼呢?再說,全球公衛宣導 (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簡稱U=U) 已經確認,感染者身上的病毒量若已「測不到」(病毒量低於50 copies/ml),則其傳染力等於0。換句話說,跟「測不到」的服藥感染者做愛,即便不帶套、內射,也無感染之虞。可是新聞報導卻不問這11人的治療狀況或病毒量,只一味渲染愛滋病患明知有病還縱欲開趴散播愛滋,認為他們行徑惡劣罪有應得。

像這樣不負責任的報導,正是《愛滋防治條例》頒佈以來的列管思維產物,並且把有危害公共健康的感染者當成治安人口,通報列案管理(即愛滋個管),並藉掃黃掃毒之便,強制篩檢。這種立法執法其實和醫藥科技進展與愛滋人權倡議都背道而馳,卻還越修越嚴,例如1997年增訂傳染未遂罪,2007年提高傳染罪刑度,2012年馮姓教師案後更出現了舉世無雙的「交叉傳染罪」,此罪也是本案11名感染者被控傳染未遂罪的源由。

馮姓教師案其實徹底反映了《愛滋防治條例》的不當。馮師被高度妖魔化,媒體宣稱近百名同志受害,事後證明馮師之病毒量根本「測不到」,然而媒體從未對不實報導發過更正說明。另外,國際醫學界因對交叉感染的確切發生機制所知甚少,也從未證實在同一人體裡發生的HIV 重組會造成致病力更強的病毒,所以一直持著未定論。目前已知「測不到」感染者的交叉感染非常罕見,也不會導致治療失敗,因而國際防治專家認為感染者無套交是安全的性實踐。然而本地愛滋照護專家在馮案證詞中卻枉顧這些事實,聲稱兩位感染者進行無套交將導致HIV-1與HIV-2(罕見的第2型僅見於西非)交叉感染情形更嚴重,與公衛當局用「無藥可醫」恫嚇感染者口徑一致。

愛滋病毒抗體檢測(俗稱愛滋篩檢)是法律認定愛滋犯罪主體以及列管人口的必要科技驗證。本地公衛自己都不做 HIV 1、2型的檢驗,又枉顧國際交叉感染未定論,僅憑本地專家沒有流行病學依據的片面證詞,便逕自將交叉傳染罪刑化,當然就很容易在司法上產生荒謬的後果:「交叉感染罪」認定,兩位感染者進行無套性交,一方除了有把自己「可能有的」抗藥性HIV病毒傳染給對方的風險,也有可能感染對方「可能有的」的抗藥性HIV病毒;也就是說,雙方既是加害者也同時是被害者。試問世間有什麼刑事法律懲罰同為加害者和受害者的當事人?

這個荒謬的無證之罪之所以入法,其實和今年獲頒「總統文化獎」的祈家威大有關聯。1994年祈家威以愛滋義工身分點名按鈴告發3名感染者「蓄意傳染」,後來促成《愛滋防治條例》懲罰更為周延的傳染未遂罪。這個舉動當年曾引來感染者、婦女、同志等30多個民間團體連署抗議,並發起「帶原者不是罪犯──共同推動沒有歧視的愛滋防治」聲明,召開公聽會譴責祈家威違反社工倫理的行徑。對照今日祈家威獲頒獎項的殊榮,愛滋感染者卻遭受更加嚴厲的列管和起訴,真是極大的諷刺。

1994年,30多個民間團體連署抗議祈家威告發感染者。(資料來源:《婦女新知》第147期 )

責任主編: 

「史上最爛勞基法」一讀 勞團將辦大遊行抗議

$
0
0
2017/11/17 12:00:00
苦勞網記者

行政院推動的《勞基法》修正案今日(11/17)在立法院會一讀通過,下周一將排入衛環委員會聯席經濟委員會審查。為阻止民進黨強行通過一讀,上午國民黨立委一度霸佔主席台抗議,大力抨擊「民進黨是資進黨」、「配合資方壓榨勞工」,但最後仍遭民進黨以優勢人數表決通過。勞團上午同步號召近百人齊聚立院大門抗議,並預告將舉辦大遊行及更多抗爭行動。

勞團在立院外抗議勞基法一讀。(攝影:張智琦)

本次由賴揆拍板定案的《勞基法》修法,被勞團評為「史上最爛的《勞基法》修正案」,包括休息日加班費改採核實計算、每月加班上限提高至54小時、輪班休息間隔時間縮減為8小時、取消7天應有1天例假、特休假可遞延一年不需當年休完,等於是讓勞工加班更多、領得更少。近日許多學者、工會及人權團體皆站出來反對,警告若此惡法通過將使台灣勞工「過勞」情形更嚴重。

不過,民進黨政府並未因各界的反彈延遲修法的腳步,繼上週四(11/9)行政院會通過後,今日隨即在立院民進黨團表決下火速一讀,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等人雖一度佔據議場主席台,反對民進黨強行付委,並和民進黨立委發生肢體衝突,但最後仍遭綠委優勢人力排除、表決通過。

蔣萬安痛批,民進黨去年(2016)強行通過「一例一休」的《勞基法》修法,現在實施不到一年又要修法,難道不用跟社會大眾道歉?且本次修法不分行業別放寬「七休一」規定,讓勞工可連續上班十二天,又縮短輪班間隔時間至8小時,對勞工過勞處境毫無「同理心」,根本是配合資方壓榨勞工。蔣萬安批,民進黨法案預告只有七天,就想強行一讀通過,在下周一排審,「比上次修法更粗暴、急促、草率!」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也質疑,勞動部對於修法一直提不出評估報告,究竟是哪些企業需要彈性、對經濟有多少幫助、對勞工會造成什麼衝擊,勞動部都說不清楚,僅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就要強推修法,「到時資方不滿足,是不是又要修?」他也表示,《勞基法》一向都是衛環委員會單獨審查,這次民進黨卻安排代表資方的經濟委員會聯審,根本是偏袒資方,民進黨已淪為「資進黨」。

為擋勞基法草案,國民黨立委一度佔據主席台,但仍被民進黨立委排除並通過一讀。(攝影:張智琦)

勞團:將號召全台勞工抗爭到底

上午《勞基法》修正案一讀前,2017五一行動聯盟及各地工會團體也同步動員近百人在立院外抗議《勞基法》修惡。高雄市產業總工會代表強調,台灣南部勞工薪水偏低,但這樣的處境不應透過不斷加班來解決,而是應該提高基本工資,要求企業調薪。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雅慧也抨擊,這次修法將賠上勞工健康和消費者的安全,危害下一代的勞動權益,將反對到底。

勞團強調,對於此次《勞基法》修法,將持續發起行動抗議,在各地組織工會宣講勞教,抵制支持修法的立委,並將配合修法時程,於12月23日發動反對《勞基法》修惡的大遊行,號召全台勞工團結抗暴,阻止「全民過勞版」的勞基法草案通過二三讀。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擋修勞基法 本外勞鬥陣 勞團展開269小時絕食

$
0
0
2017/11/20 12:00:00
苦勞網記者
苦勞網特約記者

《勞基法》修正案今日(11/20)進入社福衛環委員會和經濟委員會聯席審查階段,但因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癱瘓議事,遲遲無法開會。立院外,則有移工團體、人權團體抗議民進黨修惡《勞基法》。此外,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等多個工會團體也前往勞動部反對修法,並指勞動部的裁決會不公,無法保障勞工權益,要求勞動部長林美珠下台。

徐永明長時間佔據發言台癱瘓議事。(攝影:張宗坤)

行政院的《勞基法》修正草案上週五(11/17)一讀通過後,今正式進入委員會審查階段。然而從上午開始,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就一再以不符議事規則為由,強佔發言台。

徐永明指出,上週五《勞基法》一讀後,有60位民進黨立委投下同意票,但只有58位立委放棄「復議權」。徐永明因此認為,因為還有兩位立委沒有放棄復議的權利,《勞基法》修法草案還需要經過十天的「復議期」,之後才可以排案,否則就是「違法開會」。

今日的委員會民進黨召委林靜儀則認為,雖然還有兩位委員未放棄權利,但因為復議案需要20人以上才可以提起,事實上不可能提起復議,因此今天的會議仍然有效,程序已完備。但徐永明不願讓步,雙方爭執不下,時至下午近三點,委員會仍在就徐永明提出的議事程序問題,持續進行攻防。

本外勞齊反對修惡勞基法

為反對《勞基法》通過委員會審查,移工團體和人權團體也聚集在立院外抗議。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代表莊舒晴表示,台灣的66萬外籍移工是產業鏈裡最底層的勞工,因移工的談判能力弱,談判的權利往往也被雇主刻意忽略,因此受到《勞基法》修惡的影響也最嚴重,呼籲本國勞工與移工共同反對修惡。

台灣移工聯盟代表簡長榮強調,對移工來說,他們的日常早就是連續工作12天不休息,《勞基法》修惡只是讓這樣的血汗壓榨「合法化」。而輪班11小時的規定要是繼續放寬,將會讓勞工的超時勞動現象繼續惡化。

而台灣人權促進會代表施逸翔與人權公約施行聯盟執行長黃怡碧則認為,經過國內法化的兩公約早已揭示保障勞工健康與家庭生活的權利,政府不應透過修惡《勞基法》來任意剝奪勞工的人權。

勞團:裁決會無法保障勞工,林美珠下台!

今日上午在勞動部前,同樣為抗議《勞基法》修惡,以及多起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判決不公,桃產總、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台灣鐵路產業工會等工會團體則發起絕食行動,要求勞動部長林美珠下台。

勞團在勞動部外抗議,要求林美珠下台。(攝影:張智琦)

2011年,勞動部組成「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審理工會申請的資方打壓工會的「不當勞動行為」案件,以保障勞工組織工會和參與工會活動的權益。然而,宜蘭縣產業總工會秘書長陳姳臻痛批,近年由新海瓦斯工會、台鐵產業工會、科慕工會、空服員職業工會提起的四起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都遭到裁決會傾向資方的不公判決,使工會越來越無保障。

新海瓦斯工會理事長董家鈺指出,工會副理事長被資方從長年工作的地方調職,明顯打壓工會,裁決會卻認定調動無違法,認為裁決委員沒有好好調查;台鐵產業工會理事徐仲能則表示,工會春節發起「依法休假」有331人遭記曠職,但裁決會卻認定工會不得號召會員行使依法休假,結果201名員工繼續遭懲處;科慕工會也因爭取休假權利,理事長被資方以犯下三個過錯為由,減發40%績效獎金,裁決會卻未認定打壓;空服員職業工會提出遠航解雇17名空服員的裁決案,理事長卻在裁決會後隨即遭解雇。

陳姳臻批評,這四個案例顯示裁決會越來越無法發揮保障勞工及工會的功能,她質疑,現在勞動部又要修惡《勞基法》,聲稱要讓勞資雙方自己協商勞動條件,然而當工會都無法受到裁決制度的保障時,全台93%未組織工會的勞工,更不可能要求雇主自律、達到「勞資合議」,強調《勞基法》修惡後勞工處境將更惡劣。

《勞基法》修法近日引起勞團激烈抗議,桃產總顧問毛振飛表示,勞動部政務次長廖蕙芳昨拋出請辭的震撼彈,至少「還有點風骨」,嗆聲勞動部長林美珠推出這種惡法,根本無法維護勞工權益,「也該下台了!」

勞團在勞動部廣場搭起絕食棚,宣布將自今日上午十點開始絕食269小時,首波三名絕食代表為毛振飛、徐仲能和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林佳瑋。其中林佳瑋將全程參與269小時的絕食行動,其他絕食代表則會由不同的工會代表輪流遞補,預計將絕食至12月1日的下午。

勞團除了要求林美珠下台,勿再推動《勞基法》修惡,也呼籲勞動部改革裁決會制度,撤換不適任的委員,並增設專業調查人員,主動調查不當勞動行為案件,確保裁決會能保障勞工及工會的權益。

上午十點勞團宣布絕食開始。(攝影:張智琦)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開「假」課程聘雇助理 政大挨批規避勞基法

$
0
0
2017/11/21 12:00:00
苦勞網特約記者

政大再度爆出「假課程,真雇用」的情形,迫使兼任助理失去勞動保障。今日(11/21)上午,政治大學學生勞動權益促進會公開政大校方所設計的「假」課程,並指出政治大學近日以開設課程的方式,規避提供兼任助理勞健保的責任。

政大勞促會以行動劇表現校方「以假課程規避法律,不給予兼任助理勞雇關係身份」的態度。(攝影:張宗坤)

今年(2017)五月,教育部針對兼任助理議題制定的〈專科以上學校強化學生兼任助理學習與勞動權益保障處理原則〉,為因應上路後的實施狀況而進行大幅度翻修,法律名稱也更名為〈專科以上學校獎助生權益保障指導原則〉。

在該次修法中,教育部對「教學獎助生」的範圍進行較嚴苛的侷限,其中一項限制是要求學校若欲採用教學獎助生,應「納入正式採計畢業學分之必選修課程」。

然而,政大勞促會指出,政大雖然開設了課程,但只是為了應付教育部,根本沒有符合教育部的規定。政大勞促會代表潘郁涵表示,該次開設的「教學助理實習與實務課程」中,有四項值得懷疑的問題。首先,該項課程不需要學分費;再者,該項課程的開課教師為各學院院長,該課程也不支付鐘點費;除此之外,該課程也允許學生可以在不同學期重複修習,同一學期若擔任多份工作卻也只需要修習一次;最後,政大更不允許學生選擇勞雇型的選項。

因為上述四點理由,勞促會質疑該課程根本是「假」課程,完全不符合教育部的課程相關規範,根本就是「以學習之名包裝僱傭關係」。政大研究生學會代表呂冠輝指出,兼任助理的工作是協助教師執行課程,在本質上與學校之間存在僱傭關係。面對這樣的事實,即將卸任的政大校長周行一卻持續強硬、快速地推動獎助生假課程,呂冠輝痛批,「周行一的歷史定位就是踐踏勞權!」

在記者會結束後,勞促會與前來聲援的同學一同走入行政大樓,將諷刺政大開設假課程的問卷黏貼在教務長室門口,並要求教務長或其他「有能力做決策的人」應公開回覆。然而,今日不論是教務長、主任秘書或者校長都不在校內。而在校的其他職員並無法對該事件給予承諾。勞促會向校方要求,應在本週五(11/24)前由學校高層與學生進行會談,儘速修正已經違法的課程設計。

學生將諷刺政大兼任助理課後問卷的字條黏貼在教務長室的門口。(攝影:張宗坤)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大觀迫遷】自救會夜宿民進黨部 等蔡英文出面解決

$
0
0
2017/11/21 12:00:00
苦勞網記者

板橋大觀社區住戶反迫遷抗爭一年餘,將在12月初法院履勘後,再度面臨強拆危機!今日(11/21)晚上,二十多名大觀自救會居民及聲援群眾來到民進黨中央黨部前,舉行夜宿晚會,希望明日蔡英文總統出席民進黨中常會時能出面回應自救會訴求,承諾緩拆並和居民協商適當的解決方案。

大觀自救會在民進黨部前舉辦夜宿晚會,希望蔡英文出面回應訴求。(攝影:張智琦)

大觀社區自救會指出,新北地方法院日前來函,12月6日將對大觀社區不同意戶進行履勘作業,履勘完成後就可進入強拆程序,然而直到現在政府卻都沒有提出適當安置方案,等於是迫使居民流離失所。

大觀社區居民黃炳勛表示,雖然退輔會9月底時曾提出「包租代管」的安置方案,但是新北市的「包租代管」10月底才完成招標,到現在都還沒有正式上線,居民目前為止都沒看到可供居住的住屋,也不清楚租金和租期,質疑「包租代管」並不符合居民需求,且未來居民也將面對租金過高或租期到期的問題。

黃炳勛也說,有些居民年紀很大,不希望既有的鄰里關係遭破壞,而傾向可以原地續住。他指出,依照《強制執行法》第10條,中央主管機關可向法院提出延緩拆除程序三個月,最多得延長六個月,強調如果退輔會真的想處理居民的居住權和安置問題,就應該利用這數個月時間研擬更好方案,而不是消極地讓整個社區被拆除。

大觀自救會批評,由於民進黨全面執政後一直龜縮,不肯回應居民訴求,所以來到民進黨部前夜宿,呼籲明天出席民進黨中常會的蔡英文回應訴求,不要再把居住權和人權當成妝點蔡政府門面的漂亮話。

今晚將有數名自救會成員在民進黨部前夜宿,守候蔡英文出面解決大觀迫遷爭議。居民湯家梅高喊「粉身碎骨也要抗爭到底!」也有居民說:「拆了我家,我們天天睡在黨部前!」

大觀社區為何抗爭?

大觀社區位於板橋浮洲,土地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婦聯一村內的福利中心。1963年婦聯一村遷村後,福利中心居民繼續居住在當地,之後陸續有城鄉移民及陸籍配偶到來,形成一個社區聚落,是典型的國有土地「非正式住居」的爭議案件。儘管這類非正式住居被冠上「不合法」、「違建」的汙名,但解決了過去政府缺乏良好住宅政策下,產生的住房需求問題。

大觀社區近期的迫遷爭議源於2008年,退輔會轄下的板橋榮譽國民之家控告居民占用國有地,要求拆屋還地並繳交不當得利。2014年訴訟終結,居民敗訴,2016年8月後板橋榮家要求點交,並規畫於10月陸續拆除,居民因此組成自救會展開抗爭。大觀社區居民表示,他們有些早在1966年土地被登記為國有地前就已居住在此,要求政府正視社區形成的歷史脈絡和居民的居住權。

目前實際居住在大觀社區的住戶約有三十多戶,若強制拆遷將直接衝擊他們的生活。自救會去年以來已多次到退輔會、行政院、總統府前陳情和抗議,訴求「原地續住」或至少應提出適當的「安置方案」。目前退輔會仍在和自救會協調可能的安置或補償方案。(文/張智琦)

自救會在民進黨部前搭棚。(攝影:曾福全)

自救會在民進黨部前搭棚。(攝影:曾福全)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 

上百名警力阻大觀居民見蔡英文

$
0
0
2017/11/22 12:00:00
苦勞網特約記者

板橋大觀社區歷經一年多的反迫遷抗爭,昨日(11/21)晚間夜宿民進黨部前,希望蔡總統在下午中常會前出面回應自救會訴求,盡速與居民協商適當的解決方案。

今日(11/22)上午約7點多,大觀居民與聲援者約20多人來到總統官邸3號門前,呼籲蔡總統出面協商並正視大觀居民的居住權益,依照《強制執行法》第10條暫緩迫遷程序3~6個月,在期限內與居民協商並討論實質方案,但迅速遭駐衛警驅離、強奪宣傳車。

今日下午1點多大觀社區自救會召開記者會,要求即將來開民進黨中常會的蔡總統出面協商,現場部署約100多名警力。(攝影:曾福全)

今日下午1點多大觀社區自救會召開記者會,要求即將來開民進黨中常會的蔡總統出面協商,現場部署約100多名警力,出動三層改道牌路障、雙重人牆、補鞋網等設備,阻擋大觀居民與聲援者與蔡總統正面對話協商。

大觀社區居民許萍表示,早上大觀居民還沒有靠近蔡英文總統,警察就殘忍的推擠,長期以來都沒人跟居民說是大觀社區是違章建築不能住,等到花了20多年的時間存錢把房子買下來才要把人趕走,「這世界上哪有這麼不講理的政府,民進黨比國民黨還要爛,把我們趕走要去哪裡住?」

大觀社區居民戚本忠表示,今天早上去總統觀邸找蔡英文總統,「結果被警察圍著、拉著扯著、又掐又打」,居民推擠警察時說要告居民妨礙公務,然後「警察打人卻沒事!」

約在1點30分左右,蔡英文車隊入場,現場爆發激烈衝突,許多居民試圖衝破改道牌,警方指揮官派多名員警暴力拖住幾名聲援者,並往地上強摔,也對居民動手,強拉推擠,場面一度失控,後在現場警方指揮官呼籲同仁冷靜後,把員警撤離推擠現場,才穩住秩序,居民再度拿起麥克風呼籲蔡總統出來正式居住權益,不要將人民的聲音阻擋在重重警力之外。

大觀自救會批評,民進黨連人民的聲音都不願意聽,把人民隔絕在警力外,完全沒有誠意對話。自救會也表示,將繼續待到民進黨中常會結束。

警方強勢拉扯大觀居民。(攝影:曾福全)

警方部署出動三層改道牌路障、雙重人牆、補鞋網等設備,阻擋大觀居民與聲援者與蔡總統正面對話協商。(攝影:增福全)警方試圖以盾牌攻擊大觀居民,遭到嚴厲抵抗。(攝影:曾福全)聲援者被夾在改道牌以及警方人牆之間,進退維谷。(攝影:曾福全)聲援者遭警方強制在地上拖行。(攝影:曾福全)

責任主編: 

勞基法公聽會 勞團齊轟民進黨 林美珠跳針 法案預計明出委員會

$
0
0
2017/11/22 12:00:00
苦勞網記者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日(11/22)上午召開《勞基法》修法公聽會,出席的專家學者和勞團代表砲聲隆隆,痛批蔡政府強推讓全台勞工更加過勞的《勞基法》修正草案,且企圖在今天開完公聽會後,明天就通過初審送出委員會,跟過去國民黨的硬幹做法沒有兩樣。然而,對於與會代表一面倒反對修法,勞動部長林美珠等官員仍無動於衷,上台回應時照本宣科之前的講話,中午12點多就宣布散會。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陳政亮痛批民進黨的修法方式跟過去威權的國民黨沒兩樣。(攝影:張智琦)

衛環委員會和經濟委員會前日(11/20)聯席審查《勞基法》,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雖佔據發言台杯葛議事11小時,最後仍被民進黨立委架走,並於晚間10點完成詢答。今日衛環委員會舉行唯一一場《勞基法》修法公聽會,明天將進入逐條審查,外界預料草案將通過初審送出委員會。

勞團反修法連番砲轟民進黨和林美珠

今日上午各政府部會、勞團、資方皆派代表出席公聽會,勞團一面倒反對修法。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陳政亮上台發言時憤怒地表示,大家都知道今天公聽會只是「跑程序」,民進黨明天就要強勢將草案送出委員會;他痛批民進黨號稱是民主的政黨,推動修法的方式卻相當粗暴、獨裁,對於黨內的異議立委林淑芬,以「叫囂霸凌」的方式對待,對黨外有異議的人則用擒抱的方式拖走,黨內立委無人敢挑戰賴清德的意志,質疑「跟過去威權的國民黨有何兩樣?」

陳政亮也把批判矛頭指向在場的勞動部長林美珠,強調《勞基法》是「勞動條件的最低標準」,在台灣工會組織率只有7%、勞資會議流於形式的情況下,國家法律的保護尤其必要,然而林美珠卻搞不清楚《勞基法》對於勞工的重要性,把鬆綁「七休一」、放寬加班上限和縮短輪班間隔時間丟給「工會和勞資協商」,還以為雇主可以自律,痛斥林美珠放任勞工過勞,未透過職務保護勞工,已經不適任勞動部長。

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秘書長林名哲也表示,勞動部聲稱修法是讓《勞基法》更彈性,將許多勞動條件交由「勞資協商」,但以近日昇陽光電公司大量解僱員工為例,半年前昇陽光電員工組織工會,不願如資方要求的從「做二休二」改成「做四休二」,延長工作時間,結果前天就傳出昇陽光電無預警解僱50多名員工,組織工會的員工都在解僱之列,顯示勞資的議價能力根本不對等。

此外,護理業、運輸物流業的勞工也都表達堅決反對修惡《勞基法》的立場。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說,護理人員普遍超時過勞、延後下班,若縮短輪班間隔時間至8小時,將讓護理人員處境更血汗,亦會危及病人的安全。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產業工會總幹事王浩則表示,過勞死在客運、航空比比皆是,台中客運司機、蝶戀花司機連續工作二十幾天過勞死,如鬆綁「七休一」讓勞工可連續工作十二天,運輸業過勞會更嚴重。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指醫護人員已普遍過勞,強烈反對修惡《勞基法》。(攝影:張智琦)

勞團駁勞工想加班說官員敷衍回應後散場

不過,也有少數出席代表贊成修法。勞工代表林裕能表示,醫護人員確實有過勞情形,可以理解他們反對修法,但他在製造業工作,基本上機器已經半自動化,工作並不繁重,希望可以加班,認為不需要把《勞基法》的同一規定套在所有行業身上。

資方代表,彰化縣活力旺企業協會榮譽理事長蕭明仁、友秀實業總經理王得源也主張修法、不要限制勞工加班。蕭明仁更語出驚人地說,「台灣幾乎沒有過勞死」、「很少勞資糾紛」,並抱怨勞團發言這麼強勢,感覺「資方才是弱勢」。

對於修法有利勞工加班掙加班費的說法,林名哲表示,由於台灣勞工普遍低薪,所以出現加班的需求,但這次修法將休息日加班費從「做一給四」改為核實發給,等於是破壞勞工低薪想加班賺更多的需求,「我們都這麼低薪了,怎麼會贊成這種修法呢?」呼籲林裕能和勞團站在同一陣線反對。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陳淑綸也指出,現有的法規已經讓勞工有很多加班機會,修法放寬「七休一」後,反而可能因資方調移休息日和上班日,讓勞工加班也領不到加班費。

對於資方代表的言論,陳政亮則說,資方本來就會想要彈性化壓榨工人,看不見勞工的痛苦處境很正常,但政府絕對不能和資方的角度一樣,而應該看到勞工身為「人」的處境,保障勞工身為人的健康、休息時間和尊嚴。

不過,儘管勞團代表好說歹說、激動反對,參與公聽會的政府官員仍面不改色、照本宣科,無任何撤回或檢討法案的表現。沒等各部會回應,勞團代表就先行離席,最後似乎也應證了勞團對於公聽會是「跑程序」的批評,各部會回應時繼續重彈老調,經濟部、衛福部、交通部、勞動部一致支持修法排除七休一、提高加班上限和工時帳戶。

陳淑綸嗆聲,如果蔡政府一意孤行要修惡《勞基法》,可以等著看台灣會有多少人出來抗爭,「現在已經不只是勞團動員,而是網友逼問我們什麼時候上街!」除了勞團目前仍在進行中的269小時絕食行動,明日上午《勞基法》將進入逐條審查,勞團也將從上午9點開始同步在立院群賢樓外抗議,呼籲民眾前來參與施壓,阻止初審通過。

勞動部長林美珠和民進黨召委林靜儀在公聽會結束後握手,達成今天的任務。(攝影:張智琦)

責任主編: 
Viewing all 383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